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术后的应用

2022-07-09张芝翠

甘肃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肱骨微创依从性

张芝翠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小儿骨科类型,由于患儿骨骼处于发育期,骨脆性较高,在意外摔倒、坠跌后,肘部受到损伤,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发生骨折,容易损伤神经血管,产生疼痛、肿胀症状[1]。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术后恢复期间,给予患儿快速康复护理服务,帮助患儿尽早摆脱疼痛症状的困扰,加快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关节僵硬、肌肉痉挛、肘内翻的发生风险[2]。本研究选取2018 年9 月—2020 年7 月期间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104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后恢复期间快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8 年9 月—2020 年7 月期间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104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 例)。观察组中,男/女=27/25,年龄范围2~8 岁,平均年龄(4.81±2.07)岁。对照组中,男/女=28/24,年龄范围2~9 岁,平均年龄(4.74±1.85)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护理):完成微创手术治疗后,密切监测患儿的体征状态,观察其面色、表情以及行为表现,评估患儿的感受,判断其疼痛程度。正确摆放患儿体位姿势,注意患肢部位的保护,尽可能让患儿感到舒适。疼痛症状较为剧烈时,可以应用镇痛药物予以缓解,但需要合理调控药用剂量。随着疼痛症状的减轻、骨伤逐渐愈合,适时展开功能康复训练。

(2)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内容(同对照组),融入快速康复理念,以减轻疼痛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以及缩短康复时间为主要目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情绪安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考虑到患儿的年龄特点。患儿对于疼痛症状的耐受性较差,容易产生哭闹行为。与此同时,患儿的思维、认知能力较差,难以自觉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难度。为了保障术后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需要做好患儿的情绪安抚工作。护理人员应该展现出和蔼可亲的形象,主动与患儿对话、交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与患儿拉近距离,消除患儿对于护理人员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利用玩具、漫画、动画片,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同时强调术后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要求患儿家长的配合。患儿家长陪护在身边,成为患儿的依靠,指导患儿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②饮食管理:考虑到骨伤愈合的需要,结合患儿的营养状况,科学进行饮食管理。选择富含蛋白质、钙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满足患儿对于营养、热量摄取的需求,对于骨伤愈合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有益于消化吸收以及促进骨伤愈合的各类食物中,选择符合患儿口味的食物,增加患儿的食欲。

③功能恢复训练:术后24 h,即可展开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患儿活动其指尖、掌指关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锻炼,在游戏中,设计抓、捏、搓等动作,能够让患儿主动配合,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逐渐提高训练难度,在训练中加入握拳、摆肩(内收、前后旋)以及肘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训练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感受,判断其是否耐受。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控制好动作幅度,避免过度训练,产生疲累、疼痛等不适感。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2 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2 2 组患儿的依从性

比较2 组患儿的依从性,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儿的依从性[n(%)]

2.3 2 组患儿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与术后24 h 相比,2 组患儿术后3 d、7 d 的疼痛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 d、7 d 的疼痛VAS 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儿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表3 2 组患儿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2.4 2 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d]

表4 2 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d]

2.5 生活质量对比

在进行护理前,2 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食状态、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食状态、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52)

表5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52)

3 讨论

肱骨内外髁与肱骨干连接处骨质薄弱,容易发生骨折,可称为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幼儿,是常见的肘关节外骨折,经过治疗后多可顺利恢复,但有部分病例也可发生肘关节内翻畸形愈合,骨折移位明显时,多数采用手术治疗。临床上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两种类型即伸展型髁上骨折和屈曲型髁上骨折,前者更为多见,临床表现为肘部明显肿胀,伴有疼痛及肘关节活动受限。一般是发生在孩子在跑跳或者游戏嬉闹过程中摔倒,手掌撑地之后一个间接的暴力,造成肱骨髁上骨折,所以这是造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原因。还有一类骨折,比如是严重的车祸、高处坠落伤的严重暴力,造成的肱骨髁上的骨折,往往这种骨折会造成髁上粉碎性骨折,对于将来关节或者肘关节的功能恢复会有一定影响。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术后护理工作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应该考虑到影响骨折患儿术后康复的各类因素,结合患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患儿在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期间,对于护理人员存在陌生感与恐惧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出现哭闹行为,往往会加剧其患肢部位的疼痛感。因此,在术后护理期间,应该密切关注患儿的情绪状态,做好情绪安抚工作。情绪安抚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患儿家长协助与配合,利用患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其放松身心,保持愉悦的心情[3]。护理人员应该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与患儿拉近距离,获得患儿的信任,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加强饮食管理,保障营养的充足摄取,增加蛋白质、钙质的补充,用于促进骨伤愈合,加快其康复进程。早期展开功能康复训练,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模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获得良好锻炼效果的同时,能够让患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上述研究对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关节僵硬、肌肉痉挛、肘内翻等并发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快速康复护理后,3.85%的观察组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在并发症预防方面的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术后护理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为92.31%,比对照组更高(P<0.05)。由此可见,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的依从性。观察组患儿的术后3 d、7 d 的疼痛VAS 评分分别为(2.57±1.02)分和(1.72±0.43)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充分凸显了快速康复护理在减轻疼痛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方面的优势作用。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食状态、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食状态、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术后康复效果,缩短其康复时间。

猜你喜欢

肱骨微创依从性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