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美国漫威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

2022-07-09菅晓旭余保刚

新闻爱好者 2022年6期

菅晓旭 余保刚

【摘要】美国漫威电影在满足大众观赏趣味的同时还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表达工具。现实向的超级英雄传、网状叙事模式的创新、“新媒体+粉丝”的营销模式以及文化价值产业拓展的融合发展使美国漫威电影获得了票房的成功。伴随着美国漫威电影在全球的热映,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精神、极端民主与绝对自由、美国至上的霸权主义、包装精美的普世价值情怀等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开始潜移默化地传播开来。对此,我们要认清美国漫威电影意识形态表达的实质,防止美国意识形态渗透腐蚀,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美国漫威电影;漫威公司;意识形态表达

美国漫威电影就是美国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以下简称漫威公司)根据自家声名远扬的漫畫改编而成的电影。如今,美国漫威电影已经风靡全球,不断创造票房新纪录。然而,美国漫威电影并非一种纯粹的艺术表达,它其中隐含着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漫威电影的每一次放映就是对各国观众价值观的不断微观塑造。因此,揭示美国漫威电影的票房秘密,探究漫威电影传播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方式,对于有效防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传播与渗透,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漫威电影票房的成功之道

美国漫威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占领市场,是人物、内容、营销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人物塑造方面,美国漫威电影是现实向的超级英雄传。电影里的英雄基本上是按照现实世界架设的,主要人物在现实社会中都有着对应的群体,他们都有着清晰的故事线和成长过程。在电影里,尽管这些英雄们具有惊天动地的超能力,但他们依然会遇到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他们也会像常人一样彷徨、苦闷、痛苦、失落,甚至自暴自弃,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现实向的超级英雄形象设置,不仅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强烈激发了观众的同理心,充分满足了普罗大众对超级英雄的理解和想象,更增添了普通人对超级英雄的信任和向往。

在叙事模式方面,美国漫威电影首先开启了“电影宇宙”的概念,即在同一个世界观下多部电影组合而成的“多系列组合电影”。为了不断扩大受众范围,新的超级英雄角色、阐述视角和故事情节不断出现,网状电影宇宙越来越大。美国漫威电影结尾的彩蛋也具有网状叙事功能。电影的彩蛋就是一个个小惊喜,既满足了观看正片后观众的意犹未尽,又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承前启后,预告下一部电影的剧情线索,引起人们对下一部电影的希望与期待。众多漫威电影通过情节、人物、彩蛋组成了网状结构,这种网状格局吸引着观众在沿网补空中追逐每一部漫威电影,提升了漫威电影的用户黏性。

在市场营销方面,“新媒体+粉丝”极大助力了美国漫威电影的热度。第一,漫威公司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为电影造势或与粉丝互动,精心培育电影核心受众。新媒体营销为漫威电影提前圈定了粉丝,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进入影院为漫威电影贡献票房。第二,借助新媒体语境,发挥粉丝二次传播和再创作的作用。粉丝充分发挥能动性,作为主动生产和消费者,通过创造性的文本阐释、挪用及传播等方式加强交流,推动电影宣传,促使粉丝圈层不断扩大。

漫威公司不断强化内容创作和产业拓展融合发展,不仅注重培育电影文化价值内核,而且致力于打造产业链,不断上演“跨界”营销奇迹,将漫威文化符号覆盖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漫威公司还专门与多个游戏开发商合作,利用互联网将含有漫威超级英雄元素的游戏在全世界发行,在赚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漫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二、美国漫威电影意识形态蕴含

美国漫威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娱乐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着美国精神、政治意图和美国至上的理念,在受众的头脑中构建着主流价值体系的图景。

(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精神

个人主义是美国精神的核心。美国漫威电影在构建超级英雄的类型表达、叙事模式和镜像语言方面,凸显了强调个体参与、追求个性独立、崇尚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文化。首先,在类型表达方面,作为漫威电影主角的超级英雄们出身各异,既有天生神力的神族,也有世俗生活中的平民百姓。他们所拥有的非同一般的超能力及意志品格,不仅是影片自我意志、自我价值彰显的重要载体,也被观众寄托了追寻无法实现的梦想的情怀。其次,在叙事模式方面,美国漫威电影的主角个人成长与故事情节相互推进。这些电影不仅是科幻大片,更是主角的成长奋斗和实现梦想的写照。如蜘蛛侠彼得·帕克就是由普通人蜕变成具有超能力英雄的过程,正是美国文化中追求自我价值的隐喻。美国漫威电影中的反派力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令主角一次次陷入危机挑战之中,这种反衬叙事手法也使超级英雄的形象更加高大。最后,在镜像语言方面,为了凸显英雄高大伟岸的形象,美国漫威电影使用了大量的镜像语言如特写展示、色彩暗示、特技渲染、音乐烘托等。如钢铁侠义无反顾地抢下灭霸的无限宝石,以凡人之躯牺牲自己拯救世界。当镜头对准他鲜血淋漓但坚毅勇敢的面庞,他缓慢而坚定地说出“I am ironman(我是钢铁侠)”。这一幕瞬间点燃了气氛,将电影推向了高潮。而个人主义文化也传播开来。

(二)极端民主与绝对自由的政治隐喻

极端民主以追求民主作为借口,对领导、组织均持反对态度,没有纪律意识,强调各自为政。在绝对自由者看来,在自由方面应拥有无限制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权力,没有意识到放大个人权利、追逐绝对自由,这会与集体利益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美国漫威电影运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过度夸大民主、自由思想,让电影中的世界成为一个看似充满民主、自由,实际上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世界。影片中民众遇到危险或者地球面临毁灭的紧急时刻,只有超级英雄运用超能力才能够拯救世界、挽回大局,含蓄地暗示了个人行使权力自由的极端重要性。在这些超级英雄们的词典中,基本没有“命令”和“纪律”两个词语,他们不愿受任何组织或个人领导。《复仇者联盟》中的英雄都以自我为中心:长官尼克·福瑞的命令经常被抛之脑后,而尼克·福瑞自己也常常拒绝执行上级命令。当然,在电影中“保卫国民”的口号为他们的特立独行披上了合理性的外衣。在《美国队长3》中,最能代表自由和正义的美国队长,始终认为政府权力不能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不愿接受政府对超级英雄们的监管。这影射了美国民众的现实诉求,但“过分自由化、过分民主化而导致的每个人自行其是、没有任何权威、没有任何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无政府混乱状态”[1]。

(三)美国至上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军事霸权

狭隘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狭隘民族主义者往往持有本民族高于其他民族的观念,以本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在思维上以自我为中心。电影创作者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将美国视作最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度,将保护世界、抵抗侵略、维护和平的职责交给一群美国籍的超级英雄。而这种美国至上的观念必然导致对异质文明的鄙视,这一点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里屡见不鲜。《钢铁侠1》将视角聚焦阿富汗战争,代表美国精英资产阶级的托尼·史塔克,一边是象征文明与智慧的超级英雄钢铁侠,一边是代表野蛮与暴力的极端恐怖分子,构建了漫威电影宇宙中最早的美国与异质文明的冲突。影片最后以托尼·史塔克化身义务警察完成消除战争、保护世界和平的使命而结束。美国漫威电影通过贬低他国形象来塑造美国形象的伟大,满足极端的民族主义心理,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救世界人民于危难之中彰显美国对于世界的重要性和它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实际上,美国漫威电影中的狭隘民族主义是诉说美国政治行动合法性的工具,所谓的“正义”则是为了掩盖其军事霸权的行为。《复仇者联盟》里,美国军事组织“神盾局”以保护地球为借口,寻找本不属于地球的能量之源“魔方”,开发对抗外星人的武器,所有这些侵犯他国主权的间谍行为或对军事实力的过分崇尚在电影中都为美国穿上了伸张正义、拯救世界、维护和平的华丽外衣。电影为美国在海外的军事霸权行动打上正义的标签,将美国塑造成崇尚自由、道德高尚的民族,渲染美国民族的优越性。

(四)包装精美的普世价值情怀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既渴望个性独立,但又推崇某些共同价值和意义典范。“‘积极传播’就是满足大众心理需求和价值期待,传播广为接受的价值观念,其以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德作为传播的价值基础,如自由、平等、博爱、宽容、勇敢等等。”[2]美国漫威电影秉持“积极传播”的理念,用人类共通的价值话语潜移默化地改变受众思维,用影像艺术的方式表达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满足人们的内心期待和价值追求。在美国漫威电影中,采用“积极传播”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包装精美的普世价值。从本质上看,普世价值是配合资本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层面的设计。纵观美国漫威电影,处处透露出普世主义。第一,在电影叙事结构方面,简单但深入人心的善恶二元对立和大团圆式的结局彰显正义与和平的理念。美国漫威电影总是在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中实现观众对真善美的价值期待。第二,影片在塑造人物角色时赋予英雄们以超能力和人类普遍认知的品质和美德。超级英雄身上所拥有的意志品质,正好符合普世主义的三个重要内容:公平、正义、自由。电影《惊奇队长》通过女性主角凭借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传达了在自我努力中找寻公正与自由的价值取向。电影《美国队长》中,主角美国队长在面对恶势力斗争中,那句“I can do this all day(我可以跟你耗一整天)”形象地体现了他为了拯救民众的生命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普世价值追求,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寄托着人们心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

三、美国漫威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

美国漫威电影给观众提供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审美愉悦,使观众在心理上对“美国神话”越发向往和崇拜,进而逐步认同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观众就在娓娓道来不露痕迹的叙述中,不自觉地接受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好莱坞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意识形态对个人的‘询唤’”[3]。

(一)“他者”文化应用,明褒暗贬讽刺

美国漫威电影为了迎合世界各地的观众口味,抢占电影市场,吸引受众注意力,在电影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文化元素。如在漫威超级英雄的行列中,漫威公司陆续加入了黑人领袖“黑豹”和来自苏联的黑寡妇等角色,极具人气的女英雄“黑寡妇”娜塔莎原本是社会主义苏联打造的杀人机器,她在苏联被摘除子宫、不能恋爱,来到美国,受到光辉正直的美国队长等人的熏陶,逐渐跳出火坑,背叛了祖国,成为复仇者联盟中的一员。这一角色的设定,不仅暗示了苏联的邪恶与黑暗,还让人们对美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漫威电影里,“黑豹”和“黑寡妇”这些来自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漫威英雄,他们最终都将选择来到美利坚,成为美国文化的认同者和践行者。

(二)潜移默化传播,渗透日常生活

美国漫威电影充分利用高科技3D画面和IMAX技术创设多维度、沉浸式的电影空间场景,让受众在电影院里“无意识”接受和认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同时,美国漫威电影运用碎片化、象征性的符号元素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影院的密闭幽暗空间、电影本身强烈的视听震撼和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使观众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不断刺激着观众眼球的爆炸、枪击、打斗等事件,使人不由自主地进入故事的设定和编排之中。通过剧情的推进和故事情节的深入,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向观众娓娓道来。漫威公司有意识、有目的地改进或创新系列电影元素符号应用,并通过政治修辞赋予漫威元素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图像式”内涵,如粉丝收集超级英雄手办、日常交往使用的表情包、文具服装图案、cos自己喜爱的漫威角色等,渗透进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其目的是内在地“改造和揶揄社会秩序内部严肃的东西”[4],通过漫威周边文化隐性传播其价值主张。

(三)规避现实冲突,打造强国幻象

美国漫威电影借助高科技特效构建虚拟场景,借助超级英雄的偶像形象,打造出理想的强国形象,掩盖和规避了美国社会现实错综复杂的矛盾。美国漫威电影正成为本国形象宣传片和他国的精神迷幻剂,诱使全世界的观众对美国的向往和迷恋。美国的经济和政治意图被不露声色地植入影片中正义与邪恶、文明与愚昧、科技与落后的二元叙事策略之中。影片时常采用正反并陈的方式映射现实,而这种叙述方式,使观众被电影剧情中显露出的“真实”气质所深深吸引。以上二元对立的敘事结构中正暗含着“美国拯救世界”的逻辑。“每当人类处于危难之时,拥有‘完美’社会制度和先进科技的美国人总能最终拯救人类。”[5]观众早已在大呼过瘾的观影过程中忘掉美国社会为什么可以代表人类社会的问题,并在潜意识中觉得似乎美国就是科学和正义的旗帜与人类文明的化身。

随着美国漫威电影在中国的拥趸越来越多,漫威电影中蕴含的美国意识形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民众。对此,我们要帮助广大受众认清美国漫威电影的意识形态实质,警惕和防范美国的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分析美国漫威电影的意识形态的表达策略,学习其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我国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本文为2019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叙事化传播研究”(2019BKS0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世鹏.社会失控:极端民主和彻底民主的噩梦[J].红旗文稿,2009(8):15-17.

[2]钟蕾.美国电影积极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02.

[3]徐海娜.电影的力量:好莱坞与美国软权力[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4):45.

[4]刘汉波.表情包文化:权力转换下的身体述情和身份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17(1):180-185.

[5]牛鸿英.“灾难”的娱乐化传播与景观化生存:好莱坞灾难电影的文化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1):116-124.

(菅晓旭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生;余保刚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