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耕地贵在抓落实

2022-07-08申国华

民生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用地黑土地基本农田

申国华

近年来,吉林多措并举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今年5月,《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实施,在此前黑土地保护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保护利用措施。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要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保障粮食安全,首要的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本质上是要确保耕地面积和数量稳定。只有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先行得到保证,耕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才可能提高。吉林省出台文件,就是保护耕地的具体举措。而且保护耕地,关键就是要像这样抓好政策落實。

但是,少数地方保护耕地,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有的农村保护耕地标语到处刷,广播、电视几乎天天播,但永久基本农田上该种蔬菜还继续种蔬菜,甚至有的还建房子;南方有的地区耕地酸化严重,农作物无法耕种,相关部门年年喊着改造和整治,却年年不见成效;一些地方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有的地方在公路、铁路、河渠两旁占用良田建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宽的绿化带……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耕地重要性和粮食安全认识不足,以及政绩观错位等因素影响。

俗话说,粮食土中生,有地斯有粮。保护耕地,不仅确保耕地必须实至名归,还要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同步提升。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纷纷捂紧“粮袋子”,引发国际社会的焦虑与关注,造成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在粮食安全上,我们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否则,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所以,保护耕地,既要有规划、有计划,更要抓实抓细抓落地。

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对耕地管理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在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因交通、学校等需要征用耕地的,当地政府应按上级要求,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现象。

盘活耕地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盘活耕地资源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特别是在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上下功夫。对闲置土地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类处置;对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灾害损毁土地等进行整理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总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让更多的土地种上粮食。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保护耕地,既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搞好宏观规划,更要压实工作责任,抓好任务落实,尤其是要防止打折扣、搞变通,坚决杜绝层层落实变层层“落空”。

猜你喜欢

农用地黑土地基本农田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住建部:城市大数据已覆盖400个城市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