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2022-07-07王昌锋

大科技 2022年27期
关键词:城镇城乡区域

王昌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在我国,乡村与城市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和也是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重大的历史任务,该战略详细讲述了全面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农业、农民等农村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问题,区域发展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城镇发展也与之密不可分。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首当其冲,实现产业振兴便离不开城乡关系。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像城镇那样雄厚的资金以及技术力量,广大农村的资源有待开发,而城镇资金和技术需要寻找投资渠道,两者若互相割裂孤立发展,则哪一方都不会发展长远,若将两者优势互补,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协调发展,则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区域内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1 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战略中提出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按照总要求建立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与机制,全面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1]。

(2)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在发展我国城市乡村经济建设阶段,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的措施,通过政策上的调整与体制上的改革将城镇乡村与工农业有效的融合起来,从而使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得到改善,使农民收入与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

县以下乡村的公共建设与社会开支从2005 年开便开始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这一举措缓解了城乡在财政公平上的差别,尤其是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更是将农村问题作为最主要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可见农村的发展在不远的未来可能会接近城市[2]。

此外,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8 个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是三农问题,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等,这都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多也是最强烈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直接表现。

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盲目跟风发展农村产业,效益不高

近几年,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三大产业的融合,乡村旅游开始在各地兴起。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的优势,简单地把产业融合理解为第三产业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于是盲目的将大量资本投入第三产业的行为并不可取,这样做不仅第三产业有很大可能发展不起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还会对当地原有的农业生产环境产生影响。想要发展好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要综合考虑乡村和城镇之间的距离、乡村与城镇之间的道路、城镇的消费水平等等因素。此外,还要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盲目的进行组织投入,不能给农民带来持久性增收,反而在一次次尝试中使农民对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引导失去信心[3]。

3.2 农村资源向城市单向输入, 拉大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

为了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保证村民的基本收入,大部分农民都会选择进城务工,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多数也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技能,城市中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工作不会招收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专业性低的工作,这类工作收入也较低,这也是导致城乡经济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原因之一。城乡经济不平等在隐性收入或工资性收入等各个领域都有体现[4],如图1 所示,对比了2010 年以来的城乡工资性收入,很明显看出,城乡工资性收入的差距在逐步拉大。收入不平等引起社会政治不平等,继而引起城乡社会保障等资源占有不均等。

图1 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3.3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阻碍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融合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日常生活保障设施不完善,这就很难使城乡之间实现要素的双向流动与融合[5],自然风光再好也很难吸引到大学生等城市的人才、技术与资本。农村十分缺乏现代化设施,例如缺乏处理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设备,使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率极低,导致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恶劣,而城市的人居环境因为这些现代化设施正在逐渐美化,这也是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原因之一,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导致城乡融合发展无法实现。

3.4 长期存在并十分牢固的二元体制结构不利于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由于二元体制结构在中国长期存在,大城市不断有大量的人口、技术、资源与信息涌入,导致城市出现了看病难、教育难、就业难等“城市病”,这些“城市病”很难得到解决,而与此同时农村却大量流失各种资源,出现了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使农村全无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户籍壁垒问题,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并不能像城市户口一样得到同样的社会保障,城镇中充满建设农村热情的人口也会因此产生顾虑,这便对农村引入人才之路产生了阻碍;此外,二元体制结构在土地的流转制度上的影响,使宅基地制度对非集体经济成员并未完全开放,规定较严,过高的非农用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门槛降低了农村对城镇投资的吸引力,导致城市投资者对农村产业投资信心不足,阻碍了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6]。

4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行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结合当地优势,发展适宜产业

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居第一位,要靠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城镇资本下乡进行的盲目产业开发是导致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产业大而不强、产业发展不持续等问题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首先明确好各主体的职责,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主要是牵头与协调,真正的市场主体是企业、农户及消费者,企业、农户及消费者按市场经济交易原则进行经济活动,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这样有助于根据市场动向来灵活做出调整,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此外,要结合当地的要素禀赋发展适合本区域的产业,比如将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起来从而延长产业链,使农产品附加值得到增加;或引进那些从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解决区域内农民的就业问题[7]。

对于有地方特色产业的区域,要改造提升其本来的主导产业,例如有当地特色的烤烟、粮油、畜牧、花卉、蔬菜、魔芋、水产品、桑蚕等产业,都可以依靠龙头主导企业进行带动,可以采取品牌战略、科技战略等措施推动产业化发展。同时,对传统的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与水平进行巩固提升,可以采取延长产业链、提高配套产业规模的质量和效益等措施;要提高主要资源的利用率、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同时开发新利用能源;通过使用新技术,淘汰落后的产能,发展新型建材等产业。

4.2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第一要培养出一批敢于创业的农民企业家、领头人。让这些人带头改变传统农民的小农生产模式,带动大家结合当地情况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产业;第二要求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素质提升培养工作,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当地产业的发展中,做产业发展的新农人,在农民企业家的带头作用下,为区域经济注入发展活力。第三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等有抱负的年轻人下乡建设,不论是大学生村官,还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或者是农技推广人员,对于愿意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人,均给予同城市公务员一样的,甚至更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

4.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硬件环境

农村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教育、文化产业、市场服务等公共服务发展目前已经取得较大成效,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农村的这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相比于城镇来说仍然是一大短板,制约着城市人才资金向农村流动。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改善农村发展硬环境做起,要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并以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中心镇、小城市为重点,进行城乡电信电力、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推进,重点做好村里的安全饮水、公路、气象服务、电网扩容等建设,以降低农业的投资成本,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其次,要做好城乡基础设施的互通工作。保证基础设施的互通,是缓解城乡失衡的保障,做好基础网络设施的城乡全覆盖、乡村道路体系的完善等,是农村引进技术人才资源、农产品得以向外运输的基础。从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成本上进行降低,是促进现代化资源分配到农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措施[8]。

4.4 推进相关的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壁垒

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包括城乡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严重阻碍了城乡融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拓宽落户通道、放宽落户条件,户口迁移实行城乡统一迁移政策,引导人口在城市里有序流动、自由迁徙。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平等地依法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缩小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之间享有公共服务的差距。②建立起人才下乡就业及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为这类人员提供岗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制度,为下乡人才减少后顾之忧。③改革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包括农村非农用地的流转制度,明确非农用地的使用年限,保障城镇在农村投资者的权益,以吸引城镇资本向农村投资。

4.5 以城镇作为增长极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

城镇化发展离不开经济、产业的发展。以大城市建设为核心,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群,通过发展城镇群的经济,提高城镇群的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帮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需求,刺激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5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想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从区域内城镇与乡村各方面进行全盘的规划,要结合当地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要打破体制壁垒,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消除传统的二元体制,形成新的一元体制,促使城乡间的要素进行双向的有机流动;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缓解城乡失衡的保障,做好基础网络设施的城乡全覆盖、乡村道路体系的完善等,是农村引进技术人才资源、农产品得以向外运输的基础;要从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成本上进行降低,这是促进现代化资源分配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措施;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平等地依法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缩小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之间享有公共服务的差距;还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使大家能够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出一份力,从而实现收入稳定目标;要以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总之,筑起城乡命运利益的共同体,是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城镇城乡区域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分割区域
文化边城镇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区域发展篇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