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2022-07-07吴青霞

华东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同质化产品设计解决方案

文/吴青霞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1.产品定义

1.1 产品的分类

很多设计师一拿到项目,就开始疯狂地搜图以及画草图,却没反过来思考为什么需要做这样的产品。其实,在启动项目前,我们需要有个预热的前奏。

(1)产品跟随:为了填补市场空缺,需要在短时间内生产与竞品类似的产品,用于暂时拖住竞争对手,即主要通过快速、低成本去牵制竞争对手。有些概念一旦形成了趋势,就不得不跟随,虽然跟随有时候比较被动,但是风险较低。

(2)技术更新:如在2006年前只有按键式手机,手机只是被定义成通信工具。但在触控屏智能手机出现后,这类颠覆性的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产品的不同体验方式,甚至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3)补缺现有产品空缺:这类产品是现有产品的使用场景拓展,而这些正是市面没有被发现的消费者潜在需求。例如手持风扇,能解决办公桌及户外的解暑需求,但在2015年之前是没有这类产品的。

(4)产品迭代:旧的产品可以通过改良设计来实现升级迭代。例如单层不锈钢电水壶容易造成烫伤,而现在市面上电水壶都带有隔热防烫的外塑内钢。

(5)消费者需求,即从用户角度出发未被满足的需求。例如在发明吸尘器之前,人们清理地板、地毯是采用扫把、刷子等,不能快速有效地清理细小灰尘,而吸尘器的发明,正好解决了人们对基本的灰尘的清洁需求。

1.2 用户体验及需求分析

1.2.1 用户分类及作用

企业在了解用户前,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类。很多企业在用户分类时常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如根据年龄、学历、收入等。但中低学历和大学本科以及更高的学历,在使用行为上没有任何差异;而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人群使用同类产品,使用行为也不一定存在差异。因此,以人群特征来分类是错误的,如图1所示。

1.2.2 用户分类原则

首先,我们在进行用户分类时,需要遵循三大原则:①探索不同的使用场景带来的不同使用行为及用户体验;②探索不同的使用功能带来的不同使用行为及用户体验;③探索不同的使用习惯带来的不同的使用行为及用户体验。通过不同的行为模式,将用户划分成不同类型,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用户体验代入用户的角色当中去。不难看出,用户分类是根据行为习惯和场景作为分类维度,总结来说就是用户体验,而不是单纯的年龄、收入等。

其次,进行用户分类,可以让某一类顾客的用户体验更好,而这种用户体验有时候却是与另外一种情景冲突的。比如,居家使用的落地扇,在户外使用就不是那么方便,平整的底盘在户外高低不平的草地上容易倾倒,且户外没有方便使用的电源。因此,在居家场景里有较好使用体验感的落地风扇并不适合户外场景。

1.2.3 选择目标用户

面对众多细分且具有差异化的用户群体,我们在选择项目的目标用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与强劲竞争对手面向同质化的目标顾客群。无扇叶风扇是英国戴森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12日在英国首度推出的产品。[1]该公司是无扇叶风扇行业首创者,发展至现在已占据了无叶风扇市场的70%以上份额,且在风道设计上拥有众多专利。在戴森这样先到先得的对手面前,我们如果同样定义同类人群,则很难进入该目标人群的市场。

(2)目标顾客群体需要与其他群体有使用行为上的差异化。

(3)分析各用户类别的市场容量,是否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获取该用户。

(4)可以尝试找到具有外溢效益的群体,如现在流行的“单身经济”和“银发经济”人群。

因此,企业在确定目标用户后便可得出产品构想,包含1~3个抽象概念,且这些概念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产品设计的概念不能只有差异化,必须兼具同质化和差异化。同质化可以进入消费者的选择门槛,是为了产品能列入被选择的项目,而差异化是为了最终能被选择。

2.形成产品设计初始概念

2.1 从趋势分析了解同质化概念

所谓的同质化概念是指普遍宣传的对同一种概念的技术解决方案。前文提到的同质化概念是进入消费者的选择门槛,不能违背。例如,当下熨烫衣物产品都设计有面积大的熨烫面板,虽然相较于小面积面板的熨烫使用较为不方便,却具有时效性高的优点。这便是吸引消费者选择的目标。而如果坚持设计小面板的熨烫产品,则企业很容容易被消费者抛弃,导致切入市场失败。

对于当前普遍不怎么使用的同质化,设计师要了解消费者是真的不需要还是想要用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因此,针对同质化概念,若消费者无法感知概念效果的差异化,则简单设计即可,除非在技术层面能实现消费者的感知(见图2)。

2.2 绘制使用地图得出目标人群使用痛点

设计师在选择好目标用户后,可以很清晰地认知到项目是需要为某一特定群体打造一款什么类型的产品,如为亚健康人群打造一款健康易用的风扇。设计师可以通过多种的用户体验方式,得到该目标用户的使用痛点,进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创建使用地图的方式有小组访谈、一对一访谈、自我记录、类比观察(观察与产品相近的使用流程,比如家用洗衣和商用洗衣)、深入式情景观察、专家访谈等。而设计师在创建使用地图时,需要注意挖掘未被满足的需求、未被解决的问题、可以增加愉悦的因素,不限制在产品本身,而是要将范围扩大至使用流程、抽象解决方案、同质化概念的验证及深入了解等。

2.3 依据使用地图进行概念提取

2.3.1 概念提取

设计师需要针对消费群体“未被满足的需求或用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但该方案不是技术解决方案。例如煮粥不容易溢出是解决方案,而打开盖子增加与空气接触或者通过搅拌来增加与空气接触,这个才是技术解决方案。

企业针对每个问题,可以研究思考一连串渐进的解决方案,探索从最简单到最完美的方案。至于哪一种更好,则需企业根据产品的定位进行取舍。当某个方案的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时,企业需重点从成本角度来进行考量。在成本能接受的范围内,产品设计应尽可能地做得更好。而当技术是可行的,用户也颇为关注,但竞争对手具备此类产品设计能力时,企业则需要尽可能地在产品设计创新上做得更好。

2.3.2 判断概念的好坏

判断概念的好坏可以从以下维度来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①情景对不对,是否可以在较多消费者的使用过程中找到该情景;②场景概念描述得是否清晰及具有吸引力;③是否有成本技术限制;④子系统是否过于庞大;⑤是否太挑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⑥有没有副作用;⑦有没有吸引力和组合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3.3 概念分类及组合

企业通过使用痛点解决方案得出初始概念,分别将概念放置在四格图分类。四个象限分别是:①一般概念,即行业多数竞争者都知道并设定为目标的概念;②差异化概念,即多数竞争者不知道或不认为重要的概念(人无我有);③主功能概念,即与产品核心功能相关的概念,比如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④辅助功能概念,即非产品核心功能的概念,能给消费者体验带来锦上添花的感觉,也是可有可无的概念,比如包装、使用便利性等。

3.形成初始产品草图

企业通过上述概念组合形式与竞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产品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或者如果市面没有同类产品,就可以根据概念组合进行下一步访谈验证。在有了初始概念后,企业再根据实际产品设计体系来开展初始概念的研究计划,严格筛选概念,并将此作为衡量设计师水平的标尺,而不是设计师仅凭空想象把自己的理解代入到产品设计中。

4.结语

在经济时代,用户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理论,提供了一种从挖掘需求到解决方案和实现的方法。产品定义、用户分类作为用户体验的入口点,是用户体验的重要开始,而开始的方向将决定后续挖掘需求及解决方案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产品定义及用户分析方法,探讨用户体验的步骤及方法,为新经济时代的创新路径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同质化产品设计解决方案
智能产品设计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