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路径研究

2022-07-07唐心怡

华东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贸易数字化数字

文/唐心怡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1.数字贸易发展的特征

第一,虚拟化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交易模式以网络为主,而网络本身具有明显的虚拟化特征。从产品方面来分析,数字贸易借助数字化技术将产品以信息的形式体现,在传输阶段具有明显的虚拟化特点。

第二,平台化特征。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形成了更多的基于网络的新型数字化平台,这也为数字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支持,是贸易往来业务与资源配置的基础。

第三,个性化特征。数字贸易往往以消费者为贸易活动的主体,依据消费者提出的要求与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并通过数字贸易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更加全面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保证产品服务质量,从而实现贸易的稳定发展。

第四,全球化服务范围。数字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了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为不同国家开展贸易活动提供了可能,推动全球范围的经济、消费和投资实现国际化发展。

2.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数字产业化发展具有更为扎实的基础,逐步从以往的消费互联向工业互联转化。我国的网络能力在国际范围相对领先,4G用户已经超过电话用户总数的80%,超过不到50%的全球平均水平;移动技术已经从以往的跟跑和并跑阶段突破到5G的引领地位;工业互联也成为5G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第二,基于互联网作为内部动力的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数字化模式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网络零售量已经居全球首位。工业数字化产业稳步经营,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网络平台已经达到70多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在4000万台(套)以上,平均向4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不断释放出更多的新动能。产业数字化在整个经济环境中占比已经超过80%,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大数据治理效果的不断提高,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治理体系和能力向现代化转变,而且形成了更为健全的法制环境;在网络立法方面也获得了本质的提升,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立法的效率,还创新了治理方式;在工业大数据有效掌控物资供需和全球产业链等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决策的支持能力,形成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构建G20、中欧、中泰等多边数字经济的合作模式。[1]

3.新时代下加快数字贸易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3.1 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为了保证数字贸易质量,企业应全面进行设计规划,并根据具体要求,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即根据地方政府对数字贸易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信息化资源优化与建设工作,并从基础设施入手,全面保证工作质量,从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企业通过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并推进传统贸易与数字贸易的融合,促进两者稳定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政府可逐步推动不同省市、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不但要全面提高网络的速度和普及率,同时还应合理控制网络使用的费用。政府要重视网络提速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兼顾农村地区网络基础建设,为数字贸易全面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政府要根据数字网络运行实际,结合相关基础设施,加强市场准入标准管理,全面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并且借助民间资本的优势,实现有效的联合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最后,政府还可以根据相关财政政策,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实现有效的成果转化,以推进数字贸易的不断发展。

3.2 加强数字服务贸易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当前的全球贸易发展环境下,数字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其对国际经济格局和体系的形成也产生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我国需加大力度与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快提高自身的数字服务竞争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自身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政府需推动传统服务贸易向数字化转型,重点针对文化、教育、数字媒体等提供数字化的贸易服务,促进发挥线上平台的功能,通过网络技术以实现跨境服务的数字化发展,尽量降低合作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企业应结合新兴产业的发展,重视加强服务水平。企业要重视全面发展与网络平台运营相关的社交媒介等共享产业,运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分析与整理,科学研究产业发展趋势。第三,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贸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加强数字贸易管理工作,并构建良好的发展渠道,加强国际合作水平,不断推进数字贸易的国际化发展。[2]

3.3 推动数字贸易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生态圈

在数字贸易产业集群的建设阶段,政府首先应落实数字保税区工作。进入保税区的企业可以根据数字贸易方式,形成产业集群,享受保税政策的优惠。其次,对数字贸易产业集群的建设,政府要加强资金支持,根据数字贸易内容,全面开展项目资金的引入与支持工作。这样不仅能助力数字贸易产业集群发展,还能为企业开展贸易业务提供保证。良好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能保证企业在发展数字贸易过程中更具竞争力。最后,为了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政府应根据发展实际全面构建良好的数字生态体系,打造良好的数字生态圈。在打造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对传统贸易的升级,紧密联系实体经济产业,引进数字贸易、数字经济、数字新消费等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不断加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合,从而构建具有智能化和互联性的数字生态网络。

3.4 加强对数字贸易的监管力度,掌握数字贸易的真实情况

为全面推进数字贸易活动的发展,政府需要重视完善监管体系,全面开展贸易监管。政府通过掌握数字贸易相关情况,能及时规避风险,并且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制订良好的数字贸易管理方案,以提高数字贸易水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还要准确预估贸易发展的趋势,从而保障其稳定发展。具体而言,首先,政府需对当前已经形成的法律体系进行细化完善,为数字贸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3]其次,政府需要形成更为科学的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完善个人数据保护规定。再次,政府需借助跨境电商的数字贸易信用体系来解决相应的纠纷。最后,政府需大力发挥行业自治能力。不断丰富监管主体,从多个角度形成全面的监管网络,倒逼企业提高自律能力,促进数字贸易的稳健发展。

3.5 强化数字贸易平台管理,保证数字化技术创新

数字贸易主要包括信息传输、金融服务、物流等多个平台。从数字贸易发展实际来分析,政府为了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应全面加强对平台的管理,科学借助数字化技术,不断提高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在数字贸易平台的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极力抵制平台垄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柔性管理,鼓励有能力的平台联合创新,使各平台形成更为合理的人才机制。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5G等领域,政府要突破管理的难点,实现贸易平台的智能化管理,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良好保证。

数字贸易平台建设,其核心部分是服务的智能化生产与数字产品。在数字贸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实现数字产业化,这就要求数字贸易过程需建立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同时具有技术配套,实现技术协同;第二是实现产业数字化,这就要求产业基于技术手段来凸显数字化的特点。[4]

4.结语

总之,数字贸易的重点是以智能化的方式生产数字产品和服务。因此,政府应把科学技术作为首要前提,侧重提高生产力,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本文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提高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措施,以期促进数字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建设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贸易数字化数字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贸易统计
数字看G20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