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配方研发及应用

2022-07-06范树茂司国栋刘志航王飞菲田雪梅

世界农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粒径悬浮剂配方

范树茂,司国栋,熊 风,刘志航,王飞菲,田雪梅,张 坤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9)

悬浮剂是现代农药中十分重要的农药剂型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环保剂型,是油水不溶的固体原药加工制剂的最佳的农药剂型之一。悬浮剂在现代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效,与环境相容,使用安全及施药方便等优点。悬浮剂中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是最环保的水基化剂型,国内外生产和登记都呈上升趋势。

敌草隆,属于光合系统Ⅱ受体位点的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抑制剂[2],触杀性除草剂,也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苹果的色泽;甘蔗的开花促进剂[3]。噻苯隆,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通过叶子吸收,促进植物形成茎和叶柄之间的离层,从而造成整个成熟叶片的脱落[2];在较高浓度下可刺激乙烯产生,促进果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加快棉桃吐絮;在低浓度下它具有细胞激动素的作用,能诱导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3]。

通过对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的筛选,测定了制剂悬浮率及平均粒径,筛选出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的优选配方,测定了制剂的动态接触角及田间药效,以期为产品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95%噻苯隆原药(江苏激素研究所);98%敌草隆原药(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润湿剂:二异丁基萘磺酸钠(Nekal BX,湖北中隆康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 (索尔维精细化工);分散剂:羧酸盐高分子聚合物(2500、2700:亨斯迈化工贸易有限公司,CP9:巴斯夫股份公司),EO-PO嵌段共聚物(D425:阿克苏诺贝尔公司,D800:陶氏化学科技公司);增稠剂:黄原胶(内蒙古阜丰生物有限公司);防冻剂:丙三醇(临淄双洋福利油脂有限公司);消泡剂:有机硅酮类(迈图高新材料集团);去离子水。

1.2 试验仪器

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上海弗鲁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激光粒径测定仪(马尔文帕纳科);黏度测定仪(美国博力飞工程实验室公司);接触角仪(德国克吕士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气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200 mL 立式砂磨机(江阴市卓英干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精密pH 计(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显微镜(Olympus Corporation);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集团);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制剂制备

将去离子水、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加到砂磨桶中,充分混匀,再加入噻苯隆和敌草隆,用剪切机剪切5~10 min,充分混匀,然后添加0.05 mm的锆珠240 g,用湿式超微粉碎法于20 °C砂磨3 h,至D90粒径小于5μm。

1.3.2 分散剂筛选

采用流点法进行筛选,准确配制9%分散剂水溶液,在小烧杯中加入3.0 g敌草隆和6.0 g噻苯隆(精确到0.001 g)平均粒径45 μm原药,用滴管慢慢滴加配制好的分散剂溶液,边滴加边用玻棒仔细搅拌混合,直至混合后的糊状物可从玻棒上自上滴下为止,记录滴加分散剂水溶液的质量(精确到0.001 g),重复3次,用滴加水溶液的质量除以原药的质量即得分散剂的流点。

1.3.3 各项技术指标测定

噻苯隆和敌草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4],本文研究制剂产品的悬浮率,粒径,pH,持久起泡性,低温、热储稳定性,倾倒性等测定按照悬浮剂剂型的质量控制标准测定[1];粒径:取1滴样品加入含10 mL去离子水的试管中,摇匀,倒入激光粒度分布仪中测量。

1.3.4 动态接触角测定

把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和480 g/L乙烯利水剂各取15、60、100 g稀释到2 kg水中混合均匀,然后用1 mL的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稀释液,安装到接触角仪上;打开软件,选择座滴法,设置自动化程序,第一步,等待,直到选择“物体离开触发线”,等待时间不选择;动作不选择,模式不选择,间隔不选择;第二步,等待,直到不选择,等待时间不选择;动作选择“多次测量,时间20 s,数据采集频率10 fps”,模式选择“完成后选择下一步”,间隔不选择;仪器控制:现排除注射器里面的气体,然后模式选择“定体积滴定”,体积选择“2.0 μL”;分析:试验类型“座滴法”,拟合方法选择“Ellipse (Tangent-1)”,基线“自动基线”;然后将新鲜的棉花叶片用双面胶黏到载玻片上,放到样品台上;然后在实时显示窗口内调整图像亮度和帧速率至图像清晰;选择定体积滴定,点击开始后,缓慢向上调节升降台,使升降台上的载体触碰液滴,液滴自针头滑落(离开触发线)后,测量自动开始。

如图3所示,在小车移动过程中,1号点至6号点作为第一层停留点,7号点到18号点作为第二层停留点,以此类推.其中,标号为p的停留点(p=1,2,…,M),由3k2+3k+1≥p>3k2-3k+1知,其所处层数

1.3.5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时间 2020年 10月 8日,天气阴,温度14~18 °C,试验地点:湖南安乡,用水量 750 kg/hm2,设置8个处理:540 g/L噻苯隆·敌草隆SC+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150 g+600 g)/hm2、(225 g+900 g)/hm2、(375 g+1 500 g)/hm2,540 g/L噻苯·敌草隆SC+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40%乙烯利水剂(150 g+600 g+1 500 g)/hm2、(225 g+900 g+1 500 g)/hm2、(375 g+1 500 g+1 500 g)/hm2、(225 g+900 g+3 000 g)/hm2和清水对照;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150 m²,在每个处理随机选取4个3 m²的地块进行叶片数统计。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汇总,用DP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分散剂筛选

2.1.1 分散剂流点的测定

流点法是筛选分散剂比较常用的方法,分散剂的活性越高,流点就越低。通过流点法筛选了分散剂D425、2700、CP9、2500、D800,结果为使用分散剂 2700、D425、D800的流点较低,对噻苯隆、敌草隆这2种原药分散性高,而CP9、2500流点较高,对这 2种原药的分散性较差,不适合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SC这个体系(表1)。

表1 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中分散剂流点测试结果

2.1.2 分散剂对噻苯隆、敌草隆悬浮率及粒径的影响

表2 分散剂对540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悬浮率及粒径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分散剂用量不同,悬浮剂黏度略有不同,而平均粒径、悬浮率、分散性区别不大。

2.1.3 分散剂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分散剂D800和2700相对D425使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更稳定,D800添加量在 1.5%、2.0%时,制剂在不同温度均能保持稳定。

2.1.4 分散剂用量对悬浮率及粒径的影响

用不同用量分散剂 D800制备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SC在-10、0、25、54 ℃条件下储存14 d后平均粒径以及悬浮率的变化情况见表 4,从表 4可知用 D800制备的悬浮剂粒径随温度变化略有变化,悬浮率略有降低,但变化均不大,冻融性良好,无分层、析水膏化现象;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粒径也有所变大。

图1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粒径分布图

表4 用D800分散剂制备的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在不同贮存温度下的平均粒径及悬浮率

2.2 优化配方确定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配方1、配方2、配方3粒径和悬浮率以及制剂配方稳定性等性能相差不大(表5),符合质量技术指标要求,而配方1相对其他配方成本更加低,稳定性更好,因此优选配方1作为该产品的最优配方。

表5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配方

2.3 质量控制项目指标

用表5中配方1、配方2制备的制剂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并且具有较好的产品性能。

表6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质量控制标准

2.4 药液在棉花叶片上的动态接触角

为了解飞防用药时药液在棉花叶片上变化情况,利用接触角仪模拟飞防用药,即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40%乙烯利水剂加到2 kg水中混合均匀,用座滴法测药液滴到叶片上120 s内,液滴与叶片接触角变化情况。通过图2发现,液滴与叶片间接触角不断在缩小,到120 s时,平均接触角达到25°左右(图3),该产品药液在叶片有具有良好的铺展性。

图2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平均接触角变化图

图3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120 s时与叶片接触角

2.5 田间试验效果

于2020年10月8日在湖南安乡县,进行不同处理的叶面喷施试验,当天天气阴,温度14~18 ℃。试验结果表明,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加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处理,随着用量的增加脱叶率不断提升,但在药后8 d,脱叶率均在30%以下,脱叶效果较差,在药后 17 d,脱叶率才达到 70%~80%。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加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加乙烯利处理,乙烯利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加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用量的提升,棉花脱叶率也随之提高,药后17 d,脱叶率均达到90%以上,脱叶效果非常好。处理540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与处理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40%乙烯利水剂相比,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加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用量增加50%,但效果提升很有限;在处理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40%乙烯利水剂基础上增加乙烯利的用量,观察是否会对脱叶效果有明显提升。数据显示,乙烯利用量翻倍,脱叶率提升不明显。

表7 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不同处理在田间的应用效果

3 结 论

通过分散剂筛选试验,确定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优选配方平均粒径小于5 μm,悬浮率大于98%,低温、热贮稳定性合格,制剂稳定不分层。通过接触角的测定,发现制剂药液可以较快地铺展到叶片上,药液的损耗降低了;较小的粒径,良好的铺展性,极大提高了叶片对药液的吸收利用率,提高了叶片的脱落率。田间效果表明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40%乙烯利水剂,其施药量(hm2) 225 g+900 g+3 000 g效果最好,375 g+1500 g+1 500 g次之,225 g+900 g+1 500 g较差,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反而540 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40%乙烯利水剂(225 g+900 g+1 500 g)性价比最高。

猜你喜欢

粒径悬浮剂配方
国六柴油机不同粒径颗粒物排放特性差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高能级强夯技术处理大粒径碎石填筑体效果研究
MgCl2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存在对氨气法制备Mg(OH)2粒径的影响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东北丰新型产品配方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史上最严新规”终结奶粉任性
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