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微作文”写作训练的实践探索

2022-07-06沈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微作文写作训练实践探索

沈霞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创新。作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试金石。在当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要么不知道从何处下笔,要么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很差,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不好以及想象力不够丰富。想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微作文的形式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率,并探索新的写作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进而提高作文水平。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运用微作文开展写作教学训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微作文”;写作训练;实践探索

引言

微作文的概念起源于微博。基于微博信息短小精悍的特点,将这种在有限字数内呈现出完整信息的写作特色融入语文作文之中,就形成了微寫作、微作文。微作文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微”,但“微”并不意味着其中蕴含的信息内容少,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成微作文最恰当不过。微作文具有灵活自由的表现形式,短小的篇幅以及集中的信息内容,能够对生活各方面的特点进行充分反映。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难以处理大量的信息内容。所以这种信息内容总量较小但集中,还能突出内容特点的微作文,最符合小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对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作文主题,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缺少写作素材、无话可说是当前小学生写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这导致他们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分析作文题目,创设情境,讨论写作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将语言转化为文字。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自生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打开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如以“我长大了”为主题写作时,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写作。在上课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分析作文题目,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如我长大了,长大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证明自己长大了?使学生对题目有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和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并想象自己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自己长大想当警察,穿上制服,打击犯罪;有的学生则将现在与过去对比,如以前上学需要父母接送,现在自己可以独自上学,然后发现自己长大了等。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既要予以鼓励,又要从写作角度帮助他们将表述内容细化。如对于后者,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微写作,将上学路上的小事写下来,并对学生的写作内容给予指导。如有的学生表达存在口语化的问题,会影响作文质量,教师需要进行指导,如教会学生如何用词、如何完整地表达等,先培养学生写段落的能力,然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综合写作能力。可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合作文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表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科学评价

在小学生完成微作文写作后,必须对小学生的习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是在“双减”背景下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突出学生在微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升微作文的写作素养。将评价权力下放,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既有老师的指导,也有独立的思考。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亮点,不要老是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审视别人的作品,而应该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评议,这样才能把优秀作品中的亮点“正强化”,让学生在一次次评议中收获进步。事实上,微作文的评改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再创作。其次,教师要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襟接纳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而良性引导。在微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充满真情的欣赏、智慧的启迪、巧妙的点拨,会使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安放情感的精神家园。学生愉快写作,为表达情感而主动写作,效果自然比强迫软磨硬泡出来的作文效果显著。良性的评价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秀作文发表在报刊或网络平台上,指导小学生不断优化作文质量,锻炼和提升其写作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真实情感

一篇佳作必然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作者对于生活、世界、人生、自我的认识和表达。对此,教师可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开展微写作训练,教会学生在作文中融入想法和情感。此外,运用微写作的训练方式,还能降低写作难度,将写作教学分割开,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写句子、段落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写作,进而实现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以“那件事,我总忘不了”为题作文,在上课前,教师要先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可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真情实感,教师作出相应指导。教学时,可以让人感动的一件事或者难忘的一件事为切入点,让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大多数学生肯定有难忘的经历,如被大太阳下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感动、帮助走失的孩子寻找父母等。要鼓励学生讲讲这件事对自己的触动,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教师再总结和归纳。有了写作方向,就可以要求学生将故事写下来,不过要注意作文的层次、结构和表达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情感融入到作文中,比如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描写或烘托气氛等方法表达真实情感。教师要检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引导他们规范用语,准确、流畅地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微作文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灵感,有效提高写作训练效果,强化写作能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不应该在减负与增效之间徘徊、迷茫,而应该在减负与增效之间探寻出一条蹊径,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微作文教学,真正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微作文写作训练实践探索
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如何能让中学生写好作文
基于小学英语话题整合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微作文”:让写作教学风驰电掣
中年段借助阅读教学开展写作训练二三法
如何开展体验“微作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