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学术图书如何实现有效传播

2022-07-04李佳楠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痛点

关键词:跨学科传播;传播社会热点;痛点;经济学图书

根据中金易云2021年图书市场年度分析报告,在文化教育、社会科学、少儿读物、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经管励志六个品类中,经管励志读物占比最少,为8.31%;且在四象限图中,属于低市场占有率低增长的“衰退”象限。另根据中金易云2021上半年图书市场报告,实体渠道库存方面,经管励志类图书可销天数最多,超过1000天,比可销天数第二多的文学艺术类图书多了近200天。可想经管类图书传播的难度。而在经管类图书中,经济学学术图书的传播难度比其他类别如管理、营销、理财、通俗读物还要大,毕竟后者更契合大众的切身利益。本文将通过《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这本学术图书的传播个案,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学学术图书的有效传播。这里的有效传播,指的是传播能够改变受传者(即读者)的态度,使之达到传播者(即出版方)的意图——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两方面主要以读者的购买量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衡量。

该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工具如经济效率去分析和理解法律。全书围绕这几个中心问题展开:什么样的法律和制度能把饼做到最大,尽可能让每个人实现个人目标?什么样的法律具有经济效率?该书2019年6月出版,至2022年3月总印数达25000册;入选2019年《第一财经Yi Magazine》年度书单、学人Scholar2019年年度书单、中国教育科研网2019年度经济学图书、《经济观察报》2019秋季好书榜、诚品选书Vol43榜单等,对于一本经济学学术书来讲,销量可观,影响力也有了,实现了经济学学术图书的有效传播。笔者根据该书的出版和传播经验,总结出实现经济学学术图书有效传播的四个重要且不难操作的方法(或手段)。

利用好最佳的广告位——书名

经济学学术图书的书名常常让读者提不起兴趣,会让人觉得内容跟生活、工作很远甚至无关。很多编辑口头上也会说书名很重要,但在出版实践上,却并没有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思考书名。

《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是一本在美国出版多年(首版1999年)的学术图书,主要为“法律经济学”“法与经济学”等课程所采用。原英文版书名为“Law'S Order:What Economics Has to Do with Law and Why It Matters”,直译为“法律的秩序:经济学跟法律有何关系,为什么那么重要”。而笔者最终采用比较直观和轻松的书名——“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目的是希望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讲经济学与法律的关系,同时能让读者不觉得它“难啃”,有信心买来一读,从而吸引到跟这两个学科相关的从业者或师生,以及对这两个学科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其实,这本书早在2004年就引进过,书名是“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这个书名明显过于学术了,既陌生又不准确。首先,“法律”一词大众熟悉,但“法律规则”就生疏了。其次,“经济学语境下”意思是将法律放在经济学“语境”下考察,让人感觉是纯学术探讨,有点脱离现实;最后,书名的言外之意是还有其他“语境”,而这显然背离作者原意——作者认为法律背后的邏辑,就是有“经济效率”的考量(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没有所谓“语境”的区分。这样的书名,恐怕会被读者认为是非常枯燥的学术书,因而不会购买。根据开卷数据,这个版本的销量是1500册左右,乘上系数的话,大约就是5000册上下,大概就是首印数卖得差不多,没有加印。考虑到原版是全球多所大学的经典入门教材,常销20年,加上作者本身作品就比较畅销——其另一本书《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中信就出了三版,因此,这样的销量显然不理想。

个人认为,直译的书名“法律的秩序:经济学跟法律有何关系,为什么那么重要”,也远远好过“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它至少清楚表达了全书的主题:探讨法律的立法基础或根据;至于这个根据是什么,作者卖了个关子,没有点破,但副标题说明了它跟经济学有关。

起书名值得花时间,笔者认为,没有想到一个满意的书名,就不要出版。这也是由经验得出来的。《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在起名上是有运气成分的,毕竟有台湾版本的书名供参考;到后来笔者又做了一本书,书名叫“If Youre So Smart: The Narrative of Economic Expertise”,这本书笔者边做就边想书名,直到书编完还没想到合适的,后来实在等不了就按直译书名——《如果你那么聪明:经济学家的叙事》下厂了。至今出版2年,实际销量3000多,非常一般。主书名是美国俚语,国内没多少读者知道,所以我相当于浪费了图书最重要的“广告位”——书名。

总之,书名一是不能太长;二是要贴近生活,最好与目标群体的利益和兴趣相关;三是要尽量通俗明了,主标题尽量不要有专业术语(如果不得已,可以放副标题)。

跨学科推广

这里分两点,一是推荐人上的跨学科。二是推广媒体上的跨学科。

这本书还在编辑时,笔者就想好了推荐人选。一个是原版书就有的推荐人——美国法官、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波斯纳,他同时也是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其《法律的经济分析》是该领域最经典的一本书。因此,他来做推荐人再合适不过。有了国外的,笔者想接下来两个得是国内的,而且得是两个人,一个法学家,一个经济学家,这样就都齐了—有外有内有法有经济。最后法学家选了罗培新老师,经济学家选择熊秉元老师。

罗培新教授曾任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是“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罗教授多年来一直在推广法律经济学,写过《公司法的经济结构》等书籍,译过许多相关图书。他还做了一个书单——金融法务书单,《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作为唯一一本法律经济学入门教材入选。

熊秉元教授是华人知名经济学家,出版了许多法律经济学著作,销量很好,备受读者喜爱。此外,他至少在20所以上的法学院教过“法律经济学”,并长期到全国各地法学院、公检法机构讲学,正如他在《效益的源泉》的序里所说,其目的在于“向法学界人士引介推广法律经济学。法学界人士包括两大类:法学相关人士,主要是法学院和研究单位的师生;司法相关人士,主要是实际从事司法工作的朋友,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以及各种监管部门的同仁。”

在跨学科媒体推广方面,我们找了法律、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媒体。

《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就是用经济学来分析法律,可以说经济学是工具,而法律是我们要分析的对象。正如作者在书里所说,本书的读者对象有三类。第一类是所谓的聪明外行人。这种人认为了解法律和经济学本身、这两者间的关系以及这两者跟他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事。第二类是法律专业人士。他们希望多了解如何在本行运用经济方法。第三类是学生,最有可能是经济系或法学院学生。可以说,它更适合律师或公检法人员。因为经济学专业的人已经掌握了部分经济学思维,而法律类读者,反而可能没接触,这本书对他们的作用就更大。

因此,笔者在书下厂前就发邮件给知名的法律出版图书公司“麦读”,希望同他们合作。不过很遗憾,对方回复较晚,回复时书已经印出来了,没法再做麦读定制版。但是,麦读负责人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此依然在他们公众号帮忙发了头条,标题为“5年加印13次,畅销20年的法律经济学入门书/麦读赠书”,这篇文章阅读量是6600,参与赠书活动的人数达1000人。凭借麦读在法律圈的影响力——据麦读负责人的说法,麦读是少数几个能把流量转化成购买量的法律内容传播平台,这本书顺利在法学界传播开来。等到这书出版2年后,我们还把关于“合同法”部分的文章,投给了以原创专业文章成名的法律号“高杉LEGAL”,最终被采用并分别以“为什么需要发合同法”“签约、毁约,如何才能符合经济效率”为题发布,阅读量分别是9500和4000,实现了在法律界的持续传播。推荐过此书的还有“青苗法鸣”“法理杂志”“法与思”等法律类公众号。

之后,又将本书与同系列的三本书一起在哲学类公众号“哲学园”进行成套分销,文章阅读量近5000,销售实洋近8000元,让一些喜欢哲学的读者也知道了此书。尽管当初找哲学园只是尝试,并不确定是否会受读者欢迎,但结果说明,很多读者也不会仅限于阅读某一个学科的图书,尤其是这种启发思维的图书。

其实不管哪个学科的学术书,都要敢于跨界,突破学科界限,让更多的受众看到。就像作为某一学科编辑的我们,也不会只购买或阅读自己专业的图书。因此,要尽量拓宽一本书的边际,提高“边际读者”对一本书的期望值——让他们觉得这个书值那个钱,而不是只聚焦于专业读者。应用到传播上,就是要找其他领域的专家、媒体推广。

接下来的两个传播方法是笔者在2021年才意识到的,也是之前没做好做足的。

紧扣社会热点或痛点

虽然图书策划上,笔者一贯认为无需赶热点——比如《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英文版出版至今就超过20年了,但在传播上,跟热点或痛点相关就太重要了。

就拿非常传统的公众号文章摘录来说,生育不仅是现在年轻夫妇的重大决策——生还是不生?生一个还是两个?同时,也是政府特别关注的方面。因此,该书出版近两年后,营销部摘录了《人为什么结婚》一节,放在公司公众号(新民说)上,而且发了两次,阅读量共计8000左右,成为公司公众号阅读量最高的文章之一。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的一年时间里,该书加印3次共12000册,销售8000册,实现了有效传播。可以说,这次公众号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我们做的还不够,还可以提取更多跟热点有关的内容,变成一篇篇文章;同一篇文章,還可以找不同的号推广,同样的内容也可用于短视频或直播。

持续改进内容

这本书从引进台湾译本到出版只用了一年时间,加上学者朋友和策划人都反馈说这个译本很好,编校时读着也顺畅,因此笔者就只在存疑处核查原文,主要工作在改动专有术语和人名的翻译上。等到出版后读者反馈一些漏译和错译问题后,才知道之前没做足,编校上还得再下功夫。因此,在2020年底到2021年底的三次加印前,笔者都认真审校了一遍,改错译补漏译,改动页码分别占原书的60%、70%、40%。连分社社长也通读了一遍,标出了他觉得不通顺或译错的地方。这次内容改进与“紧扣热点推广”一起,对2021年的8000册销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译本质量是图书“生命”能否持续传播、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但想要持续改进内容,制度可能需要改变。许多学术出版社或大学出版社都是以编校量考核编辑,这样的话,加印图书就没人会再编校,因为不算工作量了。因此,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学术图书,出版社可以灵活一些,加印前的校对,也要算一个校次。或者干脆以销量来考核编辑。

以上四点就是笔者对实现经济学学术图书有效传播方法的总结,但它们也只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只做一两个是不够的,最好全部都要做到,还要做足。

作者简介:

李佳楠(1990—),男,广东揭阳人,汉,就职于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隶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出版中级职称,主要研究经济学图书的策划、编辑与营销,并从事图书翻译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痛点
尾巴帖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儿童用药“痛点”多
直击“走出去”痛点
从安全管理的痛点谈决策
解决痛点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互联网医疗的痛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