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田防治地下害虫兼治蚜虫药剂筛选试验

2022-07-04马建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蚜虫

马建华

摘 要 为了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造成的危害,筛选出防效高且安全性好的种衣剂,选取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5种种衣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种衣剂中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3.2%和78.9%;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效仅次于50%氯虫苯甲酰胺種子处理悬浮剂,这两种种衣剂推荐在玉米地下害虫及蚜虫防治中使用。

关键词 玉米地下害虫;蚜虫;种衣剂;甘肃省广河县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08

广河县隶属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中部西南方,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玉米是广河县的主要农作物,每年的种植面积都较大。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延长,加之气候条件的制约,广河县玉米地下害虫、蚜虫、黏虫等为害玉米的害虫发生越来越严重,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做好地下害虫、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下害虫对玉米的为害主要发生在苗期,蛴螬、小地老虎幼虫、金针虫等取食玉米幼苗,咬断根茎,造成幼苗枯死,从而导致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产量[1]。蚜虫是玉米上的常发害虫,玉米成株期发生蚜虫后由于打药比较困难,所以防治上存在漏洞,在一些年份也会由于防治不及时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采用种子药剂包衣处理是防治玉米地下害虫的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有研究表明种子药剂包衣处理对于后期发生的蚜虫具有很好的兼治作用[2]。为了保证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过去的种衣剂多采用高毒农药,如涕灭威、甲拌磷、克百威等,这些药剂防效确实好,但由于其毒性较高,会对人类及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逐渐停止了销售和使用。近年来,防治玉米地下害虫的种衣剂层出不穷,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一些种衣剂的防效也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本试验选用了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这5种种衣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并能兼治蚜虫的安全高效药剂,供农户选用[3-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条件

本试验设在广河县祁家集镇孙家村,土壤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下,有机质含量为1.0%。该地块多年连续种植玉米,蛴螬、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发生严重。

试验作物为玉米,品种为“先玉335”。玉米栽培方式为全膜双垄沟栽培,4月22日播种,机械播种深度为3~4 cm,种肥为氮磷钾复合肥,667 m2施用量为25 kg;4月28日出苗。出苗后常规田间管理。

1.2 试验药剂

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由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由美国杜邦公司提供;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由山东兆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设清水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 g·100 kg-1种子);处理2: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100 g·100 kg-1种子);处理3: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 66.7 g·100 kg-1种子);处理4: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00 g·100 kg-1种子);处理5: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130 g·100 kg-1种子),以清水为对照。试验地面积540 m2,共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

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后再播种。在播种前1 d,将各处理药剂按剂量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把拌好的玉米种子摊开晾干,晾干后第2 d播种。

1.5 调查方法

1.5.1 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调查

每个小区定量播种100粒种子,当田间有50%的玉米苗高2 cm左右时调查出苗率。玉米四叶期,调查蛴螬为害情况,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小区选取5个点,每点调查10株,共计50株,统计被害株数,计算被害株率及防效[5]。

防治地下害虫药效计算方法:

被害株率=被害株数/总株数×100%

防效=(对照区被害株率-处理区被害株率)/对照区被害株率×100%

1.5.2 蚜虫发生情况调查

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小区选取5个点,每点选取2株玉米,每株选取玉米雌穗上部2个叶片,共计调查10株,20个叶片。调查蚜虫发生数量,计算防效。

防治效果=[(对照区虫口数量-处理区虫口数量)/对照区虫口数量]×100%

1.5.3 产量测定

于玉米收获期,对玉米进行测产,每个小区分别测产,然后折换成每667 m2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5种种衣剂处理玉米种子后,处理组的出苗率与对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5个处理中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出苗率最高为95.2%;其次为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出苗率为94.5%;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处理的出苗率为89.4%,也较高;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出苗率均不太高,分别为83.8%和84.6%。

2.2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效

表2是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玉米种子在播种之前进行药剂包衣处理后再播种对防治苗期地下害虫都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高的是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被害株率为4.6%,防效达到83.2%;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也较高,达到80.6%;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对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效为68.1%,也相对较高;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效均在63%左右,防效不太理想。

2.3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蚜虫的防效

表3是不同种衣剂处理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并对蚜虫产生兼治作用的防效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玉米种子进行药剂包衣处理后播种对玉米生长期发生的蚜虫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防效最高的是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效达到78.9%;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对蚜虫的防效也较高为74.2%;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蚜虫的兼治作用并不理想,防效在50%左右。

2.4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表4是采用5种种衣剂处理玉米种子防治地下害虫兼治蚜虫后玉米产量的对比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兼治蚜虫后,玉米的产量均比对照有着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产量最高,小区产量为18.4 kg,每667 m2产量达到了410 kg,比对照提高了112 kg,增幅为37.6%。其次为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处理,每667 m2产量达到396 kg,比对照相比增产32.9%。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产量也比对照有所提高。

3 结论

试验表明,5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95.2%;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效分别为83.2%和78.9%,是防效最高的药剂;42%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效分别为80.6%和65.3%,这两种药剂处理玉米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分别增产37.6%和32.9%,这两种药剂推荐作为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及蚜虫。

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这3种药剂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害虫产生的抗药性比较严重,对地下害虫及蚜蟲的防效下降,建议复配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来全.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试验[J]. 种子科技,2014(7):48-50.

[2] 孙斌,张志刚,王素平,等.14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防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4):128-132.

[3] 李冠楠,苗昌见,李为争,等.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4):4735-4746.

[4] 汪明,席春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玉米田蛴使用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42(35):12520-12521.

[5] 盖蕾蕾.科学使用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J].新农村(黑龙江),2012(7):58.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蚜虫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蚜虫和蚂蚁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蚜虫的保镖
蚜虫的保镖——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