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审计制度实践与思考

2022-07-04李佳琳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商业银行

李佳琳

摘  要:商业银行的信贷审计可以有效服务于银行经营目标,控制银行信贷风险。在商业银行信贷审计过程中,有效执行信贷审计制度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信贷审计制度执行的重要性,制度延展与适度性把控,执行过程中需注意弊端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介绍商业银行信贷审计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加强同业间内部沟通交流,促进经验分享,实现共同提高。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贷审计;执行策略;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灵魂业务,信贷审计是商业银行审计部门的核心审计。信贷审计质量状况和风险性反馈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平稳运行和综合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信贷政策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保障信贷资金安全是信贷审计的终极目标。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和银行自身特点,推进信贷资金在流动中实现盈利最大化是信贷审计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信贷审计制度在执行实务中时刻注意安全性、流动性的统一,切实把握好“度”。

一、信贷审计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所有的审计执行皆以制度为先,审计讲究的就是有理有据、依章办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法规来匹配。信贷审计不仅是对单户单笔业务进行具体的查证分析,还要熟悉全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及信贷发展战略,否则将局限于缺章少印的合规性审计,发现不了深层次的问题和风险,提出的建议也缺乏建设性和针对性。信贷政策出台后,商业银行一般都会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对配套政策进行审计是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审计实践中,审计部门往往把关注度倾斜于信贷资金方面,对相关配套政策的关注度不足,日常操作中直接将相关配套政策作为审计的依据,忽略了配套政策本身的合规性审计。配套政策合规性审计力度不够直接关系到信贷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因此,信贷业务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信贷管理政策和发展战略,包括组织架构、分阶段的信贷营销背景及要求,在实务审计中才能开扩视野,深入浅出,提出有质量的审计建议。

二、信贷审计制度延展性与适度把控的互补性

在如今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商业银行不断出台新产品新政策以求迅速占领信贷市场拓展原有阵地,势必要在制度制定上做到有的放矢、灵活有度。此处的灵活有度并非指制度的不完善或是缺陷,而是制度在执行时的适度把控。对于制度制订者来说力求完善和严谨,对于制度的执行者来说不同的客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体差异性与特殊性,一概而论必然导致束手束脚难以开拓业务,这就向审计人提出了制度可行性衡量及适当把握执行度的课题。在需要我们灵活运用与留存安全空间方面的决择取决于我们因情因事的考量判断能力。例如对企业行业前景及饱和度的了解分析、对现金流及交易对手真实性匹配性的敏感度、对企业担保诚意及担保能力的剖析、对贷后管理如实或敷衍跟进的了解等。企业若所处的行业属于阳光新兴产业就认定为发展良好、企业的财务数据完整生产正常就忽略隐患、企业抵押物足额有效就认为风险较低、对企业经过几次的正常贷后检查就放松警惕,类似的审计模式仅仅是走走过场自掩耳目,完全不具备审计人的职业敏感性与持疑性。反之企业如果出现个别财务数据的异常就判定为可疑、企业的资金链或担保链偶发状况就定性为风险、企业因涉嫌官司或遭遇事故就认定为不良。诸如此类的生搬硬套出结论都不是一个合格审计人的正确思维模式,也偏离了信贷审计制度执行的客观性。虽说商业银行的每一个信贷客户均是经过前期的准入调查后建立信贷关系,但企业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企业的经营管理处于一种动态、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合体,准入后它会随着众多影响它经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而变化,而某些方面的變化常常会游走于相关信贷制度的边沿或盲区,随之而来的风险性捕捉也考验着审计人的认知力与判断力。审计人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发现风险防范风险,也要对风险的产生有一个全局观相对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次挖掘出隐藏的危害因子,防微杜渐,建立长效合规的企业机制才是目标。在国家关系中,追求单方面绝对安全是一种霸权思维;在经济领域,追求商业银行运行的绝对安全是一种工作误区。一定的市场风险往往意味着优化的资源配置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效益与风险永远同行同在。在信贷审计制度执行中,没有把握好度,过于注重防控风险以致削弱银行业务竞争力,错失市场机遇期的行为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风险。

三、信贷制度审计执行中的弊端

信贷审计工作在执行中能否与信贷制度相互融合支撑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深度。从信贷政策制定、成效以及实现的目标着手,明确信贷业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质量控制,以存疑解惑的态度,从多个层面挖掘问题,延展审计深度。商业银行信贷制度从落地到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因而形成了以风险为导向开展的审计活动模式,这其中信贷持续审计至关重要。在持续审计过程中,对信贷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精准提炼风险点,化被动为主动,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审计执行中的弊端首先是审计人员常受业务面短板困扰,不能有效运用复合型的业务技能。熟悉信贷业务的不清楚后台数据的结构,无法有效运用非现场手段来捕捉审计线索,对疑点数据的发现频率和效率也滞后;科技专业的又不懂核心信贷业务数据的要义或对接点,无法认清认全数据的价值,造成在非现场审计技术上墨守成规,模型阈值设置冗长拖沓,模型反映问题的实效性溃乏,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于实际工作辅助意义不大。此外,信贷审计执行中会计业务的娴熟运用明显欠缺,会计业务的很多方面都映射在信贷业务过程中,如会计的结算转账、汇兑支付等。据不完全统计,LH银行2015-2020年发现信贷业务问题的线索中,六分之一来自于会计业务分析。而信贷审计人员中仅有十分之一具有会计专业能力。另外就是在信贷运作的各环节中,相关责任人为了降低自已应该承担的风险以防范风险为由,生搬曲解信贷制度,把责任往前移或后推,尽最大可能将自己应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这并非理性防范风险,而是对信贷业务的不负责任,审计中应予以重点关注或反映。

四、信贷审计制度执行凸显“人”的因素

信贷业务审计要求审计人要熟悉信贷业务,了解信贷制度,对非现场信息、网络技术及审计的工具、方法熟练运用。审计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技技术人员较为缺乏,日常审计主要依靠现场审计和非现场数据支撑作出经验判断。审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审计人员频繁而持续地进行学习培训,相应资源的投入也必不可少。开展严谨高效的信贷审计需要的是复合型审计队伍,商业银行应着眼于加强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内部审计专业化建设为契机来培养审计人才。一是奖罚与薪酬结合鼓励员工自觉参加各类审计类证书或资格的考核,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学习氛围。二是积极参加银行内部各项新增业务的培训学习,组织跟班或去支行实践学习。三是组建专项审计互助团队,开展有案可稽的审计知识的学习、以点带面,商榷探讨,提高综合审计能力。四是开展审计系统横向纵向联络交流,组织人员分批参加兄弟行社专项审计团队,促进学习吐故纳新。五是建立信贷审计岗位定期轮岗机制,打通部门壁垒,推动专业人才有序流动,有计划地安排其它部门的专业人才到信贷审计岗位工作,时间或长或短,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提拔任用也可以平调交流,不断为信贷审计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新时代农村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创新探析[J]. 朱德林.时代金融.2020(36)

[2]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持续审计探析[J]. 乔峰.审计月刊2008年第2期

[3]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的计算机辅助审计[J]. 朱纪亮.2020(63)

[4]宁波市商业银行信贷审计方法比较与启示[J]. 虞燕燕.2013调查研究(8)

[5]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内部审计政策[J]. 王择益.陈钰.金融观察2013(10)

[6]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浅析[J].胥雪刚.中国审计.2013(43);

[7]以大数据技术助推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转型[J].刘艳青,李振国.审计观察.2021(03);

[8]大数据模式下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探讨[J]. 陆立新.现代金融. 2020(02);

[9]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审计的重点[J].刘改运.时代金融.2015(12)

[10]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的切入點[J]. 刘戈.内部审计[J]. 2018(8)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信贷商业银行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