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帮扶特殊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

2022-07-03张耘溪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帮扶高校辅导员

张耘溪

摘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也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群体。可归为这几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家庭经济有困难学生、学习有困难学生、心理有特殊问题学生、行为困难学生以及就业有困难学生等几类。这些群体他们敏感自卑、学习和心理压力大、戒备心重,是高校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随之这一特殊群体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处理这方面工作给辅导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促使辅导员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的去应对挑战。本文想通过这一工作案例探究高校辅导员在帮扶特殊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对后续特殊学生群体在管理帮扶等工作上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特殊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帮扶

一、案例概述

小宇是我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一名女生,她是2017级的学生,当过兵,意外查出脑瘤,做开颅手术后,语言功能减退、视力只有0.4、行走也很慢。这时我才意识到该生如此的“特殊”,在与她沟通的过程中,该生说话语速非常慢,不太敢與我对视,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好像自己要封闭起来,但她思维正常,求知欲很强,坚持要进校园读书,所以我将这名同学列为重点关注和帮扶对象。

二、案例分析

经分析,本案例属于典型的特殊学生问题的案例。同时她又是“复合特殊型”的特殊学生。

(一)家庭困难,心理压力大。

小宇由于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近十万元的债,现在母亲在校外租房子陪读,难以支付她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她在高校生活中也会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关系中表现被动,在活动中表现退缩等情况。

(二)身体患病,自卑又焦虑。

小宇因为后天发病而造成身体残疾、语言障碍和反应能力不如从前等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班级里表现十分自卑、压抑自己的情绪、内心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同伴交往、难以适应校园集体生活等问题。

(三)学习吃力,思想偏激。

小宇听课效果不佳,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和速度,记笔记看不清楚黑板,最近几次随堂考试不及格,自尊心强的她一心想让自己的成绩满意,几次成绩不及格都给她带来了巨大困扰。和原她在入学时呈现出来的成绩差距以及她现在对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有点不能适应目前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继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担心自己因课程考试不及格,修学分达不到一定分数,被学业预警处理。在班级干部和她交流的反馈中,打字内容极端,容易急躁和易怒,思想波动很大。

三、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特殊学生问题的学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应急预案,避免意外发生。

应对此类行为和语言有障碍的特殊学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因为辅导员老师基本上是1个人面对200多名学生,而且还会有教学任务,不可能时时刻刻在这个学生身边,很有可能在上课期间或者在处理其他的学生问题时,她出现受身体或心理等引起的突发情况,因此,如果有一套完备科学的的应急预案就可以避免很多意外发生。

(二)将特殊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信息档案。

处理特殊学生问题主要依靠辅导员的关注和调配工作,首先要对她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谈心谈话,班干部的询问,可以有效了解该特殊学生的状况,如果她有心理或身体问题,辅导员老师是很快知情的。了解完学生的情况之后,要及时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进行记录、上报和告知家长,以便后续的跟踪处理。

(三)掌握特殊学生基本动态,建立帮扶机制。

通过班级干部的方式在掌握了特殊学生问题之后,还要建立“小组—家长—班级—辅导员”四级联动机制,小组是指特殊学生所在的学习小组,专门为她制定一个学习帮扶小组,给她进行课前课后辅导;家长是指特殊学生家长的监督和反馈,定期反馈给辅导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班级是指特殊学生所在的班级,通过小组长、家长、班干部这样全方位、多层级的联动机制,密切注意该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确保辅导员老师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该生。

(四)将特殊学生问题及时上报直属领导,并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

将特殊学生的问题详细全面的汇报给直属领导,将学生目前的困境及应对方案汇报给领导,同时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从两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该生问题。

(五)不断总结反馈,积累工作经验。

该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要及时总结工作方法和经验教训,科学之处要发展下去,其他同事在遇到此类事情时有所借鉴,处理不合适的地方要改正,通过总结,不断创新工作战略应对新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经验启示

(一)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帮助合理诉求

网络时代,学生会在社交平台上宣泄自己情绪,也在侧面的发出求救信号,所以要特别关注这类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作为奋斗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来说,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要采取多元化的沟通技巧,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二)主动约谈,提升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在同这类学生家长沟通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其次要真诚交谈,让家长从内心觉得辅导员是以生为本,真正为孩子着想,遇到意见不统一时要耐心解释和给与理解和包容。

(三)要及时总结,跟踪到位

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难度不断激励着辅导员要接受挑战,因此我们在遇到新的案例,未知的群体学生的时候要不断进行总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处事不惊、有条不紊地处理学生问题。

参考文献:

[1]谢桂阳.心理脱贫———关于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0-(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2007-06-26〕.

[3]滕少聪,张博.试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学生学业预警与帮扶〔J〕.才智,2020,(06):7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见》〔Z〕.〔2014-10-14〕.

[5]朱轩皓.“零基础”学生干部的培养——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J].

[6]庄超,吴迎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程构建——以J高校学生“不辞而别”为例[C].2020年学校管理与教学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20:67-70.

[7]杨奇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主观思想研究及干预方法分析应对——基于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案例[J].才智,2020(19):9-10.

[8]钱小莉.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贫困生敏感自卑心理的工作案例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3):96-97.

[9]钟罗梅.多方联动,以生为本,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才智,2020(03):128-129.

猜你喜欢

帮扶高校辅导员
广播帮扶类栏目的制度化建设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工作探索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民间组织保护和传承村落文化的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