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探索
——以汪清县东光镇为例

2022-07-02王春蕾高承龙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延边红色特色

王春蕾,高承龙,刘 锐

(1.延边大学 融合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3.哈尔滨师范大学 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明确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1]。我国“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快速推进新型城农村镇化建设。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显成效,各地按照《国家新城市化规划2014-2020》特色小镇的建设总体要求,构建出金融、旅游、文化、科技、创新等多产业融合的,集生态优美、产业丰富、内涵充实的具有特色产业与文化的特色乡村新型城镇[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是我国重要的对俄、朝边疆口岸,同时也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牺牲最多、贡献最大的革命老区,在全省、全国拥有厚重、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以延边州汪清县东光镇为例,提出红色小镇建设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区域红色资源,依托地区丰富的特色物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发掘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带动乡村发展,开发具有鲜明红色文化的集民族风情、风景观光、爱国教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城镇化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风情的红色特色小镇建设与振兴之路。

2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2.1 东光镇现状

东光镇,旧称汪清沟,位于吉林省东北部,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距县城2.4 km,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南低北高,行政区面积1256.39 km2,现人口1.1万人,下辖31个行政村[3]。东光镇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曾是中共东北抗联东满特委所在地遗址、第二和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遗址,拥有嘎呀河抗日根据地、尖山子战斗旧址、董长荣烈士牺牲地等一大批红色文化资源(表1)[4],是延边地区重要的红色文化重镇,具有区域典型代表性。当前该地产业以种植业和采摘业为主,政府加大红色旅游开发投入,红色文化产业初具发展。

2.2 总体发展思路

根据东光镇现有红色资源基础,规划以“魅力东光、红色之旅”为主题,坚持“红色底蕴、民俗风情、生态宜居、活力发展”的理念。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在东光镇形成结点,连接各乡村红色景点,大力宣传带动,结合历史史料故事,制定符合城郊1~2日游精品路线,打造重走抗联红色文旅。利用朝鲜族民族风情优势,发展具有红色民俗体验农家乐,如抗联之家(农家乐)、游击大队(饭馆)等民俗体验场所。生态宜居方面在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和引导广大村民参与下,以历史背景和民族风情为载体,改造自然村落风貌和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建设具有红色风情的独特乡村风貌,让游客进入东光镇即能找到红色氛围的感觉[5]。并且扩宽产业链,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带动多产业发展,如发展当地山野农副产品经销、养生度假村建设等项目。形成具有鲜明红色主题的乡村体验地,将东光镇打造成为重要的“边疆红色生态旅游特色小镇”[6,7]。

表1 延边汪清东光镇区域各类红色遗址数量统计

2.3 发展基本原则

生态保护是基础:东光镇自然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前期粗放型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8]。因此,民族地区开发生态建设应该先行,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开发适应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建立生态乡村模式下的红色生态之旅,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证生态环境和历史遗迹的原汁原味,探寻一条民族地区特色乡村建设的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之路。

政策保障是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东光镇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逐渐凸显,村镇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因此,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与外部环境的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相结合[9],是探索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可以解开乡镇地区发展的层层束缚,镇领导有更多话语权,村民委员会广泛参与,才是发展长久之路。

特色产业是重点:有学者认为要想富民强区,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特色经济,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发展民族经济就是要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加快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经济发展方向,依靠特色产业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0]。当前,东光镇最大产业优势就是红色资源,在红色资源的引领下,发展各项产业是解决乡村振兴的出路关键。

3 特色小镇发展途径

红色乡村建设的最大特点是文化带动产业发展战略,立足本地红色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乡村建设。

3.1 挖掘红色资源,打出红色招牌

延边州红色资源具有以下特点:①历史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中共满洲省委在延边地区相继建立起中共延边区委、东满特委和各县区党组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延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在东满地区创建了10余处抗日游击根据地;②数量多:目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遗址有6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遗址有18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遗址有34个,未定级别的红色遗址有257个[4];③分布广:延边地区红色资源分布广,境内山地众多,遗迹在各县市中均有大量分布,形成资源散布的形式;④种类全:延边地区红色资源种类齐全,拥有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党组织重大活动、会议遗址;抗日根据地、密营地遗址;历史事件(暴动、起义)遗址;烈士墓纪念碑(馆)、陵园;抗日战争迹地遗址;惨案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地、殉难地遗址等一大批重要历史资源。延边是一片红色革命的热土,曾经是抗日战争的东满根据地、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抗美援朝的前沿阵地。延边的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山水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为延边这块红色土地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11]。当前延边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各地深入挖掘提供了必要条件,各地要摸清历史脉络,梳理本地红色历史和遗址,建立本地独特的红色资源地,并以此打出红色招牌,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助力。

3.2 集中资源优势,推进红色之旅

集中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在红色文化引领下,依托延边地区丰富的特色物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鲜明红色文化的民族风情、风景观光、爱国教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建设[12],实现游客的学习性、观赏性、参与性,结合本地观光、度假、养老、餐饮等服务行业,壮大乡村红色文化旅游,通过“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朝鲜民俗”“旅游+风景观光”,发展近郊型文化旅游产品,有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特色城镇化建设[13]。

3.3 规划引领建设,促进产村融合

红色乡村建设涉及各种资源的集约、集中使用,制定科学的乡村建设规划是强化红色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红色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乡镇层面的乡村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通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引导和培育了具有一定优势、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时与县域农业、养老度假、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以及民族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多业态项目化深度融合,“旅游+”产业的辐射,以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联动,使红色乡村由内而外地绽放,吸引更多游客和产业前来。

3.4 建设美丽乡村,树立旅游形象

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指出,宜居、宜业、宜游是乡村建设的主攻方向,以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建设美丽乡村。同时,通过红色文化的背景,引导乡村建设的地域空间优化,打造富有红色风情的独特乡村景观,把抗联文化、红色革命、爱国教育融入建设的景观风貌,以历史背景和民族风情为载体,优化村庄布局,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改造自然村落风貌和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引导广大村民参与,把环境改善与乡村资源开发相结合[14],打造特色的宜居新家园,提升区域居民幸福感。

4 特色小镇实施策略

4.1 划分镇域功能结构

充分考虑该村的独特地理环境,规划形成以东光镇主城为核心,外围产业模块为组团,辐散红色线路为支撑的基本规划功能骨架。主城区主力发展旅游接待和特色产品经销产业,使得游客能驻足停留,带动消费和产业发展,可以兴建东满抗联博物馆、文创步行街等基础设施。外围产业模块要围绕主城区发展山野产品种植、休闲生态农业、民俗农家乐体验等产业,发挥城郊地域优势,吸引更多投资进入[15]。串联各乡村红色景点,制定从东光镇辐散的红色线路,根据功能需求,村庄道路规划形成似方里网状格局,重点考虑加强横向串联网络、丰富纵向通达系统,打通与外界的交通连接网络。

4.2 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

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改造生态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方面:新建高标准水泥路,并配备太阳能环保路灯,形成畅通的村级道路网络。电力、给排水、供热、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垃圾污水要得到有效处理,形成村村通公路、垃圾有处理、污水有处排的设施格局。旅游服务设施方面:景区入口处加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配建生态停车场,游客在此换乘游览电瓶车进行游览,也可选择步行生态步道自主参观,避免对村域内部道路造成压力,以体现村域内绿色出行的设计理念。

4.3 长远发展模式探索

特色是小镇建设的灵魂,这是“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原则的必要环节,只有产业做强才能实现功能的聚合和叠加[16]。东光镇建设找准红色底蕴这条特色路线,实现特色产业功能叠加,注重产品宣传和持久活力,不断叠加更多创意产品来吸引游客,比如举办抗联文化节、重走抗联路品牌宣传活动;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利用自媒体和各旅游平台进行宣传,让红色东光特色品牌映入人心。最后,借鉴国内许多优秀的特色小镇发展特色产业的模式[17],取长补短,制定适合本地的发展观念,以特色产业的聚合功能,融合各种产业,打造文化特色小镇。

5 结论与展望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东光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途径:①挖掘红色资源,打出红色招牌;②集中资源优势,推进红色之旅;③规划引领建设,促进产村融合;④建设美丽乡村,树立旅游形象。并提出了特色小镇建设实施策略:划分镇域功能结构、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以及长远发展模式探索。

借助红色资源带来多源效应,以红色旅游为核心、乡村产业为依托、绿色生态为基础,提高乡村生态、产业、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改善配套环境,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发展。促进特色边疆地区城镇化建设,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特色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延边红色特色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延边州组织“V游延边 发现精彩”活动
追忆红色浪漫
延边啊,延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