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病害调查研究

2022-07-02满自红李文涛付殿霞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针叶云杉落叶松

满自红,李文涛,付殿霞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199)

1 引言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河西走廊的东南端,黄土高原的西南部,是3个地貌区的交界地带,也是祁连山山脉东延与陇西沉降盆地间交错的过渡区。保护区主要保育青扦(Piceawilsonii)和祁连圆柏(Juniperusprzewalskii)天然林的森林生态系统,兼有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油松(Pinustabuliformis)、落叶松(Larixgmelinii)、山杨(Populusdavidiana)、红桦(Betulaalbosinensis)和旱柳(Salixmatsudana)等乔木树种[1~3]。

在天然林保护中,有害生物的暴发流行严重制约了林分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大量树木死亡。目前,国内发生较严重的有害生物包括:杨树腐烂病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chrysosperma)、杨树溃疡病菌(座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青杨叶锈病菌(落叶松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laricis-populina)、青海云杉叶锈病菌(祁连金锈菌Chrysomyxaqilianensis)、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等[4~9]。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于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对保护区内主要木本植物进行病害调查,以期掌握保护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为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32′54″~36°48′28″N,102°35′57″~102°54′32″E),总面积47930 hm2,其中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4223.1 hm2、缓冲区面积13189.4 hm2、实验区面积20517.5 hm2,海拔1920~3600 m,年平均气温7.4 ℃,无霜期125~135 d[10]。年均降水量419 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间,年蒸发量1542 mm。保护区内分布有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亚高山草甸等多种森林类型。

2.2 调查方法

病害调查结合实地踏查和专题调查两种方法。踏查针对病害种类、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专题调查针对根据保护区植物分布特点设计,本研究设置3个专题样地,分别为皮袋湾、吐鲁沟和白马龙样地。每个专题样地下设5个调查样方进行逐株调查,包括病害种类、危害特征和危害程度,并计算病情指数(表1)和发病率[9~11]。

病情指数 = ∑(发病株树 × 该病级值)/(调查总的株数 × 最高病级值)× 100。

发病率(%)=发病株树 /调查总的株树 × 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种类

保护区内林木病害的踏查结果显示,共有46种病害,其中危害程度达到+++的有3种,分别是杨树腐烂病(金黄壳囊孢Cytosporachrysosperma)、杨树叶锈病(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larici-populina)和青海云杉叶锈病(祁连金锈菌Chrysomyxaqilianensis);达到++的有11种,而+级的有32种(表2)。

3.2 主要病害

杨树腐烂病是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chrysosperma)引起的杨树病害,主要危害主干和侧枝。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上个生长季发病的枝干上越冬,3月开始病菌孢子随气流或媒介昆虫传播到寄主伤口处,开始进行初步侵染,形成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不断扩展蔓延,后期干缩下陷,边缘开裂,病斑上形成病菌的子实体。此时,随着空气湿度升高时,病菌子实体孔口处挤出金黄色至橘黄色的分生孢子角,大量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新的寄主,形成再侵染。病害在5~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期,7~8月份温度升高时病势缓和(图1A)。皮袋湾、吐鲁沟和白马龙样地的发病率分别是23.2%,16.9%和18.2%;病情指数分别是14.2,10.5和12.3。

杨树叶锈病是由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larici-populina)引起的杨树和落叶松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叶片和落叶松针叶。落叶松针叶受病菌侵染后最初表现为褪绿色的斑点,病斑逐渐变黄绿色,并长出橘黄色肿起的小疱疹,上生病菌的性孢子器。在叶背面与性孢子器相对应处长出锈孢子堆。发病严重时锈孢子堆连成一条,针叶很快干枯。杨树叶片受锈孢子侵染后,叶背生淡绿色斑点,随后出现橘黄色的夏孢子堆,散生或聚生。8~9月份,杨树叶正面表皮下生铁锈状稍隆起的冬孢子堆。病害严重时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连结成片,致使杨树叶枯焦早落,降低树势(图1B)。皮袋湾、吐鲁沟和白马龙样地的发病率分别是32.2%,26.2%和15.5%;病情指数分别是36.2,31.5和24.4。

青海云杉叶锈病是由祁连金锈菌(Chrysomyxaqilianensis)引起的青海云杉病害,危害针叶和小枝。病菌在芽内以菌丝潜伏越冬,次年芽生新针叶全部感病。感病初期,针叶出现淡黄色斑,针叶变成黄色或橘黄色,短而粗,之后沿气孔线出现许多针尖状的黄色小点,并在小点顶部长出黄色丝状蜜露。黄色小点逐渐变为黄褐色,产生橙黄色垫状的冬孢子堆或疱状锈孢子器,病芽形似一朵黄花,之后变为黑褐色性孢子器,并在性孢子器附近出现黄色、微隆起的长条形锈孢子器,7月中下旬以后锈孢子器大量成熟,锈孢子器突破表皮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锈孢子。8月上旬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变为灰黄色,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感病2年针叶局部变黄,其上产生疱状的锈孢子器,或橙黄色的垫状的冬孢子堆(图1C, D)。一般阴坡云杉的发病率比阳坡高。皮袋湾、吐鲁沟和白马龙样地的发病率分别是32.5%,55.4%和45.2%;病情指数分别是31.5,44.7和37.5。

(A杨树腐烂病;B 杨树叶锈病;C, D青海云杉叶锈病) 图1 病害症状

4 讨论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木病害种类总共有46种,其中叶部病害有33种、占病害总数的71.7%,以各种植物的叶斑病和锈病为主;枝干的病害有13种,主要是溃疡病、腐烂病和枝枯病。其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主要是杨树腐烂病、杨树叶锈病和青海云杉叶锈病。

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青海云杉是保护区的建群物种,分布面积广、抗干扰能力强,对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云杉叶锈病发生十分严重,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态价值。病原菌祁连金锈菌是转主寄主菌,其夏、冬孢子阶段寄生在杜鹃上[12~14]。目前保护区内杜鹃的种类较多,分布有大面积的杜鹃,为病原菌的扩散暴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对云杉和杜鹃要加强人工干预力度。

杨树作为人工防护林,在保护区内分布广泛。其病害种类也较多,如杨树腐烂病、杨树溃疡病、杨树叶锈病等,其中腐烂病和叶锈病发生严重。在病害高发的年份应加强林分管理,对林地进行修枝、间伐以提升杨树林抗病水平[15, 16];必要时可考虑适当使用杀菌剂抑制病菌的暴发流行。

猜你喜欢

针叶云杉落叶松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云杉育苗栽培及育苗管理技术浅析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雪景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风雨海棠
瑞典林主协会提高工业木材和针叶锯材的价格
云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