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两头羊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2022-07-02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彭 海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1 引言

两头羊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09°24′09″~109°34′06″,北纬28°04′16″~28°09′11″。东与吉信镇、筸子坪镇交界,南与千工坪镇、山江镇接壤,西与腊尔山镇、两林乡相连,北与禾库镇相邻。东西长16 km,南北宽9 km,总面积8838 hm2。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第二级阶梯向江南丘陵,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北向东南递降,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原,山地为主,丘、岗、平交错出现,境内最高海拔八公山1059.8 m,最低海拔下万溶江320 m,相对高差739.8 m。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溪河纵横,年平均气温15.9 ℃,极端最高气温达40.2 ℃,极端最低气温-12.2 ℃。1986年凤凰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区内群山绵延,沟壑纵横,气候适宜。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奇峰、怪石、幽谷、溶洞、雾海等自然胜景及民间传说不胜枚举,具有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本文根据两头羊综合科学考察和生态旅游资源专项调查资料,按照相关标准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其生态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合理开发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2 调查与评价方法

为完成两头羊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工作,科学编制两头羊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论证报告及保护区总体规划,对两头羊保护区开展了综合科学考察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专项调查工作。生态旅游资源专项调查工作以相关部门已有的成果资料[2~5]为基础,通过深入各乡镇、村寨,采取实地查看、座谈、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调查了解自然与人文背景、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束后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6]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定性评价,并采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指标》(LY/T1863-2009)[7]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8]。

3 生态旅游资源

3.1 自然景观资源

3.1.1 地文景观

以石灰岩为主的母岩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了三门洞、天星山等五条规模不一、形态各异的大峡谷,石芽、孤峰、峰丛、溶洞、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地貌景观千姿百态[9~11]。

三门洞峡谷蜿蜒曲折,峡谷长约8 km,宽约50~200 m,最窄处不足1 m。峡谷内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碳酸盐岩峰丛峰林、溶洞。峡谷内著名景点有四兄护妹峰、苗王峰、猫头岩、叭果咱石巷(号称天下第一跨[2,4])、三门洞等。

凉灯-茶山峡谷长约8 km,宽约50~300 m。万溶江流经峡谷,峡谷两岸群峰连绵,是一条集观光、攀岩、探险、山水于一体的旅游长廊。主要景点有马山观景台、狮子岩、骆驼峰、石笋岩、岩溶漏斗和落水洞等。

天星山峡谷长约3.7 km,宽约100~300 m,峡谷内著名景点有天星山、五指峰、立龟岩、狮子岩、连背峰林等。

猫岩河峡谷,长4.3 km,宽约100~300 m,著名景点有不鲁门峰林、玉瓶峰、苦难母亲峰、梳架峰、南天一柱、牛鼻岩、御座岩、恐龙爬山、老蛇出洞等。

两岔河峡谷,长5 km,宽约100~300 m,峡谷亦可见形态各异的碳酸盐岩峰丛峰林及溶洞、构造形迹,著名景点有三龟探头岩、阴极洞、阳极洞、万卷天书等。

3.1.2 水文景观

丰富的水资源和特殊的地貌,形成了瀑布、溪流、落水、深潭等多处水体景观。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有万溶江及其支流猫岩河、两岔河、茶山河、桃花溪。万溶江为武水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龙角洞东和八公山麓,在保护区内九曲十弯,蜿蜒流淌,与青山交相辉映,让人赏心悦目。叭果咱水库是一个深窄的岩溶峡谷段通过一端峡谷口筑坝而形成的水库,汇集了周围4条峡谷的地表、地下水流,水库大坝高约130 m,宽仅2~5 m,号称“世界上最窄的水库大坝”[2,4]。每到雨季,叭果咱水库周围形成“叭果咱瀑布群”奇观。三门洞峡谷深潭位于三门洞峡谷叭果咱石巷段,潭面以上岩壁高达300 m以上,潭底深不可测,潭面侧岩壁上留下了垂向的流水溶蚀沟槽,而岩壁表面上留下了水平的流水溶蚀条纹。

3.1.3 森林生物景观

两头羊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生活型多样,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常绿木质藤本、落叶木质藤本、竹类、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含腐生草本)、草质藤本和沼生水生草本等11类。保护区内次生阔叶林群落类型多样,林冠连续,物种丰富,季相明显,景观优美。最具观赏性的森林生物景观为石灰岩峡谷峭壁和山峰(石芽、孤峰、峰丛等)上分布的次生阔叶林植被景观,较低海拔峡谷段的森林建群种以青檀、杭州榆、云贵鹅耳枥、糙叶树、小花木荷、灰岩润楠、光叶槭、樟叶槭、仿栗为主,较高海拔则以香椿、岩栎、黄连木、香果树、槲栎、榉树、椤木石楠、长叶石栎、黑壳楠、黄樟等为主。

3.1.4 动物景观

两头羊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24种,隶属5纲、30目、84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1种。白头鹎、麻雀、白鹭、黑斑侧褶蛙、沼蛙、镇海林蛙、乌梢蛇、野猪、倭花鼠等为当地脊椎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也是保护区的常见物种。

3.1.5 天象景观

峡谷雾海和隆冬雪景是两头羊自然保护区常见的天象景观。每当雨后初晴,雨雾冉起,缭绕于峡谷之中、峰林之间,形成一幅幅云雾飘渺的胜景,令人无限遐想。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给千姿百态的峰林、峰柱、峡谷平添了几分神秘,临风的“玉树”,挺立的峰柱,透过冰雪,仍然会展现出绿色,就像一个翡翠的世界,宛若仙境。

3.2 人文旅游资源

两头羊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凤凰县是苗族聚居地之一。区内湘西苗族历史悠久,古老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生活习俗、民居建筑、服饰文化等独具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相互融合,互为衬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区内的山江镇、腊尔山镇是凤凰苗族风情区主要集中地[12],也是湘西黔边区苗族风情的核心保护区。土墙青瓦坡顶为苗族民居[13]的独特建筑形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传统习俗打花鼓、唱苗歌、拦门酒、边边场[12,14~17]等,苗族服饰别具一格,绣花布等苗族工艺世代传承[12,18~19]。

天星山有吴天半纪念碑,遗存了一些古战场、古堡、哨卡和无人古村落。火炉坪村建有在当地人心中产生深远影响的“为民书记”[20]郑培民事迹陈列馆和郑培民铜像。

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4.1 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指标》(LY/T1863-2009),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内容包括多样性、自然性、典型性、科学价值、利用价值、吸引度、珍稀性、组合性等8个指标[6]。依照评分标准,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得分为77分(表1)。

表1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4.2 环境质量评价

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声环境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旅游废弃物处理率、地面清洁指数等8个评价指标[6,8],按照评分细则标准评出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综合评分值为14分(表2),表明保护区环境质量优良。

表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4.3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条件包括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景点可进入性、生态旅游建设与保护、内(外)部交通、综合管理、游览设施建设、旅游安全、其他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容量、解说系统、导游员素质、生态旅行宣传材料、旅游购物、游客服务中心、当地群众参与等17项评价内容,各单项指标评分累计值满分为34分[6,8],按照评分细则,两头羊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条件评分值为13分(表3)。由于保护区管理机构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建设潜力较大。

表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4.4 生态旅游等级评定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分值按:E=M+H+L(E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值,M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值,H为保护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L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进行计算,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等级评定分值为104.5分。按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等级划分标准,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符合三级标准。区内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独具魅力,观赏性高,与自然景观相互联系、补充烘托。环境质量优良、气候宜人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两头羊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5 建议

5.1 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

目前,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为凤凰县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该单位为凤凰县林业局的二级机构(副科级),除管理本保护区外,还负责九重岩省级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该机构虽有编制14人,但实际在岗的直接管理人员仅5人,没有设置保护点,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非常弱,不能保证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建议将凤凰县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科级,并增加相应人员编制,强化人员管理。为配合生态旅游的开展,两头羊保护区至少应设立两个管理站和3、4个管护点,并落实管理人员。

5.2 编制生态旅游专项规划

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完成后,应立即编制新的保护区总体规划。为了能更好地指导生态旅游项目的实施,要按照有关管理办法,编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

5.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进出保护区的主要公路有2条,道路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相对较好,但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各景点之间交通不便,不利于游览线路组织,因此要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等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游步道、观景平台、解说系统、停车场及相关接待设施的建设。

5.4 科学合理设置游览线路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不得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生态旅游等经营活动。因此要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状况,合理地设置游览线路,让游客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5.5 强化社区共建,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区对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存在较大的矛盾。一方面,保护区要与社区签订联保共管协议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区内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并按要求落实相关补偿;另一方面,要让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在护林护火工作方面,多选派有声望的生态护林员进行巡山护林;在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尽量安排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生态旅游方面,要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深度参与,使当地居民能从保护区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中得到实惠,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保护区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峡谷里的悄悄话
峡谷阴谋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