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研究
——以乌鲁木齐文创路段为例

2022-07-02郑妮娜穆洪洲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铁轨景观铁路

郑妮娜,穆洪洲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1 引言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首个试点城市海南省三亚市的实施效果显著,各城市接连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2017年7月份乌鲁木齐市被住建部列为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1]。文创路段铁路废弃地是郊区城市化的历史遗留问题,废弃铁路虽然对城市面貌和周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但铁路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代表着铁路文化和铁路精神,不宜将其简单化拆除从城市中抹去。除此之外,在对废弃铁路进行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应尊重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城市的发展规律,加强对工业遗产资源和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免在改造建设过程中对废弃地周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2 文创路废弃铁路概况

2.1 现状分析

六道湾铁路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全线纵贯新市区、米东区和水磨沟区等3个区域,总长9.93 km,建于1964年,为乌鲁木齐运煤专线。1976年,从自治区地方铁路转移到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成为国有铁路的一个分支[2]。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六道湾铁路的部分已经被拆除,成为间断的铁路线性空间,文创路废弃铁路是其中一段,总长大约1.3 km,跨越鲤鱼山北路、河北东路、河滩北路等3条城市道路,东面为锦绣山河小区和城市公园,西面为新市区人民政府和新疆丝路中心及居民小区,铁路前段顺应城市道路之势,后段横跨鲤鱼山北路和河滩快速路(图1)。

2.2 设计原则

2.2.1 生态优先原则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遵从两种生态理念:一个是生态恢复和原场地的完善设计,另一个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干扰的生态补偿设计[3]。设计过程中首先是保留原有场地的现存植物,维持原有生态系统,其次针对性地增加本土植物,从而丰富植物群落。通过植物种植达到场地的生态修复,前期使用耐污染的植物净化土壤,丰富土壤营养度,后期景观塑造过程中使用具有观赏性强的本土植物,注重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搭配,丰富植物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2.2 场所精神保护原则

中国铁路代表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历史发展,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铁路代表了城市发展变迁中的历史文脉,此外,城市居民对于工业遗产具有文化归属感,这就是“场所精神”的概念和含义[4]。场所精神的营造主要通过保留原有铁路设施和场地文化景观再创作等两种方式。结合以上两种营造途径,在保留原场地废弃铁路的基础上,进行场地文化景观再创作,使代表着“旧”的废弃铁路和代表着“新”的文化景观再创作相结合,既能节约工程成本,还能将场地文化加以延续。这种保留场地文化内涵,加强场地文化性和标识性的设计,能够唤起城市居民的文化记忆,更好地传承铁路文化。

2.2.3 以人为本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中以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为设计依据,在有限的线性空间中设计特色功能空间,设置符合人行为习惯的交通道路、休憩座椅和观赏景观,为人们提供停留空间,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建设舒适的可游可憩的线性公共绿色空间。

3 文创路废弃铁路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现存问题

经过现场踏勘调研,文创路铁路废弃地的现存问题可以归纳为工业遗产资源浪费、景观生态破环严重以及空间组织单一3个方面。

3.1.1 工业遗产资源浪费

由于乌鲁木齐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原本处于郊外的铁路也被纳入城市区域,同时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六道湾煤矿倒闭,六道湾运煤专线也因此被废弃,造成了工业遗产资源的浪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部分铁路铁轨被拆除,造成文创路铁路已经不再具有连贯性,如何对废弃铁轨再利用是设计过程中需要直面的难题。将其完全拆除则经济成本耗费高,对周边生态群落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磨灭了场地的历史文化性,无法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部分铁轨经过长时间的废弃,已经没入土地中,而且留于地表上的铁轨观赏价值低,如果仅仅是将其单纯简单保留而不做任何处理则难以融入后期改造设计,影响景观观赏性和场地舒适度(图2)。

3.1.2 景观生态破坏严重

场地现状东侧为居住区建筑施工地,所以铁轨表面散落建筑施工垃圾;场地一角摆放着垃圾箱,天气炎热时散发食物腐败的难闻气味;现有土壤干旱,部分铁轨里遍地乱石,周围仅有零星乔木及少许大灌木和地被植物,天气炎热情况下无处庇荫,且文创路铁路直线距离横跨多个区域,植物种植管理后期维护复杂且困难(图3)。

图3 铁轨内建筑施工垃圾

3.1.3 空间组织单一

一方面,铁路是具有狭长特性的线型空间,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在后期设计中容易出现设计元素单一,空间变化不够强烈易造成人们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因为场地范围跨度较大,城市化进程中被拆除的铁路破坏了其连贯性,导致设计整体性弱,空间导向碎片化。

3.2 解决策略

根据上述现状现存问题,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场所精神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下为解决策略具体的实施内容。

3.2.1 景观遗产再利用

新时代的城市废弃地治理与改造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5]。因此对原场地的废弃铁路设施进行再次利用,不仅节约了工业资源,还控制了经济成本,借鉴纽约高线公园的“植-筑”设计方法,让原有设施和植物结合,打造自然再生的工业小品景观[6]。

对废弃铁轨进行设计再利用,结合植物配置,保留原有风貌的同时,促进了生态修复。废弃铁轨可采用3种方式设计:一是对部分的铁轨做简单处理,以铁轨为种植池,轨内种植季节性草花,轨外结合丰富的地面铺装设计,形成具有现代观赏性的景观;二是轨内设置可行走的人行道,道路两侧种植植物草花,使人们可以进入铁轨内近距离欣赏景观,提升公众参与性,增加景观趣味性;三是保留碎石和铁轨,结合植物种植,设计含有火车元素的小品座椅,为行人提供休憩设施,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图4)。改造后的铁路废弃地为城市新用地,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绿色空间,满足人们公众交流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唤起人们对城市铁路的记忆,宣扬铁路文化和铁路精神,具有科普教育的意义。

图4 铁轨再生方案示意

3.2.2 景观生态再修复

生态修复既是对生态系统各结构和成分的恢复,也是对其整体功能和质量的提升[7]。由于原场地上遍地乱石和建筑垃圾,植被稀疏,原有的生态结构体系破坏严重,导致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严重退化,丧失了环境自我更新的能力。修复方案主要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保绿,即保留场地现存植物,如杨树和白蜡,维护现有的生态系统;其次引绿,引入其他植物丰富植物群落。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如高接金叶榆、红叶海棠、大叶白蜡、新疆杨、红叶复叶槭、银杏、山桃等,灌木有重瓣榆叶梅、水蜡、紫丁香、珍珠梅等,地被以德国鸢尾、秋英、天人菊、田旋花、混播草坪为主,经过这一系列过程,能够充分将废弃地的绿色空间和周边环境的绿色空间进行渗透和连接,从而促进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最后是还绿,经过保绿和引绿两个阶段,将受到过污染的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使场地的生态系统进而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充分利用城市废弃空间,恢复城市土地的生态功能(表1)。

3.2.3 空间组织再设计

针对铁路空间的狭长特性,对平坦场地的空间结构进行再设计,通过竖向设计丰富地形,增加空间功能的多元化和空间的纵向分层,有效提升空间的多样性。全区以折线园路贯通南北,从北到南依次划分为台地休闲区、林下散步区、集散活动区和运动健身区等4个功能区。台地休闲区设置三阶台阶抬高地面,增加地形高差,丰富游览路线,配植乔木形成树池休闲广场,满足人们休憩游赏的需求;林下散步区配植灌木花卉和大乔木,形成绿色自然空间,为人们提供安静休闲的活动区域;集散活动区的中心是以彩叶树为主的种植池,为人们增加交流互动的共享空间,同时也突出了该区域入口的标识性,便利人们进行集散活动;运动健身区设置在最南边,临近南面入口,设置健身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区内多采用树池种植形式,不仅增加了道路林荫面积,还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满足了周边居民夏天避暑乘凉的需求,同时在视觉上扩大了空间的延伸性(图5)。

表1 植物配置

图5 文创路平面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运用相应设计原理,结合植物修复的功能,基于生态修复的视角,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场所精神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保护场地原有铁路资源,并进行场地文化景观再创作,不仅能唤起城市居民对废弃铁路的历史记忆,还能增加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城市活力。

文创路废弃铁路的改造以生态修复和场地文化景观再创作为设计要点,将被遗弃的铁路空间打造成为一个可以自我维持并不断完善的自然景观。改造后的文创路废弃铁路空间将与京疆路的铁路主题公园和河滩北路的公园连接成完整的城市绿地,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绿色空间和基础休闲设施,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4.2 讨论

通过对国内外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研究,对文创路铁路废弃地进行合理的再生设计,可以带来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价值。

4.2.1 社会价值

文创路铁路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改造设计可以将周边的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以及铁路工业遗产等串联起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绿色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不同户外运动需求,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和城市整体幸福指数,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社会价值,使城市发展得以健康的发展。

4.2.2 经济价值

一方面,对场地现有的废弃铁轨进行再利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节约投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景观更新改造后,能够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游玩,有效带动周边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激活周边的经济消费和提升周围区域的经济价值。

4.2.3 文化价值

铁路代表着我国的铁路文化和铁路精神,一方面,保留原场地的铁路设施,不仅增强了场地的文化属性,能更好地唤起居民对铁路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文化景观的再创作保护了文创路铁路废弃地的场所精神,为人们提供了对城市历史发展的回忆空间,增强了地区的文化底蕴。

4.2.4 生态价值

文创路铁路废弃地的景观更新将周边绿地连接成一个更完整的景观绿地系统,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够丰富废弃地区域的生物物种种类,还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另外植物群落的丰富也促进了碳循环,植物覆盖率的提高改善了空气质量,能够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对文创路铁路废弃地进行景观更新改造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形成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和谐的局面,为该类城市用地发展提供一种思考途径,有助于深化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研究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现今我国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面临相关法规不完善、社会公众关注度欠缺、资金投入少、再生技术不够完善和相关领域不能合作协调等问题。但如果将国外改造模式完全照搬到中国来,也并不完全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适合我国的相关设计理念和手法,再根据我国废弃地实际状况和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形,总结整理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模式。

猜你喜欢

铁轨景观铁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缺少的一段铁轨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铁轨接口处为什么有缝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