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树名木相关知识

2022-07-02贺勇

林业与生态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树名构筑物古树

贺勇

《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当古树名木遭受有害生物侵害、自然损害、人为损害以及其他生长异常情况时,相关责任人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那么如何判断古树名木生长是否异常,古树名木生长衰弱濒危的原因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古树名木生长势判定

正常。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95% 以上;枝条生长正常、新梢数量多,无枯枝枯梢;树干基本完好,无坏死。满足以上全部特征的,生长势级别定为正常。

衰弱。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50 ~ 95%;枝条少量枯死;树干局部有损伤或少量坏死。出现以上特征之一或多个特征的,生长势级别定为衰弱。

濒危。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50% 以下;枝条枯死较多;树干大部分坏死,干朽或成空洞。出现以上特征之一或多个特征的,生长势级别定为濒危。

死亡。无正常叶片;枝条枯死,无新梢或萌条;树干枯死;树根枯死或地上部分枯死一年以上且无新梢萌发。出现以上全部特征的,生长势级别定为死亡。

生境等级判定

生境范围:生境分核心生境和缓冲生境。核心生境为树冠垂直投影所覆盖范围;缓冲生境为树冠垂直投影边缘向外延伸5 米。

良好。核心生境:地上、地下無建筑物或构筑物,无非通透性硬化地面、道路、管网,无挖坑取土、采石取沙、非保护性填土;地表无土壤侵蚀;土壤地下水位未发生变化;无明火、无污染、无杂物。缓冲生境:地上、地下无建筑物或构筑物,无非通透性硬化通车道路,无经常性倾倒污水垃圾,无堆放或倾倒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品。

差。核心生境:地上、地下有小体量建筑物或构筑物,有非通透性小体量硬化地面、道路(非行车)、管网;地表土壤轻微侵蚀;土壤地下水位变化轻微,对树木生长影响不大;短暂排放废水废物废气,临时堆放、倾倒杂物等,对树木生长影响较小,易排除。缓冲生境:地上、地下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有非通透性硬化公路。

极差。核心生境:地上、地下有大范围建筑物或构筑物,有非通透性大体量硬化地面、管网和非通透性行车道路;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土壤地下水位发生明显变化,对树木生长有较大影响;排放有毒废水废物废气或堆放有毒有害物等,时有明火,影响和威胁树木生长,不易排除。缓冲生境:地上、地下有大型基础建设和采石采土取沙等项目正在施工,威胁树木生长。

古树名木濒危衰弱的主要原因

生境恶化。一是水分失衡。由于水环境失衡,树体古树名木相关知识文/贺 勇科技长廊35科技长廊林业与生态缺水,出现生理干旱,直接影响树叶光合作用和营养的输送与代谢。缺水严重时,树体呈现焦叶、落叶、枯梢、死杈。因生长势转弱还会引起病虫害,致使树体濒危死亡。二是土壤氧气不足。水泥或沥青硬化、地面铺装、裸地土壤密实板结、水湿土壤、地面填土、砌树盘、密植草皮等会导致土壤氧气不足,影响树木根系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因氧气不足,树木根系细胞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不完全,产生有机酸等有害代谢物,会导致树木烂根。其中,因地面铺装或硬化而隔绝土壤氧气的情况最多,裸地土壤紧密多发生在宅旁、路旁、公园、寺庙等处,水湿土壤多发生在因人为改变地貌而导致排水不畅的地方,地面填土多因施工填埋或囤埋保护方法错误所致。三是土壤营养匮乏。在树体生境范围修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砌路基、墙基等,阻隔、切断了土壤水肥物质供给,缩小了营养吸收面积,减少了树叶等自身代谢物循环利用,造成土壤营养匮乏。四是光照及温度变化。修建的建筑物、广场、道路等致使树木原来的光照、温度等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土壤冻结期延长、光照不足、偏冠、枝条生理性干旱、表层土高温烧根等问题,致使树体衰弱。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程度超过树木生态阈值会导致树木出现生理、生化中毒反应,呈焦叶、枯枝等症状。工业、生活污水侵入会毒害古树根系,导致地下烂根、死根,地上枯枝、焦叶、落叶。建筑、道路施工垃圾会引起土壤变性,酸碱度改变,降低水肥含量,腐蚀、毒害古树根系。

生物危害。一是病虫危害。病害主要是一些生理性病害和真菌、细菌危害,其严重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导致树木衰弱。虫害主要是指害虫的刺吸、蚕食、蛀食等,导致树体营养流失或输导组织破坏,使树木加速衰弱。二是植物竞争。主要是人工草坪、杂木的竞争。一些地方从景观角度出发,在古树周围密植草皮,特别是冷季型草坪,在地表形成交织紧密的草根层,会影响到古树根系呼吸,并干扰古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一些地方在草坪铺植时,人为填土形成垫土层,又为维护草坪而频繁喷灌,使垫土层与原土层中间形成积水层,严重影响古树根系呼吸。一些地方在古树周围密植灌木,挤压古树生存空间,导致古树衰弱。三是生物侵害。主要是紫藤、常春油麻藤、崖豆藤、扶芳藤、猕猴桃、珍珠莲、蔷薇类等大型藤本植物生长在古树名木树冠之上,超过树木承载能力,影响树木光合作用;槲寄生、莬丝子、无根藤等大型寄生植物吸取营养物质绞杀古树名木;啮齿类、蛇类等动物掘土打洞,啃食古树名木树皮,致使古树名木生长势减弱。

人为伤害。一是建设施工伤害。施工环境中保留下来的古树,一些因避让保护措施不力,大量根系被切断,生境状况恶化,导致古树衰弱;施工中移植的古树,大多因伤根、截冠、断枝及生境改变而长势衰弱,相当一部分在5 年左右死亡,真正恢复生机一般需10 年以上,最终存活保留下来的不超过30%。二是私搭乱建伤害。一些古树生境范围内私搭乱建临时用房、杂屋房等,侵占了古树的生存空间;有的甚至将古树作为支撑物,杂物、垃圾堆放地,污水倾倒地,废气排放地等,致使古树衰弱。三是违法行为伤害。一些古树因利益问题,被人为环剥树皮、硫酸灌根、汽油火烧、机油注入等违法行为残害,造成古树濒危死亡。还有人违法移植、砍伐古树,造成资源灭失。

自然灾害。干旱、雷电、山火、冰雪、洪涝、滑坡、泥石流、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古树名木树体劈裂、折断、倒伏,甚至连根拔起。

猜你喜欢

古树名构筑物古树
我省6 株古树、4 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贵州特色古树名木分布示意图
古树炼成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直销企业如何构筑物流竞争力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
昆明的古树名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