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拍卖谈黄宾虹绘画的变革

2022-06-30耿明萌王健

书画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用墨黄宾虹山水画

文_耿明萌 王健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内容提要:黄宾虹是20世纪最为卓越的画家之一,其在绘画上的开创性成就代表了时代的高度,但由于其作品的超前性,艺术价值在其逝后多年方逐渐为世所认可,在拍卖市场上的不俗表现也是充分的印证。黄宾虹的作品,来源于传统,更来源于时代,早年的革命经历、编辑生涯等都为其成就提供了基础。本文从市场拍卖入手,对黄宾虹画风的形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黄宾虹生前曾说过:“姚惜抱之论诗文,必其人五十年后,方有真评,以一时之恩怨而毁誉随之者,实不足凭。至五十年后,私交泯灭,论古者莫不实事求是,无少回护。唯画亦然。其一时之名利不足喜者此也。”对于黄宾虹的这一番话,可以从以下个角度予以阐释:一是黄宾虹对千秋之名与时誉的考量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另外一点就是黄宾虹对自己绘画的艺术价值及超前意识有着充足的信心。当前的“黄宾虹热”,透过拍卖市场可以窥见其中的端倪。(表1)

表1 历年黄宾虹绘画拍卖前十概况[2]

在2021年度近现代书画艺术家拍卖成交榜前十名中,因拍卖市场的整体不景气以及名人字画热度消减等,黄宾虹尚排名第六,上拍194件成交138件,成交额高达3.1895亿。黄宾虹去世后,夫人宋若婴及子女秉承其遗志,将其遗作、遗物全部捐献国家(浙江省博物馆),所以黄宾虹画作在民间的存世量不会太大,拍卖市场中难免存在赝品。的确,从表面上来看,黄宾虹山水画的繁荣印证了他自己的言论,在黄宾虹去世60多年后还有如此热度,可以说是没有枉费忘年交傅雷的一番苦心。迄今为止,在中国嘉德2017春“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拍卖会上以3.45亿元成交的黄宾虹绝笔名画《黄山汤口》仍是其拍卖的最高纪录,单(组)件作品价格位列第三。对黄宾虹作品尤其是《黄山汤口》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黄宾虹作品的升值幅度,在2011年春季北京翰海拍卖前的拍卖价格是4772.5万元,6年时间涨了近3亿元,升值空间是任何投资所无法比拟的;另外一方面则考虑黄宾虹绘画如何由寂寞转向当今备受关注的相关因素,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黄宾虹的画,之所以由冷寂到今天如火如荼,归根结底,缘于其绘画创作技法的难度、意境的高远,以及其艺术风格的历史开创性、超前性。黄宾虹的绘画有如此成就,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变革角度分析。

一、对西方艺术尤其是印象派绘画的借鉴

李霖灿先生在《中国美术史讲座》一书中,将中国山水画分为黄金、白银、青铜、白铁四个时代,并将山水画最终定格在了明代。在“白铁”时代之后,黄宾虹将山水画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并影响了李可染等人。在李可染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厚重的面貌还是对光影效果的借鉴、运用,其都受到了黄宾虹的影响。对黄宾虹山水画,需要从时代的独创性以及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来进行评价。黄宾虹所处的时代,恰是西学东渐的年代,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借助西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都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主流思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指出:“盖天下世变既成,人心趋变,以变为主,则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而书亦其一端也。”

在时代的大潮中,黄宾虹早年从事革命,且1907年后居当时中西文化交会的中心上海30余年,他在报社、书局、教育部门任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绘画有所研究。1918年,他曾撰写《新画训》,介绍自两河流域文明起源到20世纪初法国“野兽派”等西方美术史的内容。1928年,黄宾虹在写给苏乾英的信中说:“画无中西之分,有笔有墨,纯任自然,由形似进于神似,即西法之印象抽象……”黄宾虹对西方艺术有着全面的了解,晚年变法可以说与西方“印象派”不无关系,或许正是体会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相通之处,方才有后来深秀厚重的自家面貌。黄宾虹是典型的本土主义者,他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本土性,他所处的是西学东渐的时代,他与英国史德匿,美国德里斯珂,法国马古烈、伯希和、也孔德,意大利沙龙,瑞典喜龙仁等的交流,使其不可能完全跳出时代而纯粹地从事传统绘画。在中国画已程式化的大背景前提下,徐悲鸿、林风眠等不约而同地从西方绘画的角度寻找国画的突破口。应该讲,和徐悲鸿、林风眠等相比,黄宾虹最为巧妙地将西方绘画的某些元素融入其绘画创作,无论是表象还是内核,黄宾虹的绘画都保持了传统、文人属性,西方的影子几不可目见而现实存在。

二、墨法的突破

黄宾虹在绘画上的另外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用墨。他年轻时曾参与制墨,一生痴于书画,并总结出了用墨的“七墨”说,即浓墨、淡墨、破墨、泼墨、渍墨、焦墨、宿墨。对于这七种用墨的方法,古人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或阐释,北宋郭熙《林泉高致》记载:“运墨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而取青黛杂墨水而用之。”黄宾虹在古人对墨精巧、熟练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革、深化。多数人虽会偶然使用宿墨,但一般持排斥态度,钱松喦曾强调:“宿墨不可用,有人画山水使用宿墨,宿墨究竟无光彩,易污画面,因此用墨必须新鲜。”廖静文回忆徐悲鸿从不用盒装墨汁和宿墨作画,黄宾虹正是把别人不敢用、不会用的墨法熟练地运用到其绘画中来,取得了突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黄宾虹的用墨就是对水的应用。水与墨的交融绝非浓墨点水、湿笔蘸墨那么简单,实际上是他长期以来对水、墨关系的感悟和体会。一笔蘸墨是多少,点多大量的水,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黄宾虹了然在胸。而这几乎无法科学地计量,纯粹就是一种感觉。就像中国菜谱一样,告诉你油、盐、酱、醋各少许,厨师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炼与积累,靠直觉才可以掌握得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黄宾虹晚年近乎失明的情况下还能画出一大批水墨淋漓的杰作,凭借的纯粹是他长期以来对水、墨的一种感悟。他将水、墨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水、墨应用的新境界。

三、对碑派书法用笔的延续与深化

从黄宾虹的从艺历程来看,他的绘画、书法初入手并未师从所谓的名师大家,“学书贵真有得,非徒宗派之高,遂足抺蔑一切也”。黄宾虹6岁师从萧山画师倪逸甫习画,延请李灼先、李咏棠兄弟教授诗文、书画……1887年,黄宾虹至扬州从郑珊习山水,从陈崇光习花鸟。无论是李灼先、李咏棠兄弟还是郑珊、陈崇光等,都难以称得上是大家。黄宾虹凭借师从诸位先生打下的基础以及自身的努力,乘时代之风,而成就了自己。

黄宾虹的绘画在短短60年里有如此高的价格,收藏圈有另外一种阐释,认为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黄宾虹的艺术价值,鉴赏对象从雅俗共赏的任伯年、齐白石等转向大雅的黄宾虹。实际上,黄宾虹的作品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大批的学黄者也少有得其精髓者。黄宾虹的绘画,估计以后也难以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的艺术价值即便是在绘画界、书法界也未必能够被完全认识到。要不怎么会在绘画界出现“黄宾虹的书法我不敢恭维”“黄宾虹的绘画是只垃圾桶”等奇怪论调?黄宾虹今天声名大振,也主要是少数占据美术界重要位置且懂黄宾虹绘画者振臂高呼,大家应而从之的结果。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黄宾虹的作品,期望大家能够真正找到其高明之所在。

猜你喜欢

用墨黄宾虹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乘兴看山多
——黄宾虹纪游山水展(上期)
微思考
黄宾虹的佳作
黄宾虹的佳作
黄宾虹山水画技法探微
从画家书法谈对书法墨法的理解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