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琢玉:基于“优势教育”理念的美育校本课程建构与实施

2022-06-30张瑜葛根塔娜来宾

关键词:校本课程美育

张瑜 葛根塔娜 来宾

摘    要:美育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分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个性需求。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将美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并基于“优势教育”理念构建美育校本课程。学校克服场地有限、师资不足、教育专项经费紧张、学生和家长对美育功能认识不足等困难,带领广大教师深入研讨,积极应对问题,寻找突破口,在美育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关键词:美育;校本课程;“优势教育”

美育是审美与美感的教育,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灵魂,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教育。当前,美育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教育主题,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以下简称“玉渊潭中学”)将美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并极力探索高质量发展美育工作的科学路径。自2009年研发校本课程以来,玉渊潭中学从简单的课程开发,到多门类课程并行,再到以课题、项目引领课程建设的研究,先后开设了百余门校本课程,并在不斷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多维度、立体化校本课程体系。学校的美育校本课程也正经历着由无到有、由有至优的蜕变。

一、学校美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概况及成果

美育课程是新时代学校推进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美育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分支,在对全员进行美育的基础上,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个性需求,有效助推学生的能力提升。玉渊潭中学的美育课程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用美温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数十门形式、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动静兼具,传统与现代并融,充分满足了学生对“美”的追求。作为传统美育校本课程,书法、剪纸、朗诵、健美操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近几年来,学校新开设的古筝、舞龙、皮影、曲艺等课程也都深受学生欢迎。为了保障美育校本课程有序、有效、高质量推进,学校在占地仅为23亩的校园里,修建了“墨玉轩”、“剪艺坊”、“书画园”、“民乐阁”、管乐厅、舞蹈厅、创意设计室等10余间专业教室,并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开辟了艺术长廊、艺术展厅、橱窗和三个多功能演艺厅等区域。学校还在各场地的设计上融入浓郁的文化特色,可谓一室一特色、一处一美景。学生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手中的画笔剪刀、一串串音符、一个个动作,描绘美、展现美。学校每年都会举办20余场个人或集体作品展、新年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参与学生多达数百人。学习舞蹈、话剧、合唱、花式篮球等课程的学生,在国家、市、区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有上千人次获奖)。学生们都学在其中、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为了深入开展美育研究、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学科教研,组织、申报了美育课题。剪纸教师紧随国家形势,于2020年3月,作为“中小学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参与了“基于美育共同体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研究”。书法教师成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美育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群体课题核心组的成员。语文教师通过“运用戏剧性教学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语文素养及德情目标的养成”课题,研究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论中学书法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以艺育德,以德促艺——以音乐课〈青春舞曲〉为例浅谈德育如何融入教学》《用餐与开阔眼界》《用艺术润泽生命》等论文获奖或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

软、硬件齐备是学校美育工作在平稳中上升的重大支撑。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北京市中小学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海淀区首批新品牌学校,被社会誉为特色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学生成长最具幸福感的品牌中学,并被授予了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实验基地、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学校等。

二、基于“优势教育”理念的美育校本课程建构

“优势教育”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专家于20世纪提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个体优势,通过某方面的优势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名学生的优势潜能”。玉渊潭中学基于“优势教育”理念,从兴趣、爱好、特长入手,引导学生挖掘自身优势,帮助学生把优势作为自身强项,并通过学习使其得以更好发挥。学生在发展优势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的教育方式也由发现短板、补齐短板向发挥长项、带动短板转变,引导学生用内驱力影响自身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美育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本校教师的专业和特长,以及优质丰富的社会资源,学校建立了美育校本课程资源库。资源库主要分为艺术修养、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和体育运动四大类,共几十门课程,学校通过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其进行有效增容(详见图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日益成长的需求,美育校本课程的种类还在不断扩充,课程内容也在持续优化。

(二)美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校要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实际才能,为其提供多元的成才环境,让学生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选择空间,并通过扬长补短,形成发现、发挥、发展自身优势的自主发展动力。

1.“求器琢玉”——发现优势

“求器琢玉”是“优势教育”的基础。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会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性格特点等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当年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进而在美育校本课程资源库中策划该年级专属的课程套餐。在学生选课前,开发各门课程的教师通过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课程,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目标和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课程。策划的美育校本课程套餐要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选课实效性的同时,努力达到课程配置效益的最大化。271D8804-3DCF-4426-85CC-975603B41CC1

2.“汲智务渊”——发挥优势

“汲智务渊”是“优势教育”的过程。学校仅有美育专职教师6人,不足初中教师总人数的1/10。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解决美育专职教师师资紧张的问题,学校找准校本课程与教师专长的最佳契合点,成立了一支“专”业的美育校本课程教师团队。该团队由学校专职教师、专长教师和校外特聘教师组成。语文教师可开设话剧课程、朗诵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可开设摄影课程……校本课程成为延伸教师知识领域、发挥特长的平台,在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引导师生实现优势发挥的最强化。

3.“其深如潭”——发展优势

“其深如潭”是“优势教育”的升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为其搭建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的平台,使学生逐渐具备寻找美、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并在传递美的过程中坚定理想、树立自信,进一步发展自身优势,进而提升综合素养。很多学生以此明确了自身发展方向。比如,美术班的学生选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美术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等专业学校继续深造,并将兴趣爱好转变成自身未來的职业追求。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性发展的最优化。

(三)美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

为了更好地优化和完善美育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素养,学校初步建立了美育校本课程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将评价主要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是由学校课程管理部门与选择该课程的学生依据教师上课过程、结课材料、课程成果等,从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和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结课后,学校对课程给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的评定。学生学习评价是依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订学校美育课程评价细则,并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遵循美育规律,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评价内容详见图2。

综上所述,教师评价考察了教师的教。它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完善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而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培养学生专一而稳定的志趣。学校从学生学习成果入手,结合各课程的特点,通过表演、展览、比赛、交流等多种呈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领学生以自身擅长的方式表达美,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氛围。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皆作为第二学期是否继续开设该课程的依据,对学校的美育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基于美育校本课程的学校美育工作实践探索

玉渊潭中学作为北京市中心的胡同学校,在美育工作过程中存在场地有限、师资不足、教育专项经费紧张等困难,也存在学生和家长对美育功能认识不足等问题,给学校美育工作带来了诸多考验。学校带领广大教师深入研讨,积极应对问题,寻找突破口,在美育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以保障学校美育工作的科学推进和高质量发展。以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为例,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努力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美育的基石和营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一)课程引领发现美

课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主阵地,玉渊潭中学的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美育课程,促使学生掌握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1.教师自主开发课程

学校的一位美术教师自幼喜欢剪纸,所以研究开发了剪纸课程。学生从剪简单的团花入手,到最终独立创作人物、风景、建筑类作品,既提升了技法,又培养了审美力和创造力。学校毗邻长安街,与中华世纪坛和军事博物馆相邻,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完成了《军事博物馆》和《中华世纪坛》巨幅剪纸作品,其中《中华世纪坛》被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永久馆藏。

2.引进优质社会资源

为了丰富美育校本课程内容,让学生更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依托社会资源,聘请民间老艺术家和中央戏曲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艺术家走进校园,开设花毽、皮影、曲艺、戏曲、舞龙、高跷等传统文化类课程。学生可以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3.依托浓厚的地域特色

学校充分利用首都文化底蕴和教育资源,开设了走进博物馆、皇家园林等课程,不同年级有不同主题。在参观游览中,学生身临其境地触碰美,从艺术、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感受美;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理解美的精神内涵,提升审美素养,理解美在生活中的意义,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

(二)实践活动创造美

写春联、剪窗花、画年画是学校师生迎接春节的传统项目,学生将自己亲手描绘的祝福送到社区空巢老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手中,为他们带去温暖。清明节,学生手绘风筝了解习俗,制作青团品味传统;中秋节,师生做灯笼、画兔爷,手持月饼共邀月。

在与国外友好校的互访交流中,学生担任了小老师,向外国友人讲授剪纸、书法、国画、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巧,介绍它们的创作技巧,并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这也是学校美育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它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学生打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拥有优秀品格、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的时代青年。

(三)协同创新升华美

利用美育校本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之间形成联动,以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学校一直思考的问题。学科融合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深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初中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素材,结合现代歌曲《知否知否》,利用民族乐器进行演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古诗词韵律与音乐节奏、音调之间的和谐之美,也增进了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的了解,让他们学会尊重传统音乐艺术,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271D8804-3DCF-4426-85CC-975603B41CC1

在“科技嘉年华”活动中,机器臂与学生同台竞技书写书法,展现了科技与人类的较量,体现了科技与传统的融合之美;在校本课程的课堂上,学生运用掐丝珐琅的工艺制作“雪容融”,展现了传统与时代的碰撞,营造了工艺与生活的融合之美;中秋民乐音乐会,学生用中国结和剪纸作品装点表演大厅,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现场书写书法的学生伴随着古筝优美的乐曲,台上、台下遥相呼应,更是展现了传统文化课程间的碰撞,体现了不同传统文化课程的完美交融。美育无处不在,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经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四)校园文化辐射美

学校从规划校园大环境美育布局、强化专业教室文化氛围、细化年级楼道有序布置着手,以“美”的理念规划建筑物的外观形状、颜色,以艺术手段营造“美”的环境氛围;教学楼、图书馆、校史馆、操场、绿化等设施,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墨玉轩”“剪艺坊”等专业教室诗意的名字和布置,突出了课程特色;艺术展厅、长廊、橱窗,年级、班级文化墙,到处展示着学生的创作成果;学生集体创作的巨幅《母校》剪纸作品,更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学生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塑造品格,在艺术修养课程中完善人格,在科技实践课程中提升创造力,在体育运动课程中感知美的无处不在……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美,在校园环境中感受美,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美。学校的艺术、科技、体育类课程也都有自身的课程实施路径,并各具特色。美育校本课程建设,引领了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四、家校共育,互促成长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子女审美意识的形成起到启蒙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孕育美育的摇篮,学校则是滋养美育的沃土。学校美育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全面育人;而家庭美育是家长身体力行对子女进行教育以及更加针对性的培养,是学校美育的延续和升华。两者在育人方式和发挥作用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家庭与学校要达成美育共识,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协同推进美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校努力转变家长的固守思想,提升家长正确的美育观念。每年的开学典礼、传统节日,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生活动。这既便于家长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的美育,又便于学校了解家长对美育的诉求和期望,从而让家长的支持与理解成为学校推进美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校刊等媒介宣传美育工作,仅2021年一年,学校微信公众号就推送了30篇学校美育工作实录,让家长了解学校美育工作,以此拓宽学校育人渠道,增强家校互信。调研发现,很多家长对传统文化也非常有兴趣,教师就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学习,丰富家庭间的交流,让学校

与家庭美育相互依存、相互带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吸收、理解和运用课堂知识,从而真正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家长只有对学校美育工作了解得更多,才能真正认可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271D8804-3DCF-4426-85CC-975603B41CC1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美育教师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