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2022-06-29姚瑶李林轩段思帆

消费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战略文献农村

姚瑶 李林轩 段思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目前农村经济基础差、发展速度慢,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因此我国在2018年五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此同时,在该会议上提出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三十六章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落实各方责任、完善相关评估考核机制。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审核也十分重视。2020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如何有效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乡村治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选取了中国知网2017年至2021年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软件,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主题=“乡村振兴”、“经济”;时间跨度=“从2017年到2021年”为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共检索得到 3721篇期刊论文(检索日期为2017年11月05日至2021年10月21日),经过筛选掉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期刊后得到3066篇文献。

二、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文献分析

由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为2017年,因此2017年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显然是从战略目标的宏观层面或者扶贫成果较显著的地区进行拓展说明。在2017年发表的16篇文献里,以边疆(中国财政,2017)、河南(陈天富,2017)、广西(梁君等,2017)为典型进行分析说明,其中陈天富以河南的旅游产业为聚焦点进行研究,这无疑承接了扶贫成果,而梁君等人的研究则是从广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为出发点,主要说明了广西的发展状况。另外,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还从另一方面开展,邹力行(2017)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实施方面,从而说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举措。

2018年和2019年作为相关研究的迅速增长之年,与2017年不同的是,2018年主要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9年则是对2017年相关主题的深化研究。陈晓莉等(2018)说明了由于城镇化乡村人才大量流失,乡村振兴只靠农村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因此城乡融合成为了必然选择;同时刘基余等(2018)通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做出的贡献以及城市给乡村带来的有害影响说明了要通过城市需要创造乡村发展。王俊(2019)提出需从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重视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破乡村治理的旧格局,发展非农业的产业等方面打造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建设新路径。耿羽(2019)研究分析了习近平在集体经济方面所提出的观点,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以更好地守护农民的财产和应有的权力,规范农村在监督管理机制以服务于乡村的和谐发展。王云华(2019)提出生态农业的内生与外生循环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生态农业能从供给出发,改善农业供给侧面临的困难,其内外生循环能帮助农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间的融合。

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在2020年和2021年各方面都趋于成熟。一方面,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方面区域细致化,蔡建刚等人(2020)从乡村旅游出发,推动乡村振兴,认为乡村旅游存在获益对象不明确等问题,与乡村振兴的目标相背离,提出需从明确利益分配、识别特色化服务和产品以完善乡村旅游的发展机制。姜长云(2020)从农村产业的角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从地位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激励龙头企业的发展,先部分后整体,从而带动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袁方成(2020)认为农业农村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应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避免农村土地大量供向城市的现象,从土地资源的配置到权利和制度的转变完善,扭转农村土地面临被分割的局面,激发农村土地的活力。岳国芳(2020)提出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拥有近乎相同的目标,但两者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扶持对象识别困难、连贯度不流畅等问题,需改善两者间的衔接机制。徐淑红(2020)选取了2001-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是U型关系。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早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负面效应;在发展的后期呈现出促进作用。张和清等(2020)通过举例西南的少数民族村落中的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所开展的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认为社会经济需要以社区的资产建设项目和生计的发展问题为基础;重视村民需求,并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推动社会经济的减贫,促进其内源性发展。周昌发等(2020)认为我国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下呈现产业“再集体化”趋势,并结合供需双方的需求,对农村中经济的融资功能进行刺激,使有效发挥其功能;并在云南省部分村庄中进行田野调查,对县内的金融机构进行访谈,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安晓明(2020)认为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取向,因地制宜的选择项目,营造一个积极的乡村振兴环境。王安平等(2020)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融合需要重视发展途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三个关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新时代的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建设。付兆刚等(2020)通过举例分析制度与产权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认为农村的土地改革与乡村振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提出应通过采取一系列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霍玉璨(2020)通过分析河南省信阳市毛尖茶叶产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认为国家法律应为农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制定有关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农业贸易需借鉴国外产业发展的经验,制定符合实际的策略,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张海朋等(2021)通过建立城乡融合指标说明在1995-2015这二十年间城乡融合逐步完整无论给农村还是城镇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另一方面,将各个领域兴起的力量用于乡村振兴领域也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潮流,以互联网为例,无论是在扶贫攻坚阶段还是现在的乡村振兴阶段,互联网的使用都是不可缺少的。谢琳(2020)通过分析认为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缓解农村地区的融资约束,从而刺激其经济发展,所以需要通过相关措施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相关制度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沈费伟等(2021)认为由于数字经济的各种要求导致了将数字经济运用于乡村振兴领域势必会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从而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方面更快更好。梅燕(2020)等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中东部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电子商务的发展高于经济的发展且带动着各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村的资源配置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以审计为例,赵欢欢(2020)强调对审计监督工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的作用,认为当前农村审计具有法律不完善、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群众三方面入手解决农村财务审计暴露出的问题。

(二)年代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趋势图(见图1)可看出2017-2021年期间的发文量。2017-2019年,增长速度较快,发文量多,说明在这一年间社会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高;自2019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发文量发生转折,数量变少,但从具体数字来看,乡村振兴仍然是政府的工作重心。

图1 2017-2021年乡村振兴研究期刊发布总体趋势分析

(三)文献作者分布分析

本文时间跨度为2017-2021年,得到图2的文献作者分布图。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有:刘彦随、李裕瑞、温铁军,发文量分别为7篇和5篇。

(四)期刊分布分析

利用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统计期刊分布,20种期刊共发布3066篇,其中选取发表文献频次最高的前十种期刊(表1),占总数量的66.64%。其中《农业经济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村经济》、《地理研究》、《地理学报》、《贵州社会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中国土地科学》、《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工程学报》收录于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7 年版)》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3066篇中有2785篇收录于北大核心,这证明有关乡村振兴的文献研究较高。

表1 扶贫与审计研究期刊分布统计前十

(五)关键词词频统计和热点主题分析

1.关键词词频统计

(1)关键词词频分布

本文运用CiteSpace.5.8.R3分析了3066篇文献中的关键词频次(表2),表中可以看出出现频次最高的前三十个关键词,从中可以看出这3066篇文献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工作的相关方面。

表2 1988—2020 扶贫与审计关键词

(2)关键词共现图谱

本文使用CiteSpace.5.8.R3软件绘制了有关乡村振兴与经济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将3066篇乡村振兴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化图谱,节点为442个,连线为1744条,网络密度为0.0179。根据图中可以统计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其中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农村金融、绿色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治理等、产业融合关联十分紧密,自我国2017年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方向。

2.关键词聚类分析

表3 2017—2021年我国乡村振兴领域关键词聚类表

在绘制关键词贡献图谱后,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图4的关键词聚类图谱。聚类是将相似的对象分类到不同的类或簇的过程,聚类分析是基于事物及其属性相似性的一种事物分类方法。根据图4可以看出,其共列出10个聚类群,分别为#0乡村振兴、#1治理、#2创新、#3乡村旅游、#4城乡融合、#5乡村治理、#6 农村经济、#7习近平、#8相对贫困、#8共同富裕。其中每一个集群都使用分界线进行区分,并且集群从0开始编号,则0#集群为最大的集群,以此类推1、2…根据citespace软件分析后显示Q=0.8739>0.3,S=0.9172>0.7,所以关键词聚类图谱的聚类结果十分显著,并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三、结论

综上,本文基于2017-2021年有关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乡村振兴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得出以下结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由脱贫攻坚转变为乡村振兴,因此,在2017-2019年,我国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呈井喷式上升,且近两年的热度不减。根据对关键词共现图谱与聚类分析,以乡村振兴为研究中心向外引涉共442个研究主题,各个研究主题的关联程度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各学者较为集中,且主要围绕于城乡融合、乡村治理、相对贫困等方面。

猜你喜欢

战略文献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战略
战略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