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2022-06-29于谦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棉线鱼竿骑车

说到童年,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那些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的孩子有些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我小时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有个大哥哥迷上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还不忘打發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

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讲买。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成鱼饵。在自行车上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玉渊潭公园有离家最近的水面,骑车大概要一小时。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车骑得飞快,来到湖边。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哪儿管什么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铅坠重了,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说也奇怪,扔下去鱼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还是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原来是公园管理处的,我被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他看我是个孩子的份儿上,破鱼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

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们死吗。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来了,这个体验是最重要的,这个全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回家了,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着诱惑,妙不可言。从此,我的爱好中多了钓鱼这一项。

回想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妙与欢乐。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

(本文有删改)

【文本解读】比起现在常常淹没于书山题海里上学的孩子,于谦的“放养式”成长回忆真是生动有趣至极。他把许多童年、少年时代的趣事统称为“玩儿”,殊不知,“玩儿”恰是孩童们美好而难忘的成长经历中最华彩的部分。童年,青春,成长,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不仅是一个时间段,更应是充满趣味和自由的彩色回忆,不要在起早贪黑的书本间埋没了童年,黯淡了青春,排挤了成长,更不要在回头看自己的成长之路时,发现一片荒芜之中,一个脚印都没有留下。

猜你喜欢

棉线鱼竿骑车
钓鱼
棉线挂饰
命悬一线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鱼竿太长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无法烧断的棉线
有会飞的鱼吗?
愿者上钩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