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命题作文“因为在乎,我________ ”素材运用指导

2022-06-29张琪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元宝李老师眼神

张琪

【2022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年少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朵花的开落……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因为在乎,我们获得期许;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

请以“因为在乎,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名师题解】

“在乎”,即“关心”“放在心上”,这是一篇从细节处寻找“爱与美”的文章。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因为”,说明此处存在因果关系。而题目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因为(他/她的)在乎,所以“我”感受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这里的“在乎”偏重于他人的关心、鼓励使得“我”得到心灵上的成长;或者是因为“我”的在乎,所以“我”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这里的“在乎”偏重于“我”对事物的细致感知,使得“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启示与道理,有些格物致知的味道。

当然,从辩证的角度来讲,更好的方式是从主客体出发,既要有对客体细节的着眼,有期待成真的快乐,还要有对“在乎”的主观体验和回应,而这才是“在乎”施者与受者之间最默契的配合,也是“在乎”继承的最好方式。

此外,在补充题目时,要注意新穎度,可以突破题目给出的引导,在贴合文章内容基础上,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题。

【推荐素材】

素材一:石天峰是一汽红旗总装车间的一名工人,主要负责总装仪表装配工作。由于红旗品牌生产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对工人们作业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石天峰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明白,在制造中失之毫厘,结果就会差之千里。为了不辜负自己深爱的职业,他苦练技能,随时学习,给自己“充电”。他说,只有不断充实自我,力求让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才能保证自己生产的每一台车都成为精品。

素材点拨:每一台红旗车的口碑,都是由无数个像石天峰一样的工人共同打造的。因为在乎顾客的评价,因为在乎自己的事业,所以石天峰把精益求精作为自己坚守的信念。这类素材也适用于“责任与担当”“热爱的力量”“我有我的舞台”等主题中。

素材二: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满头白发的高老师要请假一个月,去照顾家里重病的母亲。村长便请来了13岁的魏敏芝来代课。高老师语重心长地对魏老师说:“我这个班的学生现在就剩下这些了,你一定要代我管住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高老师临行前彻夜未眠,眼神中有不舍与牵挂。魏老师重重地点点头,她眼神中亦有执着与坚定。他们眼神中传递的,都是对这些学生的在乎。一个虽然已是满头的白发,却依然坚守讲台,在那摇摇欲坠的教室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一个才是十三岁的孩子,却始终坚定不移地去履行她的承诺。

素材点拨:两位老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十分在乎。这份“在乎”很笨拙,或是节约着每一根粉笔,或是一早赶来教室,等着孩子们的到来。在“乡村教育”“留守儿童”这些大的关键词面前,他们在乎的仅仅是三十来张面孔,这是他们守护的全部天空。此类素材也可以用在“师生情”“执着”“信念”等主题中。

佳作示例一

因为在乎,

我心里豢养了老虎

余泉泉

上小学时,我们的教学楼后面种着一排树,有时候会开着白色的小花。

昨天看漏了作业,今天晚上要留下补写。黄昏的教室,只有我一个人瘦削的背影。写完了,我战战兢兢地交给李老师,准备回家,她却跟着我来到了走廊。

李老师的目光像梳子,把我从头梳到脚,又从脚梳到头。突然间,她用纸巾很自然地擦掉了粘在我鼻孔边沿的鼻涕,我的脸蹭地红了,脏兮兮的孩子对这样细致的关怀无所适从;心却一下子湿润了,流水般的惊喜淌过我的心灵,波光粼粼的,闪着明媚的光泽。

她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拍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在她炙热的目光里,我的哭声轻轻的,压抑着,像从漏勺里挤出的扁平的、连绵不断的粉条,我感到抱歉,又突然释然。

太阳已经大半沉下天际线,只剩下一抹玫红色的红边烘托着琉璃瓦上的昏黄。暮色的天空仿佛写满了一幕幕故事:李老师每天早上都在教室门口迎接我们,她为每个走进教室的同学整理好没翻开的衣领和系得歪歪扭扭的红领巾,然后对我们说早上好,她总是笑眯眯的,她的酒红色的像方便面一样的头发至今留在我记忆里。

上课的时候,我们会追逐她的关切的眼神,然后高高地举着自己的小手,像张嘴企图接过妈妈嘴里虫子的小鸟。假如她很抱歉地要把这次机会给别人,那么便会对我们眨眨眼。孩子们便会心领神会地抿起嘴,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机会。

慢慢地,我开始知道,原来我也可以很好,可以做班长,可以出黑板报,可以仔细把石楠掉下的花瓣扫干净。我才知道,我也可以期待点什么,努力会有回报,爱别人会感到快乐。

又到了一年的春天,我想起多年前我和她在树下的对话: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我不知道。”

“它叫石楠,是蔷薇科的一种。虽然花开得小,但也有香味呢。”

我恍然一怔,我不就是那棵石楠吗?即使再卑微,也有自己的亮点,也会盛开出小小的却独具芬芳的花朵。只不过,这份坦然和自信,全都来源于她——我的老师。因为她的在乎,我心里豢养了老虎。像一位真正的勇者那样,举起我的手,响亮地说出答案,再也不胆小畏缩。

想到这里,我心头一热。阳春三月,在懒洋洋的春风里,我远远地就嗅到了蔷薇花的香味。

【评点】

文章的题目取自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著名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恰好代表了作者的心灵成长。因为李老师的在乎,她对“我”有生活上的照顾,又有对“我”精神上的抚慰。在老师那里,作者感受到了被人在乎、被人关爱的温暖,逐渐找到自信。这让作者的人生,多了一种关于“希望”与“未来”的可能,这就是在乎的力量。

佳作示例二

因为在乎,我学会了感恩

张梓桐

每年快到外婆家的时候,都是傍晚。

两边的房子齐刷刷地飞过去,像放电影一样。弟弟还小,说这些房子真洋气。其实他不知道,最初我们走这条路时,路边都还是瓦房。日子过得真快!

再次见到那栋熟悉的三层小楼,刚推门进去,我就已看到一个大砂锅里装的“元宝”了。外婆在过年的时候总是格外大方,家里人来人往,她总是准备很多食物,生怕我们不够吃。

“元宝”是我们老家过年时对“茶叶蛋”的尊称。新春时节,什么都是喜气洋洋的,茶叶蛋也沾了贵氣。去旁人家做客,为了显得亲近与在乎,总要给你添上几个“元宝”,所以我吃怕了它。

我说:“外婆,我顶多吃一个。”

外婆说:“这怎么够呢?”

她拿起那只大瓷碗——白色的瓷,上面印着几个时兴的花纹,很是好看。外婆家的碗大都是印着公鸡图案的,碗口还抹着一圈蓝釉,那瓷,摸起来有些粗糙,有时不小心嘴咬重了,都容易磕个小印子。这样的碗,外婆就留给自己用了,专门给我们用新的。

我看着那洁白崭新的大碗,撒娇道:“外婆,这一碗也太多了,吃不下。”

外婆拿手比划着:“哪里多呢?我平常要吃两碗。”

我争不过她,她脾气犟得很。每年过年,她总是给我们备好她腌好的鸡肉,有时候还有咸鱼、腊肠。我们说不要,说这些没营养,还容易致病。妈妈有时也生气地问她自己平时怎么不吃,还告诉她,肉要吃新鲜的才好,不要老吃腌制的食物,不健康,外婆只是别过头去,不吭声,好像做错了事。

我捧起那大碗,挑动起那碗面,根本捞不出几根面条,尽是鸡肉和“元宝”。我索性走进厨房,捞起一个“元宝”往外婆那磕破的碗里送。一看才发现,她那碗里上面虽是菜叶,下面却尽是满满当当的面条,一个“元宝”也没有。

我一下子说不上话来。

天黑了,外婆后院的简易厕所门口挂了一个忽明忽暗的灯泡,光晕就照在她种的菜上面,有小青菜、菠菜,还有我叫不上名的,都长得很好。厕所旁边有一个猪圈,有时吹过一阵风,就飘来一股臭味。现在她不养猪了,说养不动了。我们总是挑剔着她小心翼翼的招待,却忘了,她老了;也忘了,我们不满意的种种其实都是她那笨拙的爱。

“哪里多呢?我平常要吃两碗。”——一碗哪吃得饱呢,她碗里只有面条。

想到这里,泪水不禁在我眼睛里打起了转儿,我狼吞虎咽地把一碗面、鸡肉全吃了下去,还有那三个“元宝”。我的肚子因此结结实实的,充满着感激——对外婆的爱。

【评点】

文章挖掘了很多处细节,其实亲人间的“在乎”都藏在日常的习惯里,不必刻意。“元宝”之多、瓷碗之新、年货之丰富……每一样都体现出外婆对“我”的在乎和爱。而“我”最终也被这份笨拙的“在乎”唤醒,从而看见她磕破的碗,看见她清苦的生活,看见她沉重的爱。文末“我”狼吞虎咽地吞下饭菜,也寓示着“我”终于懂得了回应这份在乎。

猜你喜欢

元宝李老师眼神
离不开雀窝的眼神(外一首)
元宝“发腮”记
生命的顽强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宠物难伺候
遛狗记
吃个蛋饺,捡个元宝
空洞的眼神
我敢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