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岚:用音乐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2022-06-29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马兰音乐节乐队

3月22日,《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登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舞台的“马兰花合唱团”的创建人邓小岚老人,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享年79岁。

筑梦马兰:用音乐启迪心灵

2022年2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舞台上,马兰村的孩子们身着虎头服,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童声响彻夜空,令人难以忘怀。

舞台下,79岁的音乐老师邓小岚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马兰的孩子走向世界啦!”那一刻,邓小岚最想把这个消息说给父亲听。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为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这份诞生于峥嵘岁月的《晋察冀日报》是《人民日报》的前身。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村是父亲战斗过的地方,也是邓小岚幼年生活过的地方,她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

退休后,她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常常回到马兰村,默默为村里做事。“我愿意回到这个村子,不光是因为我父亲曾经在这里待过,更是因为我觉得这么一个有革命历史感的村落不应该被人遗弃。当年村里的人为了革命付出了生命,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去帮助他们发展。”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马兰小学20多名小学生参加纪念仪式。活动结束后,邓小岚想跟孩子们一起唱支歌,但孩子们躲避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

“怎么能不会唱歌呢?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 坚信音乐是打开心灵钥匙的邓小岚,决定通过音乐帮马兰的孩子树立信心,种下梦想的种子。

第二年,61岁的邓小岚号召自己的兄弟姐妹捐款4万元,把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校舍。她还从亲朋、同事那里募集乐器,成为村里第一位全才音乐老师,教大家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从此,马兰小学的校园里,不仅有追逐,还有了琴声和歌声。

也是从2004年开始,邓小岚每年都把半年左右的时间放在马兰村,从北京到马兰村,自驾车需要4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在十几年前通往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开通的时候,她早晨8点从北京出发,一路换乘火车、大巴,抵达马兰村时往往已经傍晚时分了。

这条路,邓小岚走了18年。

绿水青山间,建起“月亮舞台”

2006年,邓小岚成立了马兰小乐队,这便是“马兰花合唱团”的前身。从此,指甲缝带泥的小黑手弹奏着西洋乐器,世界名曲回荡在大山深处。

2008年10月,邓小岚带领小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马兰小乐队小型音乐会”,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此后,他们的足迹延伸到湖南、浙江等地,也登上了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更大的舞台。

2013年8月,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成为彼时全国罕见的儿童音乐节,舞台就搭在马兰村幽静的山谷中。

当天,马兰小乐队同清华艺术团乐队等20多个演出团体同台演出,在青山绿树和潺潺流水间,孩子们空灵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3000多名观众掌声如潮,让这里变成了快乐的“音乐谷”。舞台前的邓小岚手拄拐杖,笑得像个孩子。原来,在音乐节开始前一个月,她骑电动车查看舞台搭建情况,不慎在路上滑倒,造成左腿小腿骨裂。养伤期间,她坚持每天用电话“指挥”音乐节筹备。“邓老师刚强,她从不说自己辛苦。”村民孙秉芬说。

2015年,在学校旁的山坡上,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打造了一座浪漫的三层“音乐城堡”,围栏上镶嵌着铁艺五线谱,阳光照在上面,音符洒落一地。

18年来,邓小岚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很多孩子上了高中、读大学,其中有10余人在大学里读艺术专业,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邓老师说,城里孩子有迪士尼乐园,有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马兰小乐队的孙志雪,是马兰村第一个考取音乐专业的孩子。孙志雪说,在闭塞的小山村,“邓老师像一束光,启发和鼓励我们,走出一条更精彩的人生路”。

【速寫文段】

“铁贯山高高,胭脂河流水潺潺。”在邓小岚为马兰小学孩子们谱写的歌词中,流淌的是她行胜于言、默默奉献的故事,也是革命后代红色传承、探索追梦的承诺,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孜孜不倦、不懈追求中国梦的缩影!

【适用话题】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你是一道光;童年;音乐,让这一刻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马兰音乐节乐队
花的乐队
迟到的贺卡
音乐节
花的乐队
我帮爷爷放绵羊
乐队指挥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乐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