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深度学习策略

2022-06-28田亚娟

甘肃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田亚娟

【摘要】深度学习策略运用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活动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把握”深度学习内涵、“精研”教材编排特点、“吃透”教材编排内容、“精心”设计活动任务、“深度”开展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入手,对综合性学习中运用深度学习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1—0086—03

将深度学习策略应用于综合性学习,进一步加强听写互联,促进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推进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体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有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探究、团结、合作、创新的精神[1]。下面,笔者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应用和实践这一角度出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本文所说的深度学习,不同于人工智能领域所指的深度学习,即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具有分析学习能力,能够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掌握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也不同于心理学领域所指的运用高级心理机能,诸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对事物进行“深度”认知。而是指在强调学生深度思维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富于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综合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全身心积极参与获得个性化、实践性和全面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几大板块。综合性学习不是课程,也不是实践活动,而是一种教学形式,主要表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注意学生的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没有将综合性学习内容编排成独立单元,而是把活动内容有机地渗透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环节中。从三年级开始,综合性学习内容分别以一个单元学习的形式,集中编排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学习内容为“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轻轻叩击诗歌之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畅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需要注意的是,三、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是与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起编排,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安排了两个“活动提示”,对活动提出具体指导,最后进行活动总结和展示,人们通常称之为“小综合”。而五、六年級的“综合性学习”,跳出了单元教材内容的常规编排,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并行编排成独立的教学单元,通常称之为“大综合”。由此可以看出,统编教材编排的综合性学习更有针对性,不得不说这样的编排站位高、立意远,既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又不拘泥于“说教”,达到了“润物”于“无声”。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它着重体现的是语文内部、学科与学科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整合。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4次“综合性学习”要求来看,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节日习俗,感受汉字文化;二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编写过节过程、整理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撰写研究性报告与活动策划书。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提出学习和生活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运用口头表现观察所得到的语文知识解决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图书、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校园活动策划书,组织专题讨论、主题演讲等。如,5年级下册第3单元“飞向汉字王国”,活动设计了“汉字很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个主题。“汉字真有趣”设计了“收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和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以及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的活动建议;“我爱你,汉字”设计了“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汉字书法知识写一写感兴趣的内容和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用字不规范的情况”的活动建议[2]。这样的目标设计,既突出了“学习汉字”这一学科教学的必要特征,又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焦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了汉字文化),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考虑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体现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选择的重要性。基于此,通过精研内容,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挖掘凝练学习活动所蕴涵的独特育人价值,这样的深度学习才能真正走深行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痛或费解的问题,诸如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入、不透彻,或者记不住、兴趣不高,甚至在具体生活实践中不会运用等等。而深度学习的最大优势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拥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发展素养的学习,更是一种理解性学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活动要触动和唤醒学生的心灵,诱发和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与内容,考虑确定用什么样的内容来提升、发展学生,也就是转化教学内容,提供恰当的“教学材料”;三是想办法让学生全身心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展示活动成果环节,教材以“泡泡图”的形式给出了四种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家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朗诵古诗和讲讲怎样包粽子。按照实际教学进度,这个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大概是每年三、四月份,从真实生活状态来考虑,“我来展示我家做的月饼”,月饼制作一般在每年九、十月份,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因时、因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做的元宵花灯介绍给大家,讲讲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等等。这样一来,文本蕴涵的知识要素通过学生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完成了活动成果的展示,学生有“活动”的机会,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获取、形成、发展过程的机会,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再如,5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第一组读书材料安排了《有趣的形声字》《“枇杷”和“琵琶”》《有趣的谐音》《门内添“活”字》《字谜七则》等五篇内容,分别从汉字的音、形、义等多个角度来揭示汉字本身的特点,展示中华汉字独有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活动情境中感受汉字的有趣,为下一环节“趣味汉字交流会”做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第二组阅读材料《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等,用图示方式告诉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呈现了学生“怎么学”的学习进阶:一是按照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来组织,二是按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来整合,三是按照主题性任务来安排,四是按照真实情境下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来实施,又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特征、活动目标的达成路径。这种深度学习活动过程,“深”在学生的精神境界上的学习,“深”在学生的心中。

任何一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评价,从实际教学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评价大多还只停留在对“浅层学习”或者“机械学习”的成效上,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而且评价方式与内容单一,没有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上。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由“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内容组成,其中,“回忆往事”设计了“通过协作的方式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制作成长纪念册和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等3篇文章,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依依惜别”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在毕业之前,通过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写毕业赠言等方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那么,在此次活动结束后,深度学习评价任务重心应该主要指向学生读与写的综合、说与读的综合、说与写的综合等活动,以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表现性和持续性等多元评价。如按照“优秀”“好”“一般”“差”四個层级水平,进行学生自我评价、过程表现评价和个性化评价,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成就感和深度学习后的实效性,增强自信心,提升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运用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老旧做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知识、培养能力(认知能力、人际能力和个人能力)、锻炼意志、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并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