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6-28张明山

甘肃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双减策略

张明山

【摘要】文章探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减负思路,通过丰富课程类型、增强课堂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及时批阅反馈、注重服务水平、重构课堂测评等手段与策略,阐释了教师减负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中小学;“双减”;教师减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1—0083—03

“双减”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强调学校在教育中的主要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最终实现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在“双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基本的师德标准约束自身教学行为,深刻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将减负落实到教学实际中,丰富教学形式,迎合新时代发展,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双减”政策在基层教学中的落实。

(一)重“量”不重“质”

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减掉了教学内容的量,没有挖掘出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设计过于简单,达不到完成课堂目标的要求。学校在安排检查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课业“量”的检查,忽略了学生作业“质”的考查,过于关注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减负工作的“质”与“量”不成正比,关注了减量,忽视了增质效果。

自从“双减”政策实施后,为了更好地达成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很多学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在作业布置上做文章,提出了很多策略,采取了很多行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并不注重课后作业的研究,使得作业的类型太少,较为单一,重复性作业较多;作业内容缺乏创新,仅限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运用、拓展延伸过于敷衍;很少布置思考实践性作业,比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调查研究社会热点、校园热点,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作业内容基本没有。

在“双减”政策落实于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数据表明,教师在实施学生减负的实践中,学生的实际负担并没有明显改善。减负的初衷是通过减少作业量,将更多的课后时间用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事实上,学生虽然增加了课外空闲时间,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一部分学生的空闲时间被家长用来加强基础较为薄弱科目的学习;另一部分孩子,因为家长没有时间、精力等其他原因,处于“放养”状态,从而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学生做不到对时间的自由支配及合理使用,不能配合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使得“双减”政策实际目标与教学方向发生偏离。

(二)减“形”不减“实”

考试是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段时期内教师的教学效果。“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降低学生对考试的压力,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期末组织一次质量检测。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意识不强、力量不足、办法不多等难题。

“双减”政策要求在实际考试时需对时间、频率、统考等合理规划,但教师在面对考试时,并没有将压力、方法、结果运用等处理得当。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怎么变?中考还要考吗?小考到底以什么形式考?当太多的不确定摆在教师和家长面前时,教师和家长的焦虑不但没有减低,反而越来越严重。于是,教师、家长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实际学业情况摸底测评,本来很正常的测验也变得偷偷摸摸,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开展“双减”工作,就是要回归公平优质,从根源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要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实施“互联网+基础教育”,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一)精准教研,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负担要想减下去,教师专业必须“加”起来,这是新时代、新改革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在“双减”的机遇下,精准确定教研目标、教改方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完成教师成长的弯道超车,实现教师的行为改变和专业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在此过程中结合年龄特点,创造性地开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综合发展。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学习资源,包括多媒体、图书馆、教学仪器等,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解读“双减”政策,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同时,从思想上明确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而“双减”的实质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以此,学校要加强集体备课,落实“随需而研”,对教学中的基础点、易错点、提升点、发展点、创新点、作业点等课前研讨,将学习目标、任务、重难点及解决策略可视化,确保教师思路清晰、环节清楚,做到教师明明白白进课堂,学生扎扎实实有收获,切实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品质。

(二)完善测评,学评联动

1.明确测评主体。课堂测评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各学科要尝试使用评价量规,将学习标准前置,使学生明确学什么、評什么、怎么评。教师要控制好评价的各个环节,其中最主要的是总体规划、测评步骤与反馈。在此过程中,学生按完成评估的要求,及时完成布置的测评内容或任务。学习与评价联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习品质和实际获得。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和层次上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具体方向与意见,实现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同步提升。

2.把握适切度。为提升任务与学生的适切度,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情后,对任务量与难度充分考虑,依据科学的数据安排布置,全面提高任务的质量。与此同时,注重对任务维度的把控,精准反馈结果。教师在实际课堂测评设计时,若无限度地增加考试难度将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明确任务难度的层次。

3.厘清程序。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学生应通过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应对课堂测评,而将课程教学节省的时间用于准备测试是错误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考,按照科学的程序调控测评时间,使测评符合教学本质的客观规律。

4.遵循标准。从宏观角度来看,课堂测评与心理学有着密切关系,因测评结果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仅凭简单的测试结果不足以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小学阶段的各科目学习都有自身的评价标准,在课堂测评时,教师应按照标准规范测评形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选择评价内容。此外,还应以课程标准严格规范测评环节,教师以此作为课堂测评的指导,并对各阶段的测评反馈及时记录与整理,将测评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

(三)优化作业,减负提质

作业的功能应指向学生素养的形成。以往的作业都是以巩固所学知识技能为目的,导致作业功能的窄化。对此,教师在实际设计作业时,不仅要积极探索,深挖教材,掌握学情,还应结合学生现阶段学习的具体需要,减少学生做无用功,避免出现重复与惩罚性的作业形式。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控制好作业的难易程度,把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交替转换,摒弃传统作业中习题册、资料、材料、让学生重复练习的形式,设计“作业超市”“作业菜单”等人性化的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某些题完成作业,真正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间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着。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除注意单项作业的设计外,还需把握教材单元整体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立足单元整体,站在全局角度梳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前布置思考,以学定教。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既引导学生建构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又能切实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总之,“双减”政策的本质是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让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各归其位,各负其责,促进教育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不意味着不教学,不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而是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人,从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双减”工作的核心任務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从人才培养底色与立德树人方向出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公平、适合、开放、融合的教育,从而实现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1]陈梦其.“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6):181-182.

[2]周洪宇.“双减”政策落地应回归立德树人初心[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2.

[3]潘莉,丁曦.“双减”政策的价值取向、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J].教育文汇,2021(10):20-23.

[4]林雁.“双减”政策下我国教育出版发展对策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9):179-181.

[5]刘文静.“双减”政策的背后:几分欢喜几分忧[J].山西教育(管理),2021(10):16.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中小学双减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