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022-06-28唐康杰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2年1期
关键词:施工处理技术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

摘 要: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施工技术直接关乎到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要加大对混凝土裂缝的重视力度,采取全方位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控制。本文首先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混凝土裂缝的相关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究,最后针对优化混凝土裂缝施工的相关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土木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原因;施工处理技术;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2)01-0013-03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裂缝问题作为影响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需要施工单位加以重视。本文针对土建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不断优化混凝土裂缝控制效果,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进而为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相关原因

其一,建筑工程设计不合理引发混凝土裂缝。在土木工程建设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工程设计是控制质量的先导因素。在开展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欠缺丰富的工作经验,没有针对性地分析建筑的相关特征,这些都会导致工程设计欠缺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和建筑材料进行全面了解,这有可能会导致设计的工程参数和构件尺寸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严重地影响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此外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各设计元素进行充分考虑,因为影响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相关设计元素比较多,不仅有钢筋配筋率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元素,而且还有建筑物的形态以及建筑构件等相关元素,如果对其中的某一个元素没有进行充分考虑,都会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其二,建筑质量不达标和施工行为不规范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合理,或者没有按照相关的流程对混凝土进行使用,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同时由于混凝土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混凝土供应不足,一般会通过搅拌站来供料,再加上施工人员对添加剂的掺合量和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混凝土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进而引发混凝土出现了开裂的问题。

其三,地基变化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一般引发工程地基变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没有细致勘察现场环境,采用了不合理的地基结构,地基施工材料不达标,地基深度不合格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地基变形。一旦发生地基变形,就会让混凝土结构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

其四,温湿度变化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內部具有一定的温度差,这样热量就会积聚在混凝土的内侧,进而导致压应力的产生。而混凝土表面热量却流失得比较快,这就导致拉应力的产生[1]。当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一定的裂缝。同时在冬季天气比较干燥,湿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或者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吸附水流失的速度特别快,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干缩情况,进而引发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2 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采取的相关施工处理技术

2.1 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的结构补强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相关的外部因素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的裂缝。如果在施工中遇到地震或者火灾的相关情况,这就会导致混凝土承载的外部载荷远远大于原设计的载荷,这不仅会引发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而且出现钢筋锈蚀情况导致构件承载力不足引发混凝土出现一定的裂缝。针对混凝土出现的以上裂缝,可以通过结构补强法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有效处理。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开展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性能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混凝土结构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如果设计的混凝土结构针对出现的变形量不能进行更好的应对,那么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配筋的适当增加来让混凝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效避免和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

2.2 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的注浆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注浆处理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理技术,一般在处理宽度为0.2~0.3 mm的中等宽度混凝土裂缝的过程中,此裂缝处理技术应用的频率比较高。在采用注浆技术对混凝土裂缝处理的过程中为了全面确保裂缝处理的效果,需要采用相关的修复材料。在具体注浆处理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要全面有效地清理混凝土裂缝,并对灌浆液的比例进行科学配置。然后要在清理之后的混凝土裂缝中注入一定量的浆液,将裂缝进行封闭,并通过二次注浆作业来强化裂缝处理的效果。最后施工人员还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全面清理注浆之后的混凝土表面。比如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低压注浆处理方式,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压力来实现裂缝的注浆作业。如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比较多,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白胶带来粘贴处理相关的裂缝。32F1D06A-6B5D-4F53-A4C2-DD782FEDDF88

2.3 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的置换处理技术

置换技术也是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处理方法,它主要处理的是混凝土严重损害的部位。利用置换法在处理混凝土裂缝的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要将混凝土裂缝中存留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清除,然后要选择相关的新材料来进行填充。在置换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进行详细掌握,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的置换材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混凝土裂缝置换处理的效果[2]。一般在混凝土裂缝置换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材料比较多,其中应用比较频繁的不仅有聚合物材料和普通混凝土材料,而且还有砂浆材料、水泥砂浆材料以及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材料等,这些材料的科学合理应用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效果。

2.4 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的开槽填补处理技术

在开展混凝土裂缝处理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直要针对裂缝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不仅要了解裂缝的宽度,而且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效明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处理效果最好的裂缝处理技术。一般针对宽度比较大的混凝土裂缝,需要施工人员采用开槽填补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虽然开槽填补技术能够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良好处理,但是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此技术处理的裂缝数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施工人员对裂缝数量进行严格把握,以免处理的裂缝太多而降低此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在利用开槽填补技术的应用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比如在施工中要采用专业的开槽器,施工人员要在混凝土裂缝位置利用开槽器开凿一个凹槽和U型结构,确保开凿的凹槽要在3~5公分,同时还要采用适量的处理浆涂抹在凹槽位置。最后再选择适量的聚合物进行涂抹,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为了确保开槽填补技术的应用效果,还要对混凝土进行抹平处理和压实处理。

2.5 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的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就是采取相关的方法针对混凝土裂缝的表面进行有效处理。表面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1)表面贴补法;(2)表面涂抹法。一般针对大面积的漏水裂缝大多数采用的是表面贴补技术来进行处理。比如混凝土出现的蜂窝麻面,或者混凝土出现的漏水位置不确定的裂缝。这种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裂缝处理的美观效果。而针对混凝土出现的一些发丝裂缝,裂缝没有出现伸缩、漏水的现象,或者是一些淺显、细小、浆材很难灌入的一些裂缝,一般采用的是表面涂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2.6 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的其他处理技术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之外,目前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还会用到扩大气体截面的处理技术、水泥灌浆处理技术等,通过这些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良好的修补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不过这些裂缝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时在开展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综合分析混凝土材料的载荷能力以及抗裂性能,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3 优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施工的相关措施

3.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

要想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的效果,首先要对原材料的质量全面把控。如果选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对原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建筑材料质量是引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选择的建筑材料质量要符合相关的实际标准和施工要求。因为土木工程一般建筑规模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长,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建筑材料种类比较繁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材料质量管理难度。因此通过工程施工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大材料质量检查力度,严格落实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同时还要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建筑材料质量要求的同时从经济层面出发对建筑材料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综合控制建筑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此外,还要不断提高材料配备的专业化水平,不断优化建筑材料的使用质量,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

3.2 加大对温度的控制力度

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还需要加大对温度的控制力度。在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进行现场考察和了解。并在初始设计阶段全面分析伸缩缝,在工程建设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中强度混凝土,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温度差所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如果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其建筑面积是不规则的,那设计人员就要通过对暗梁的科学合理设计来对凹角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双向双层加固设计方法的有效应用来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建筑物表面温度产生的影响,进而实现温度的有效控制,提升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效果。

3.3 加大对设计和验算结构抗裂的重视力度

因为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设计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开展验算结构抗裂设计,不仅要确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要明确外加剂的掺量,通过顶配实验的有效落实来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3]。同时在设计配筋的过程中要以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类型为依据。一般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应力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释放,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达到一定的稳定性。为了提升约束力还需要通过构件配筋率的设计来达到进一步缩小裂缝宽度的目的。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出现的细小裂缝越来越多,因此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配筋率有效明确,在相同配筋率的条件下通过对钢筋分布间距和直径的全面有效控制来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楼外阳台位置和悬挑板位置,因为这些位置分布的管线特别密集,这就需要重新分布和设计钢筋网片和钢筋,以此来避免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32F1D06A-6B5D-4F53-A4C2-DD782FEDDF88

3.4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设定

因为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长期的吸附性能,而且自身也具有较强的干拉伸性。因此为了能够促进混凝土自身的渗透性和溶解性得到不断优化和提高,可以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选择适量的碱水剂加入其中,或者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渗水问题,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综合分析实际情况以及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对混凝土材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此来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一定要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全面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处理和控制,不断加大对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有效提升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水限度地降低度的降低混凝土裂縫发生的概率,进而为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银枫.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4 787.

[2] 田大鹏.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 (17):260.

[3] 刘雨潮.试述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J].中国房地产业,2019 (1):143-144.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Concrete Cracks in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s

TANG Kangjie

(Chongqing Constructton Engineering Qualtty Supervision and Test,Chongqing  401336)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has also been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ncrete cracks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ake all-round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concrete cracks.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ncrete cracks in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s, and then explores the related construction and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concrete cracks. Finally, the relevant measures for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racks are explained. Carry out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s; reasons; construc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measures

收稿日期:2021-12-01

作者简介:唐康杰(1991—),男,重庆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检测技术精细化、智能化。32F1D06A-6B5D-4F53-A4C2-DD782FEDDF88

猜你喜欢

施工处理技术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
探析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研究分析
节能措施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开发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