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歙砚艺术与徽文化的关系

2022-06-27胡秋生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歙砚歙县徽州

胡秋生 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

一、研究背景

古徽州,即徽州府下辖六县(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在今歙县,徽州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持续了大半个世纪,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徽学,它与“敦煌学”和“藏学”共同称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1]。古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本文选取其中的歙县的歙砚艺术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歙砚的发源地歙县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歙县也是徽州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二是徽墨、歙砚等歙县文化遗产比较能代表古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特征。起源于歙县的歙砚作为徽文化的代表,其发展过程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先进科学的进步,传统文化用品逐渐被电子产品所取代,传统的原始生态被市场经济打破。本文的重点是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广泛地扩展这段文化,只有了解歙砚在徽文化重点地位、了解徽文化的传承的前提下,才能对歙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歙砚的艺术风格

作品内容与形式结合所呈现的艺术创造性和特点,也是砚的生命。砚的风格主要包括砚的砚材质地,图案造型,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不同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流派特色。历史上的砚的风格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是粤派,广东端砚艺术风格的总称,也称光作。其主要特点是侧重雕工,在雕刻方面以细雕、线雕和浅浮雕为主,适当辅以深刀雕刻,精细、婉转、轻盈、流畅。第二种是徽派,砚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砚雕的立意和内涵,注意利用、展现本身的纹色,雕刻多以浅雕的浮雕为主,偶有深雕。第三种是苏派,流行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以砚石原形略加琢磨为主导思想。制作中浅雕、深雕层次分明、线条大胆、形象生动,使砚古朴典雅。第四种是文人派,特点是文气十足,在砚形上追求简洁大方的规矩形或质朴天成的自然形,装饰以镌刻砚铭为主,刻纹为次,在适当的位置给予恰如其分的雕琢,打发精细,线条简练[2]。

徽州人家

歙砚主要继承了宋代的砚雕风格,形成了精细工整的艺术特征。谈到歙砚的雕刻,“徽州四雕”即木雕、石雕、砖雕和竹雕,对歙砚雕刻的影响十分重大。歙砚的雕刻图案多以花鱼、亭阁、人物、飞鸟等,神态惟妙惟肖,精美绝伦。歙砚佳品受传统影响及有利条件,一般多是方正砚,体积较大,整体显示出气宇轩昂。同时歙砚雕刻,一般以浮雕线刻为主,少有立体的镂空雕,受砖雕影响,也会出现深刀雕刻,但手法较细腻,层次较分明。歙砚的沿边,一般采用古器物的各种纹饰,整个造型与风格是典雅质朴、高贵大方的。歙砚的背面,一般还用浅浮雕,雕刻一些人物与动物,颇具特色[3]。长久以来,歙砚一般都少有随形而雕。解放后,歙砚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呈百花齐放之景象。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徽派砚雕的传统艺术风格,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仿古砚,纹饰流畅、墨池适宜、线条工整,独树一帜。另一方面,歙砚汲取百家之长,从其它砚雕风格去粗取精,逐渐增加了随性砚雕,更加注重自然风格和写实手法相结合。

三、歙砚艺术与徽文化

(一)歙砚与徽州的地理因素

歙砚所需要的歙石一般产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地处的山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温和多风、雨量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东北方向与安徽宣城市毗邻,东南与浙江省接壤,西北与安徽省池州市相连,西南连接江西;由此可见歙石产地人文和山川景色极美,是旅游佳地[4]。地处经济较为宽裕,人口密度不大,盛产茶、竹、木等,交通较为便利,四通八达。砚坑主要分布在海拔 250-450米的中低山区,例如黄山脚下、新安江畔、白际山麓,因为有环绕的溪流和潮湿的土壤对地下砚石的浸润,使得这里产的砚石格外晶莹细腻。由于无数次的地壳变化所带来的海陆变化、造山运动,以及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流水冲刷、风雪侵蚀,让地下的岩石在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后,例如风化、沉积、搬运等因素,最终变质成了今天具有独特石质的歙石,歙砚艺术的发展无不与徽州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相关。

(二)歙砚对徽文化的承袭因素

梦在徽州

歙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美誉载世,经久不衰。究其受到文人墨客钟爱的原因,除了歙石质地优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外,也与其独特的制作题材有关。作为传统徽文化的三大雕刻(木雕、砖雕、石雕)之一,歙砚是徽文化中石雕的代表,其雕刻内容受到新安理学的影响,注重理欲、心物、义利、道德、天人,注重“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等文化观念,歙砚艺术把理学思想和砚台雕刻内容融为一体。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歙砚将新安理学与艺术结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安画派主要注重山水抒情,擅长写意、山水等,在绘画理论上注重画家的宽容,体现了画家的无污染、典雅、完整等特点。歙砚的许多雕刻家热爱徽州山水的雕刻,并继承了新安画派的创作手法。受徽派建筑的影响,歙砚具有风格独特、构图严谨、自然得体的特点。善于融合风俗文化的影响,更注重造型艺术和韵律美。同时,砚台雕刻匠人也受到建筑的影响,大多反映了马头墙、小青砖等艺术主题。歙砚与徽建筑的艺术特色相互呼应,共同促进了传统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歙砚与徽文化未来的发展

(一)提升徽文化保护意识

歙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存在文化传承的价值,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挖掘歙砚的文化价值,合理完善徽文化中的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三个层面的研究方法。歙砚艺术包含历代诗词、著述,还有相关的故事、书画、传说等;歙砚艺术是徽文化的代表,彰显了徽文化的独特的底蕴和氛围,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徽文化价值赋予了歙砚艺术保护的重要性。然而歙砚艺术目前存在文化断层的担忧,个体经济过度追求制作速度与经济效益,却忽略对歙砚质量的追求和技艺本身的传承。青年一代对歙砚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人们应全方位提升徽文化的保护,只有重视徽文化,才能促进徽文化和歙砚艺术的共同发展。

(二)加强徽派技艺创新

歙砚以从实用性用品慢慢向艺术性作品转变,砚台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书写工作,更多的是供人欣赏、收藏和把玩的艺术品。现在的歙砚产品单一、包装粗糙,不方便携带。除了在工艺上保持传统特征外,更要重点在作品多元化、品牌知名化上下功夫,以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产品结构上要向着多元化发展,包装设计要向精品化发展,产品定位要向品牌化发展,做到“送得出、留得下、带得走”。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歙砚产品创意竞赛,在创作中融入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内涵,促进歙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争取设立歙砚工艺品研发机构,促进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结合;重视对创新技艺的专利保护,提高歙砚匠人对作品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喜鹊登梅

梦幻徽州

五、结束语

歙砚工艺在对传统徽文化的承袭过程中,其制作理念要适应不同的时代的审美需求,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实践,才能推陈出新使歙砚领域在承袭传统徽文化的同时有所发展,用徽文化带动歙砚艺术的发展,用歙砚艺术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进步。

胡秋生,1979年至1996年任歙县工艺厂车间生产仿古组组长.主任,并带徒传艺。1996年至1999年任歙县工艺厂厂长、安徽歙砚厂厂长、歙砚研究所所长;1999年成立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2001年“和氏璧”商标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06年筹建成立安徽省首家黄山市歙县文房四宝市场;2007年筹建成立黄山市徽州文化旅游工艺品研发基地;2008年筹建成立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并荣获安徽省首届十佳民办博物馆;2010年中华文化艺术成就-胡秋生歙砚雕刻邮票卡纪念珍藏册发行;2012年特聘为歙县第一届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2013年黄山市古城公司被评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15年“和氏璧”品牌认定为安徽省老字号;2013-2016年承办三届“和氏璧”杯非遗(歙砚)技能大赛,荣获特别贡献奖;2015年承办第二届“和氏璧”杯非遗(歙砚)技能大赛,荣获省、市、县特别贡献奖;2014年至2016年参加与安徽省农业大学合作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徽墨歙砚传统产业保护性现代化开发研究与集成示范-2014BAK09B00;2016年度荣获“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称号;2016年荣获第十二届“安徽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6年扩建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新馆并举办歙砚走向世界研讨会,为歙砚、徽墨的传承、发扬与保护作出突出贡献;2016年受邀参加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地区间会议;2016年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产业平台融合与创新发展座谈会;2017年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被授予“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2017年被授予以胡秋生命名的“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和氏壁牌歙砚”荣获2017年度安徽名牌产品称号;2017年度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100佳;2018年09月荣获黄山市总工会特别贡献奖;2019年代表安徽省参加“故宫过大年展”,设计制作的《琴棋书画》荣获安徽省伴手礼第一名;2020年承办2020年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砚台雕刻工技能竞赛。

胡秋生现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家协会安徽省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美中教科文组织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家;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歙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猜你喜欢

歙砚歙县徽州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港
徽州绿荫
从歙砚到贺兰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
以砚为生 与砚相伴—六砚斋主人凌红军自述
歙县找寻王茂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