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高校学生学业困难群体的心理特征与帮扶对策研究

2022-06-26杨曾欣张宁祥韩旭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

杨曾欣 张宁祥 韩旭

摘要:本文结合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实际,从心理学视角选取了应对方式、认知和情感偏差、焦虑、抑郁多个维度进行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探究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提供帮扶对策。

关键词:学业困难;心理特征;帮扶对策

高校学生由学业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屡见不鲜,学业困难学生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成绩达不到学校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这对学生自身学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都会带来阻碍。探究这一群体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援助策略,构建有效的帮扶系统,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学业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在查阅文献,并对学生、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双院育人模式下大学生学业完成情况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对象涵盖我校5个书院,16个学院的本科生,发放问卷285 份,回收有效问卷283份,以必修课挂科五门及以上为标准,排除躯体性疾病和智力因素的影响,确定有效被试 283人,确定学困学生87例,具体情况见表1-1。运用 SPSS for window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1]。问卷从应对方式、认知和情感偏差、焦虑、抑郁等方面设置了23 道题目,旨在探寻大学生学业困难与以上因素的关系,学业困难大学生与非学业困难大学生在这几方面的差异,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为学业困难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理论依据。

学业困难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性别上,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年级上,二年级高于一、三年级且三年级比一年级略低;专业上,理科专业所占较高;生源上,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业困难。

二、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成因

2.1应对方式

无人监管的状态、不愿钻研的态度、极度放松的心态等都造成了学困学生学业滞后的现状。在受调查学生中,学困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很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62.6%的学困学生表示学习缺乏目标,未做过任何明确的学习计划或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有63.4%的学困学生表示缺乏学习动力。另外,根据访谈辅导员得知:沉迷游戏、手机社交、网络小说等使学困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表现出学习心理疲劳。综上,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没有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自控能力弱、意志力水平低下,都削弱了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2.2认知和情感偏差

学困学生认知障碍产生的原因与其学习习惯、方法、兴趣、思维方式有关。而认知产生情感,情感偏差主要反映在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上。

根据回收问卷,学困学生中有89.4%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认识和认同,缺乏学习热情,遇到难度较大的课程时,容易产生抵触和消极心理。有89.2%的学生表示,自己会选择考前突击复习。有70.9%的学生认为,学困现状会对自己的情绪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2.3焦虑及抑郁心理

根据回收问卷,学困学生多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学困群体中,有58.7%的学生对于自己未达到要求的学习成绩会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变得压抑。有70%的学生在面临考试前会出现思维迟钝等生理现象。根据访谈辅导员及心理健康老师,部分学困学生伴随着抑郁现象,同时,抑郁程度对学业困难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三、学业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援助策略

针对学困群体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自控能力弱、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和情感偏差以及存在焦虑、抑郁心理等心理特点,本文拟结合心理咨询与辅导、规划职业生涯、建立多维帮扶体系等方面展开援助。

3.1心理咨询与辅导

一方面,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对学困群体进行心理强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意志、做好自我管理;另一方面,针对存在抵触学习、焦虑、抑郁的学困学生,辅导员与心理健康老师开展个体心理辅导,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掌握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

3.2规划职业生涯

根据《大学生生涯与职业规划》课程,加大对学困学生群体职业发展规划、专业及就业等内容的引导,帮助树立学习目标。另外,辅导员可以应用“5 W归零法”、“金三角”等生涯规划方法,帮助学困学生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方案并督促学生予以执行。

3.3 建立多维帮扶体系

根据学生需求有的放矢,确定帮扶内容;建设帮扶团队、构建书院学院共同体全程辅导模式,在朋辈群体间建立“一对一”帮扶、宿舍-班级-学校三级互助式“金字塔”帮扶体系。借力书院“一站式”社区教育优势及线上新媒体网络平台,推动搭建全程学业帮扶体系;有效落实学业帮扶配套机制,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学生学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监测[2]。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根据学生成绩、不及格学分数作为量化标准,划分预警等级,建立学生工作系统与教学工作系统积极互动的协同联系;建立奖励及监督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爱与鞭策,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多方对学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涂必华.高校學业困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2]王自华,张保敬,等.大学生学业困难预警机制初探[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84-87.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
简析教师心理特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从心理特征入手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探究
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体育教学方法发展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生心理的数学概念教学探析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