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紧迫性

2022-06-25

读报参考 2022年17期
关键词:奥密克重症人群

4月20日,上海市召开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此轮疫情阳性感染者当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将近20%,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将近2%,接着就是不断增长的死亡病例数据,“都是以老年人为主”。

与之相对的现状是,上海中老年人相对较低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4月1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介绍,截至4月15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群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有近360万人,接种率6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有218万人,接种率38%。

  看到上海的状态,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联想到香港第五轮疫情以来的状况——截止到4月中旬,香港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20万左右,累计死亡人数达到8926人,死亡病例中,有8579人的年龄超过60岁,占比高达96.1%,且74%的死亡病例没有接种疫苗。上海和香港的情况,让社会再次看到了老年人进行疫苗接种的紧迫性。

病毒传染性增强

根据香港的一項研究显示,本次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与小于30岁的人相比,60岁及以上人群的死亡风险上升了252倍,80岁及以上人群的这一数据则达到了946.2倍。根据香港卫生署的统计数据,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全人群病死率达到2.87%,未接种新冠疫苗的80岁以上老人病死率高达15.68%。而在受影响最大的老年人(≥60岁)里面,未接种疫苗者的相对死亡风险是接种2剂及以上疫苗者的21.3倍,是接种1剂疫苗者的2.3倍。

金冬雁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大量的数据证明,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越高越好。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数与香港类似,刚破100万,但由于新加坡60岁及以上老人完成2针疫苗的接种率高于95%,目前新冠总死亡人数仅为香港的1/5不到。且新加坡80岁以上老人中,完成3剂接种和不打疫苗的新冠死亡率分别为0.45%和14%,与香港相差31.1倍。

从奥密克戎在全球开始流行以来,不管是金冬雁,还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教授张作风,都在公共平台上呼吁加快推进国内老年群体疫苗接种。这个呼吁的背后,是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和社会对病毒愈发清晰的认识和研究。

学界一般用RO衡量病毒的传染性,即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多少个人的平均数。RO的数字越高,意味着传染性越强。研究显示,最初新冠疫情暴发时,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O大约为2-3,与流感是一个级别。而今年3月20日,在“新冠防疫新进展高峰论坛·2022第一季”在线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且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奥密克戎传播的RO值是7-8,它的亚型毒株BA.2达到8的水平”。这意味着,一个奥密克戎感染者,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8个人。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又发现,与过去的新冠病毒,尤其是德尔塔变异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是传播性强、隐秘性强、病情发作慢、症状比较轻,不少人被病毒感染后,在较长时间里没有明显症状,自己不知道,也难以对其监控,直到造成较为广泛的社区传播后才在各种筛查中被发现。

“破防”,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用这样一个词向记者概括奥密克戎带来的影响。“我们国家的抗疫政策与大多数国家一直不一样,我们一直是动态清零。在以往新冠病毒传播力没有那么强的状态下,病毒的传播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今病毒传染性增强,原来的疫情防控体系变得容易被突破。”该负责人说,国内的防疫政策,使得政府一开始在推广疫苗接种时与别的国家出发点也不一样。

在国外,由于新冠病毒一直保持高度流行,老年人作为最脆弱的人群,是首要的保护对象。美国从2020年12月开始启动疫苗接种以来,老年人和医护群体是并列放在最优先接种疫苗级别的。

国内的情况则不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奥密克戎之前,国内的疫情多是小规模暴发,所以疫苗接种是以防止本土传播为目的,接种政策是优先保护处于最高暴露风险的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相关口岸工作人员等,然后就是各行各业的青壮年——他们是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流动性更大。”该工作人员说,促使作出这样决策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出于对当时疫苗安全性和保护性的考虑。

截止发稿时,数据显示,全国已接种超30亿剂新冠疫苗,但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还有约1/5的人没有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加强针对保护老年人更加关键,然而,它的接种率更低——约一半的老年人没有接种加强针。

从预防感染转向预防重症

4月18日,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了香港老年人(≥60岁)推迟甚至拒绝接种新冠疫苗的多项因素。研究于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23日进行,研究者在累计访问了27位香港老年人后发现,缺乏医生的决策支持,是香港老年人犹豫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量的接种数据显示,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反而比年轻人更低,并且是以发热、接种部位局部反应等一般性反应为主。所以,新冠病毒疫苗对老年人来讲同样是安全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部副部长张春焕公开表示。

2020年11月,辉瑞公司的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时发现,包括老年人在内,该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有95%的有效性。张作风告诉记者,但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新的变化。研究者对英国260万大样本人群进行了辉瑞疫苗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研究。研究者发现,该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在接种2-4周后下降到90%左右,如今遇到奥密克戎,该疫苗2-4周内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只有65%左右,25周后则下降到8.8%。

“这是我们现在提议打加强针的原因,因为接种加强针后,预防感染的保护率能维持在67%。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疫苗预防死亡和重症的有效性一直在95%左右。”张作风本人的团队也在研究全美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他们发现,如果具体到德尔塔病毒,人们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的话,疫苗对预防发病和死亡都有比较强的保护作用。对奥密克戎毒株来说,疫苗预防感染的保护力在降低,但预防重症和死亡的保护力依然很强。

4月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证实了国产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的保护效力。这项研究是基于2021年5月21日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内地确诊的所有新冠病例,涉及的国产疫苗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这期间,中国内地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829例,其中8675例是由德尔塔引起的,2154例是由奥密克戎引起的。其中,在3岁及以上的病例中,15.1%的人未接种疫苗,7.3%的患者接种了疫苗但未全程接种,63.6%完成了疫苗全程接种,14.0%接受了加强剂量的疫苗接种。

以疫苗对奥密克戎的影响为例,研究人员发现,对于60岁以上人群,奥密克戎引起的肺炎比例从未接种组的79%降至完全接种组的52%,重症发生率从10.3%下降至3.9%;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加强针后,奥密克戎病例的肺炎风险可以显著降低65%,重症风险显著降低90%。

  研究人员认为,面对奥密克戎,全程接种可降低60岁以上人群的肺炎风险,加强剂量接种可降低重症风险。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王珊)

猜你喜欢

奥密克重症人群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奥密克戎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迎战奥密克戎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人群中总有一个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