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2022-06-24文/遥

军工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舅外甥外婆家

文/遥 遥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各人的事情各人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最早读到这句话是在我上初中时,有一次上厕所,就地捡拾起一张废纸片儿,没想到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尽管已经破损,看不清作者是谁,但当时读到这句话,如遇知音般热泪盈眶的情景却至今难忘。后来,才知道它的原始版本来源于清初文学大师郑板桥,便在内心里对他敬重有加,引为知己。

如此这般激动,是因为对这句话早已感受至深,刻骨铭心。

那是我七、八岁,还是一个天真烂漫、不知人间几多愁苦的孩子,告诉这个浅显道理的是我的大舅。我的大舅方脸阔鼻,浓眉大眼,一把密扎的胡须,一副敦厚的身材,以致于后来我的爱人第一次拜见大舅就立即说我长得像大舅,那就是我若干年后的形象。我外爷去世得早,大舅当时大约有十八、九岁,虽然已经撼起身子可以勉强支撑门庭,但肩头尚嫩、世事不谙。我母亲兄弟姐妹八个,当时最小的妹妹也就十一、二岁。就这样,大舅赶牲口,种庄稼,贩瓷器,跑生意,与外婆与他的弟弟妹妹度过了许多艰难辛酸的时日,其间受了多少苦头,看过多少白眼,尝过多少人间冷暖,他自己从来没有向人诉说过,却形成了他对人生独特的体会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哲学。

后来我们考上大学,弟弟上学前去外婆家辞行时大舅已经抱病经年。他拄着拐杖非常难为情地说:“几个外甥考上了大学,我却没有能力给你们一点支持……”一脸的羞愧与窘迫。

然而,就是我的大舅,曾经不经意的一句话——他到临去世都不知道自己说的哪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外甥稚嫩的心灵,并在其一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鞭策着他,警示着他,激励着他。

童年的天空总是蓝蓝的,花儿香,草儿青,风儿让人醉,一切充满了诗意般的烂漫和美好。

孩童时总喜欢走亲戚,因为走亲戚能够“穿洋洋,吃香香。”特别是逢年过节,母亲总是把那破旧的衣服拆洗得干干净净,让我们能稍稍体面地走到人前。而亲戚家来了客人,即便平日里多么艰苦这时候也要做一些好吃的来招待,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传统的关中文化。那时候,我年纪小饭量却特别大,动不动就感到饿,每逢春节拜完年走出外婆家的村子,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掰开馍布袋子吃里面剩下的馍馍。这时候,我父亲总是笑着骂我:“看那没出息的熊样,去外婆家咋还没吃饱?!”我的确没有吃饱。因为我吃第一碗饭快结束时就抱着饭碗悄悄地瞅瞅这个看看那个,听见这个高声训斥自己的孩子或者看见那个重重地摔了一下面盆,我就轻轻放下饭碗一溜烟跑了出去,嘴里还喊着“吃饱喽,吃饱喽”。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每个家庭都不宽裕,但来了客人招待的饭菜总是要像样一些。于是,每每到了亲戚家,为了减少我吃他们饭的负疚,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尽我所能地帮他们多干些活儿,以表明自己不是白吃饭的,自个在心里也就能够稍微舒服一些。

记得八岁那年的夏天,父亲将我送到外婆家。当时,大舅家正在打红薯窑(在地下挖一个很深的地窑,将红薯或者蔬菜放在下面保持新鲜)。我和当时已经二十多岁的表哥做搭档,他在下面用铁锨和铲子挖土,我在上面用绳子拽着粪笼吊土。时令正值盛夏,尽管有一小片的树荫儿遮阳,但午后火辣辣的太阳还是将稚嫩的肩膀晒破了皮,麻绳将小手捋起了几个血泡。

我仍然干得不亦乐乎,至少我一个小孩儿替代了大舅这样一个强壮的劳动力,他可以去干一些别的活儿。由于小时候身体特别壮,加上在自个家里经常干农活,所以我做起家务活的章法和架势还是颇得大舅的欣赏和满意。

这时候,来了对门和外婆年纪一般大小的一个老太太,她看见我干得汗流浃背却仍然乐此不疲,一边走一边赞赏地说:“你这外甥小小年纪还干得美的很!”

听到鼓励,我看了一眼大舅更加卖力地干起来。

也许大舅觉得孩子年龄小听不懂,也许觉得是自己的亲外甥说什么也无所谓。全然没有想到,应着老太太的夸奖,大舅却脱口而出说了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我让他从小明白,在我这儿吃一口饭,屁股里面都要流些水呢。”

一个从小受穷受苦看别人眉高眼低的小男孩,本来就已经把可怜的一点自尊遮掩得无处可藏,没有想到,尽管如此卖力地干活却仍然换来的是大舅这样刻薄的话。

等到大舅话音一落,我的脸上、脊背上就好像猛然被人抽了一鞭子,火辣辣地揭了一层皮变得没皮没肉。气血上涌,眼泪滚滚而下,手里的绳子拽着粪笼“嗖”地滑到了地窑底下。就这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往上吊着土。而旁边时不时地有人从身边穿过,他们谁也不曾体会到这时候这位八岁的小男孩正在被架在滚烫的耻辱柱上烧烤着、煎熬着……

终于,幼小的心灵再也无力挺起那颗被揭了脸面的头颅。

我让表哥上来吊土,我下去挖。表哥还以为我是吊累了想换一换工种。他们谁也不曾去留意和体会一个八岁小男孩此时此刻那难以言说的痛楚感受……

下到红薯窑底部,我两手抱着铲子跪在土堆上纵情地大哭起来,还要将嘴巴啃在土堆上而不让哭声传出来。后来,在表哥的大声催促下(当然,他并不知道窑底下一个小男孩的心灵深处发生了怎样翻江蹈海的涌动),我一边抺着肆意横流的眼泪一边奋力地铲着脚下的湿土……

直到午后三点多钟,一般农村人吃下午饭的时间,我沿着地窑墙壁上的脚窝爬到地面,在脸盆洗了一把脸,趁着谁也不留意的当儿,一个人出了外婆家的门,顺着小路往家走去。其实,我并不知道回家的准确路线,我家距离外婆家大约有十几里山路,中间还要经过一条很长的壕沟,里边荒草丛生,足有一人多高,镶嵌其间的只有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小的时候,这里经常有狼出没,正常的上午下午都少人过,更何况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正午,更难得有一个鬼影子出现。就这样,只凭着“我家就在南边”的本能,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山路回到家。

直到五点多钟,大舅蹬着一辆自行车火急火燎地找到我家,这时候我已经吃过午饭扛着锄头在自己家的玉米地里干活去了。我妈嗔怒地问大舅:“你说孩子啥话了,他回家来连声音都哭不出来?”

一直到大舅去世,一直到母亲去世,我都没有告诉他们是一句什么样的话使他的儿子如此刻骨铭心。

但从此以后,我就记住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各人的事情各人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如靠自己。”——在内心,我从来没有因此记恨大舅,恰恰相反,我非常感谢他,他以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让我从小就明白了这么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特别是渐渐成人之后,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启发着我的弟弟妹妹,教育着我的儿子。

猜你喜欢

大舅外甥外婆家
唱歌催眠
与大舅会酒
奶羊 奶娘
都去外婆家
常想起大舅
我爸只服我大舅
假装
喂猪
磕头
外婆家的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