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稼一枝花,节水顶呱呱

2022-06-24黄志明

智慧少年 2022年7期
关键词:土壤水分庄稼节水

黄志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的需求量极大。究竟能有多大呢?这么说吧,我国的总用水量中,农业占了62%!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50%以上,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那么问题来了:农业如此高比例的用水量,如何让庄稼“喝饱水”呢?

科技助手来帮忙

想要庄稼“喝饱水”,怎么少得了我们科技家族呢!作为如今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我们而言,让庄稼“喝饱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就拿最常见的外界辅助方法来说吧,通过对种慎结构进行调整、使用覆盖保墙(墒,即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等技术,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墙、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技术一:覆盖保水技术

我是覆盖保水技术。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农田观察,你会看到有些田地里会铺上塑料膜,农作物透过塑料膜扎根在土壤里。没错,这技术就是我。通过塑料薄膜或者作物秸秆覆盖在土地表面,能够提高地表温度、减少雨水的径流、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很好地保存了土壤水分。

作为最常用的节水技术,我既不影响农作物接受阳光的照射,还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很好地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并且节水增产的效果极其显著,比如干旱地区地膜小麦每公顷可以增产150千克左右,地膜春玉米能够使降水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技术二:深松深耕技术

植物和人一样,也不喜欢拥挤的空间。然而,当一片农田长期因为农业机械的碾压,土壤很容易变得坚硬,通透性也大大降低。这时候,我就该上场啦!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深耕技术给土壤耕层(犁底層)松土,这样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大“土壤水库”的蓄水量,有利于农作物在深层土壤中扎根,及时吸收更多的土壤水分、养分,更好地生长发育。要知道,当农作物的根茎深入到地下约1.5米的位置时,利用深耕蓄水可促进根茎吸水量增加25%左右,可使农作物增产约40%呢。如果能在雨季前,适当进行深松深耕,还能促进降雨下渗,可以在汛期有效积蓄更多雨水,从而减少作物生长期灌水量。

你很纳闷我们化学制剂怎么做到节水的?我们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吸水能力特别强,我的小伙伴如保水剂、吸水剂等,都能帮助储水。我们在遇到水后的15~20分钟的时间里,能够吸收自身重量150~160倍的水分!因此在灌溉或降雨时我能在土壤中形成“小水库”,当发生干旱时,吸足水的我们就会释放水分,使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能供给植物根系水分。同时,我们还能吸收肥料、农药等,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最终提高农田水、肥、药利用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无毒无害,能反复释水、吸水,因此人们也称我们为“微型水库”。有了我们,农民伯伯再也不用担心农作物缺水啦!

过去的很多小麦品种不耐旱,整个生育期得浇三四遍水。因此有这样一句世代相传的民谚:“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如今,小麦的育种目标不再是单纯的高产了,既节水又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才是新宠儿。没错,小麦蕴藏着丰富的基因资源,从中筛选出抗旱耐热的优异品种,就培育出应对干旱、高温等艰难环境的新品种了。这不,在我国新疆地区,新小黑麦1号、新小黑麦2号、新小黑麦3号等,就是耐瘠薄、耐寒、耐旱的优质新品种,它们被大量种植用于生产粮食、制成饲料、酿酒和做成生物能源等。8D0024D8-3AEE-4B59-A7F3-E477044F4BA9

猜你喜欢

土壤水分庄稼节水
我国玉米创新集成技术节水增粮显著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基于根系加权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
为什么说海带是海里的“ 庄稼” ?
为什么说海带是海里的“庄稼”?
磷素添加对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
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稻草人的爱情
张媛媛出席2016年度节水论坛
节水必备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