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

2022-06-24潘美蒋瑜

大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高校

潘美 蒋瑜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线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发展。文章深入探讨并创新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多样化,课程实施应用性广,明确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的任务,课程教学评价反馈更利于促进课程建设。该模式可应用于世界旅游地理课程。实践结果显示,该课程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将理论与图声影像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促进了教与学的发展。期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创新与应用研究,能为我国在线网络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思路和构建框架。

[关键词]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建设模式;世界旅游地理

[中图分类号] G431;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179-0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外典型的MOOC项目有Udacity、Coursera、Edx等。早在2000年我国就步入了在线课程的发展期,随后受国外在线教育的影响,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在线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如今我国在线教育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线学习需求不断增加,不断有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2002.6亿元,在线学习中以本科学生居多,这体现出在线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受到大多数群体的欢迎[1]。

本研究采用面对面调查法探索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将该模式应用到具体实际课程——世界旅游地理中。本次调查面向高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0份,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达88.8%,SPSS信度分析值为0.888,问卷有效信度良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调查者基本情况、课程开设意愿及期待、调查者对课程各方面的选择,包括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评价选择等,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必要的频数分析和交叉分析。

一、构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一)明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理论

在现有在线课程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构建主义、学习动机、视听教育等,创新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应用构建主义创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学习者可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和学习理念,并提出新的理解;运用学习动机理论就是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手段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今天,将视听教育应用于在线课程中能更好地推动在线课程的发展。但不应只有或大部分是视听教育,而需在采用一定视听教育方式的同时结合其他教育方式来建设高校在线开放课程。

(二)确立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师提前制订好教学计划,并按照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得不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受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和资源的影响,該模式容易形成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的教学过程,且往往是由教师掌控主导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

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工作,按时在线发布相关的教学视频,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学习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借助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进而丰富课程内容,使得许多传统课堂无法实施的教学方法能得以应用;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学生能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很好地培养自学意识和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

在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上,68.5%的学生喜欢“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在喜爱的课堂互动模式选择上,在线互动的需求量比线下的大,其中在线交流论坛占66.6%。基于调查结果及当下在线开放课程的主流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混合式教学[3]。该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线上学习的需求,又考虑到学生对线下活动的期待,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线开放课程安排

1.课时安排

调查中,对于总课时的安排,有58.5%的调查者总体感受为以往课时偏长,希望在线开放课程的总体课时短些。在对每节课时长意愿以及每周上课次数意愿的调查结果进行交互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其中以每节课20~30分钟,每周1~2节课的交互性最大,为19.9%。

2.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程总体内容

结合在线学习的特点,在沿用以往课程内容整体的知识章节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在线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避免课程偏理论、内容枯燥等问题。规划后的课程内容主要框架包含章节目录、学习目标、学时分配这几部分。

(四)建设模式课程实施

课程正式实施前,要明确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同的师生定位,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教授的模式、内容及方法,最终影响教学效果。与传统师生定位不同,在线开放课程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从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努力承担好教学设计实施者、学习交流互动的引导促进者、管理及技术支持者等角色[4]。而学生则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地去学习课程内容。在线开放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需求及兴趣调查中,除去固定的线上课程学习,52.4%的调查者希望在线下开展各类活动,仅少部分调查者喜欢线下课程的答疑活动,这表明在线下课程方面,不能一味沿用传统课堂模式,而应结合课程实际增加趣味性活动。

课程的实施是教学活动实现的过程,按教学活动的前后顺序,可分为课前准备、课程进行以及课后阶段,每一阶段师生都有不同的任务[5]。

1.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任务:班级的课前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管理以及课程内容准备

课程管理方面,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既方便日后的教学管理又方便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教师还要提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结构等基本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给各个小组分配好预习课程的工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平台管理方面,教师首先需要熟悉平台各大基本板块内容,掌握平台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尽快将课程简介、课程要求等课程总体基本内容进行完善,方便学生了解。

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则要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具体内容选取与之相符合的课程资源,进行碎片化教学。

(2)学生任务:熟悉平台并预习

学生应当提前熟悉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及操作,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明白课程及教师的要求,制订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及计划,能根据教师在教学平台所发布的课前任务及相关的学习资源,提前进行课前预习,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提前熟悉小组成员,初步形成小组学习意识,必要时可以多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课堂教学阶段

(1)教师任务:课程发送及跟进

在此阶段,教师主要负责发送提前录好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源以及练习测评等。另外,还可以进入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后台信息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需要课后进行线下活动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将活动基本消息推送给各学习小组,方便学生在完成线上学习后开始着手线下活动。

(2)学生任务:在线学习

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点,进入教学平台打卡签到,认真观看教学视频,必要时可以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积累自己的学时。学生要及时完成课后习题测评以及教师下发的课程任务,对于不懂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先记录下来,以便课后与教师或组内成员进行交流。

3.课后阶段

(1)教师任务:课程修正、组织课后活动

教师应当根据每节课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及时修正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教师可在每章末尾以直播的方式进行课程总结和解答,便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偏爱在线论坛交流的问卷结果,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在线交流活动,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再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积极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按照事前分好的小组进行头脑风暴,针对问题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讨论汇总的结果以及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问题的解答,并对学生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在线下课程方面,教师在设置线下课程内容时可以多开展一些与所学内容紧密联系并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2)学生任务:课后练习巩固

这一阶段为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提高阶段。学生要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与测评,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要多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小组内可针对某一知识内容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学习资料,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另外,对于教师布置的线下课程活动,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明确自己的任务分工,按时完成任务,可多与小组成员进行谈论或经验分享。

(五)课程教学课后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简单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大类。诊断性评价是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则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在线课程教学,其教学过程都是一个教与学的交互式过程,因此,其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学习评价以及教师教学评價。学习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而教师的教学评价则涉及对多个方面的评价[6]。

1.对学生的评价

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准确的评价,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主要采用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态度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种综合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增加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个最终的判断,方便教师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得到的结果更为科学、合理。本研究拟采用50%形成性评价+50%总结性评价的评价模式,对于两大评价项目所占比例,教师可按实际教学情况酌情增减。在对喜爱的评价方式进行调查时,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课后习题答题、打卡签到、PPT制作与心得体会等多元化的评价项目,教师可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

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在在线开放课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行为主要依托教学平台,其中涉及的因素较多,评价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一直以来都没能形成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考虑到评价实际情况及课程需求,本研究拟通过调查学生对教学平台及教学满意度的方法,进而得到教师教学评价。其中教学平台满意度主要涉及网站设计与技术支持两方面,而教学满意度主要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作业评价以及教师态度四个方面[7]。

二、发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作用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发展需要高校和教师两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学校作用至关重要

1.选取合适的平台

当前在线开放课程的平台越来越多,各平台的构建理念、板块模式也各不相同,对于发布的课程要求与标准也有所不同。学校应当在统筹开设在线课程前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充分考虑学生、课程本身特点等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努力为课程提供一个最为恰当的教学平台,以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氛围

目前,学校的主要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线下课程为主,尽管在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开放了许多在线课程,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对在线开放课程了解少、兴趣不高。学校应多宣传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多接触了解在线开放课程,同时营造良好的在线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在线开放课程以及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正式上线后,仅靠一两名教师是无法满足在线开放课程师资需要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进、添加新的课程组成员,做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工作,持续做好完善课程内容等工作。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支教学结构合理、教学工作做得好及资源整合、设计、创作能力突出的优秀课程教学队伍[8]。

(二)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1.提升角色转变认知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教师更多的是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而言,该学习模式有了新的改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上课模式,面对学习时间灵活的在线课堂,可能会出现散漫、松懈等学习心理,教师应及时主动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9]。

2.增强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

在线开放课程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在线课程设计能力,能借助互联网技术研究和学习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特征设计在线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在协作、互动中建构知识。

3.具备良好的倾听和沟通能力

由于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少,教师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和方法,耐心地倾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疑惑和学习需要。同时,教师应用心观察每位学生的优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情况,及时引导、支持、鼓励学生,以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4]。

三、将建设模式应用到具体课程

世界旅游地理是一门集世界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开设世界旅游地理在线开放课程,对地理学各专业学生而言,既能满足学生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地理的整体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层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际旅游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追捧,对非地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旅游,拓展视野[10]。

对该课程的开设意愿与选课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交互分析后,我们发现,有90%的调查者表示期待开设该课程。目前,世界旅游地理课程在线开放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对世界旅游地理在线开放课程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世界旅游地理这门课程为例,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一)传统教学课程基本信息

目前,我国涉及世界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材主要有《现代世界旅游地理学》《世界旅游地理》等,课程整体课时安排在36学时左右,其主要内容是先总体论述世界旅游资源及其特性和区域差异等理论知识,再以各大洲为单位,主要从旅游环境、民俗风情、著名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课程主要采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课时较长,实际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手法单一,教师注重讲授理论知识,缺少课堂互动,课堂较为枯燥,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线开放课程安排

1.课时安排

基于调查结果并结合实践情况,本课程拟定32个学时,每周授课次数为2节,共计16周完成教学任务,其中线上课程28学时,线下课程4学时。

2.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世界旅游地理的相关理论,掌握世界旅游区的划分方法,通过学习各国旅游文化知识,对各地文化差异有一定的认知;了解世界旅游资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提升地理素养,增加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课程总体内容

4.课程章节内容

为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点的整体连贯性,除第一章至第三章課程由教师按小节内容及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教授以外,后面学习各国旅游内容框架统一安排,主要分为:1.旅游环境,包括概况、地形、气候、经济、节日;2.民俗风情;3.著名旅游城市与景点三大模块。另外,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内容需要的差异性,在每章节中加入“拓展选读”部分作为选修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选择性学习,该部分不计入学时。这样既能确保学生学习了不同的内容,又能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内在统一性。其内容的制订主要根据学生对各大洲不同类型景观的偏好而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景观的偏爱主要集中在风土人情类、历史遗迹类、现代科技类等方面。

(三)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实施

在课程内容方面,本课程教师提前录制好20~30分钟课程视频,较长的课程时间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与拓展,但有关的研究数据表明,实际上学生课堂注意力有效专注时间在10~15分钟。因此教师在讲解课程时要注重对学生活跃度的调动,其内容不应局限于PPT图片加文字展示,而应该充分利用好在线课程教学手段多元化的优势。本门在线课程除第一章和第三章节理论知识较为偏重外,其他章节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内容多为世界各地的旅游介绍,应多采取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相结合的手段展现,使得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全面,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协调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应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以亚洲的韩国为例,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人们对于各地方的饮食都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而韩国泡菜文化正是因此而被大多人所熟知。教师便可以泡菜为课程的切入点,简述泡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从而让学生进行具体内容的学习。除了上课所需资源,教师还应当提供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拓展学习的资源,包括教学大纲及与其内容相关的精品课程、影视纪录片、书籍、文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5%的被调查者偏好于影视纪录片这种画面感强的材料,因此,在选取资源时也要注重其内容表达的多元化。另外,由于学生学习专注时间有限,其内容篇幅不宜过长[6]。应设置好课后任务以及知识测评,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

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开展如个人旅游、最爱旅游景点分享、模拟旅游出行、制订旅游路线等活动,这样既能使课程充满趣味性,又能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世界旅游地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该建设模式快速完整地形成了课程体系,说明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世界旅游地理一直来偏理论教学,线下教学受限条件较多,教与学显得较为枯燥,教师授课比较被动,学生学习的知识也较为抽象。将课程进行在线开放,能有效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让理论与图形、声音、影像相结合,丰富学习内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切合课程开设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借助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能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化。

四、结论

当下,高校中学习的主体是“90后”及“00后”,他们是随着信息化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已经深深融入这一代学习者的学习生活之中,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经验的获取及学习的兴趣等都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必须提升,教学理念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并且要注入新的内涵。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的核心能力也会随着教育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信息化網络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必将成为当代教师教学实践的核心内容。

应用该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世界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开设意愿、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偏好等有关课程方面的内容,调查课程实施的可行性,能为在线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制订在线开放课程目标要求及内容框架等内容,缩短教学过程,增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促进了课程教学模式的完整化和现代化。以教学过程为主线,明确教师及学生任务,细化课程设计内容,确保了课程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基于学生与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获取更真实的教与学的效果反馈,用于完善在线开放课程,提出有助课程建设的实施建议,使之更有利于长久发展,使课程更符合当代教学理念。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白皮书2017年[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7年第11期)[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7:2-34.

[2] 罗生全,李红梅.MOOCs审思:理念、问题与趋势[J].高校教育管理,2015(4):62-68.

[3] 孙雨生,程亚南,朱礼军.基于MOOC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3):65-71.

[4] 王文君,张晓涛,代亚萍,等.协作式在线课程中教师角色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12):57-62.

[5] 王茜.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160-161.

[6] 李丹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通讯世界,2019(2):284-285.

[7] 马治国.网络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5):69-71.

[8]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86.

[9] 辛妙菲,邹自德.基于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教学策略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5):16-21,108.

[10] 王鹏,杨载田,彭元伟.高校公选课“世界旅游地理”课程实践与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0-132.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高校
浅谈互联网+时代将微课、慕课、优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