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中的“错字文化”

2022-06-24林博润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错字错别字

林博润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千年前,智慧的中华民族祖先就发明创造了文字。这一伟大的民族瑰宝被华夏儿女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使用。

汉字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钥匙,是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桥梁,我们在汉字组成的汉语言中感悟人生。然而,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乱象,那就是“错字文化”,乱用汉字、乱用成语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还广为流传。

今天,蔡老师要求我们在大街小巷中寻找五花八门的错别字。下午的阳光格外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心情也软软的。但寻找错别字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减少,我的一双眼睛在宽阔的街道中,在长短不一的巷子里,仔细寻找着错别字。

忽然,妈妈拍了我一下,指着前面门店上的招牌说:“看,‘默默无蚊’写错了!”我立刻抬头辨认,哇,果真是写错了!我进店一瞧,原来是卖蚊香的店面。看来,这位店主也是绞尽脑汁来吸引顾客呀!

现在,滥用成语的现象在很多商家的广告招牌上,可谓屡见不鲜。服装广告的“衣衣不舍”、电瓶车广告的“乐在骑中”、啤酒广告的“饮以为荣”、咳嗽药广告的“咳不容缓”……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就被这样简单粗暴地改编成啼笑皆非的“顺口溜”。

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乱用文字的网络流行语。我不叫我,叫“偶”;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过奖不叫过奖,叫“果酱”;难受想哭也摇身一变成为“蓝瘦香菇”……不好好说话,乱用文字竟然成为了潮流。

中国的汉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改编的成语或创新的组词虽然新颖、幽默、标新立异、简洁明了,但是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错别字,结构上、语法上错误较多,混淆了青少年对规范汉语的正确認识。我们应该提倡文化自律,不盲目追赶潮流,自觉学好、用好规范的汉字。

(指导教师:蔡春梅)

对话:“乱用汉字”这一作文主题非常新颖,并且贴合当今时代的某些不良社会现状。希望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对这些不规范的错字及时指出,净化语言环境。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错字错别字
博大精深的汉字
诗嘲错别字
易错字 来提醒
错别字的自述
错字在身边
博大精深
60秒找错字
一读就错的姓
60秒找错字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