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产品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

2022-06-23黄玉淑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西电子商务农产品

蒋 玲 黄玉淑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1.广西农产品简介

广西地处中国南方,北回归线横穿,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丘陵,利于作物特别是水果生长。除传统的稻谷、花生、玉米外,还出产众多享誉全国的著名地方农特产,如知名的有荔浦芋头、田林八渡笋、灵山荔枝、桂七芒果、覃塘莲藕等。广西做为中国的“亚热带水果之乡”,广西水果总产量近十年保持年年增长(见图1),到2020 年水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典型的热带及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芒果、木瓜、香蕉、火龙果、百香果、沙田柚、柑桔、菠萝蜜、柿子,番石榴等口味独特,不仅受大众喜爱,也是利于企业二次加工的首选品种。

2.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与政策支持

广西南面北部湾、东南亚,西南部与越南毗邻,广西与东盟各国陆海相邻,首府南宁市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和前沿。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这些年高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广西电商开始从零散小型电子商务模式升级为有政府引导扶持的电子商务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国家商务部的部署,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从政策、资金、人员等各方面推进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从2013 年到2019 年的数据显示,广西电子商务销售额年年增长(见图2),预计未来几年发展趋势不变。

图2广西2013年-2019年电子商务销售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2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自治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广,农村网络零售额不断增长,电子商务扶贫显现成效,农村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广西农村网络零售额221.3 亿元,同比增长32.5%,十三五期间广西农村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6.4%。

2.3 广西农村电商物流建设不断推进

广西2011 年-2019 年快递量呈现增长趋势(见图3),农村快递量亦是呈现增长趋势。广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计划搭建每镇有一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最终完成每村有一个物流配送网点覆盖的规划,广西全区一共有14282 个行政村,2015—2021 年4 月,累计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6016 个,物流配送网点8839 个,一些配送网络可以同时覆盖几个村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服务覆盖率超70%。

图3 广西2013年-2019年广西快递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4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通信网络全面覆盖

201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14282 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网络到村,意味着每个村庄均能利用宽带登陆互联网,2020 年完成了全广西所有行政村都具有4G 信号覆盖的任务,只要手机开通功能,村民与外界可以实时便捷沟通,此项为电子商务在农村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5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获得政策与资金支持

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以县为建设单位,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重点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到2021 年7 月为止,全广西累计58 个县66 次获得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程,共获11.47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覆盖了全区94%以上的行政县,累计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28515 个,县级服务中心基本已完成建设。

2.6 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

广西政府主导实施品牌强农行动,2018 年起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以广西青山绿水、富硒资源、花山岩画、优质农作物为品牌定位,建立“广西好嘢”总体品牌标识,分为“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公众熟知的“螺状元”系列螺蛳粉、横县茉莉花茶、陆川香猪、恭城月柿、百色芒果、凌云白毫茶、梧州六堡茶均在其中。截止2021 年7 月评审认定“广西好嘢”农业品牌共3 批285 个,11 个广西品牌上榜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总价值超过2500 亿元。

2.7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情况

为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工作,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提高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对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贫困户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和电子商务应用技能培训,2015—2021 年4 月期间广西农村电商累计培训36.86 万人次。

培训内容包含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直播电商平台的操作、网店推广营销,掌握开网店的整个流程及经营技巧,让更多农民可以自主创业就业,利用电子商务帮助本地优质农产品拓展更多销售渠道,走出农村销往全国,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3.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存在困难

3.1 广西农村物流建设亟待进一步融合发展

3.1.1 农村末端投递未完善。由于广西属于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农村路面硬化不足,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服务手段相对落后,加上用地难、村道交通多窄小,城市车辆通行难、“最后一公里”末端投递难等问题依旧存在。

3.1.2 广西农村物流成本高。单件快递发货,村级物流成本是县级物流成本二倍,而县级物流成本又是广东地区二倍以上,冷链运输价格更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价格优势。

3.1.3 冷链物流非全程。冷链快递业务仅仅停留在城市间运输,末端配送环节难以做到全程冷链,主要商家只能采用包装内冷冻增加了包装成本,广西蔬菜水果品种及产量极具优势,但是成熟鲜果优质蔬菜保鲜期短,运输条件高,由于冷链运输未能达到从产地到消费者全贯通,影响了广西本地优势果蔬在电子商务零售上消费者的体验效果。

3.1.4 果蔬发货不及时。一是果蔬成熟时间集中,为了适应村级物流的流通速度,经常采用预售方式,以便统一发货降低成本,顾客在电商平台下单后,发货时间长,难以满足一些高端客户的时间要求。

3.2 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还需走向消费者

3.2.1 区域公共品牌使用无商标法保护。目前消费者对广西熟知的农产品品牌几乎都是基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区域公共品牌,如横县茉莉花茶、陆川香猪、恭城月柿、百色芒果、凌云白毫茶、梧州六堡茶等,一些含有地名的商标即使取得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也无法禁止他人使用,区域公共品牌使用者广,无专有性保护。

3.2.2 非加工农产品品牌推广期效短。原产的果蔬有季节性,推广期一般选在生产旺季,除了一些二次加工的知名农业产品品牌如“南珠宫”牌珍珠、“双钱”牌龟苓膏、“浪伏”茶叶外,新鲜果蔬由于自身季节性生产特点,不便全年推广,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而消费者更加认同地理标志的产地公共品牌,带商标的产品品牌目前还未有较好的推广模式。

3.2.3 传统营销模式下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费用高。大型企业担心投入后没有效果,中小企业不愿投入,农户更无实力投入品牌建设。

3.3 农产品品质不稳定标准缺失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最大瓶颈

虽然政府引导片区种养的模式,使某个农产品种类达到一定规模,但目前广西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个体为主,农业生产环节标准化程度低,果蔬成熟采摘时品质不一,如消费者在同一家店铺购买同一个链接的同一品种水果,会发生消费者首次买到甜果,二次下单送来的就是酸果,卖家对农产品的描述与买家的理解有认识上的差距,造成顾客体验时高时低,品质、口感不稳定很难获得稳定忠诚顾客,标准的缺失使农产品交易“优质优价”还很难实现,而长期“低质低价”策略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优质果蔬的销售,最后打击消费者对整个电商农产品的信任。

4.广西农村电子发展建议

4.1物流网点全面覆盖,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冷链物流,加速村-镇物流频率

4.1.1解决农村最初发货端与最终收货端的物流问题。继续推进建立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利用现有的快递公司、服务网点、农村流通网络合理规划收件配件布局,做到每村都有一服务网点,每镇都有配送站,与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点同步建设。

4.1.2 降低物流成本。政府引导形成产品生产片区,扩大销售形成大规模出货集中降低物流成本,如果是品种较多的情况,可以多零凑整将地域商品整合,把出货量做大做出规模,提前做好销售规划与物流公司达成合作,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4.1.3 完善冷链物流。推广泡沫箱冰块等冷链包装,优化设计配送快递车厢,分类存放,推广具有冷冻冷藏功能的快递柜,让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继续享受冷链保鲜。

4.1.4 加速村-镇物流频率。针对量小急送的果蔬,搭建公用顺风平台,扩展派送会员,利用村镇间日常个人车辆流动,将果蔬顺路运输到乡镇一级,提高村级发货频率,提高果蔬运输效率。

4.2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采用统一品牌标识

4.2.1 利用“广西好嘢”做为农业品牌总体形象标识,聘请专业公司对区域公用品牌进行品牌策划、品牌推广,突出广西青山绿水等元素定位,做为统一品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等营销细节上精心设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4.2.2 支持各类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农业品牌建设,利用好东盟区位优势,通过承办或组织跨区域、跨国农业产品交流展销活动,对接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广西名特优专栏,为品牌运营管理、品牌宣传推广、公共宣传等方面提供创造平台。

4.2.3 支持规模农业企业实施企业品牌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商标管理,防止商标侵权行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和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培育壮大一批企业自主品牌。

4.2.4 推进农业品牌强强联合,支持“广西好嘢”目录内企业通过合作、联合建立以“广西好嘢”为统一标识的品牌联合体,共同打造农业品牌。

4.2.5 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利用好短视频、直播平台,打造广西青山绿水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4.3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保证电子商务农产品品质稳定

4.3.1 对农产品品质分层和细分,建立一套直观、且能让消费者一看既懂的农产品分等分级体系,让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在相同的认识标准下远程交易,买方通过卖方的标准描述获得真正的期望值,完成交易后不降低对产品满意度,愿意再次消费。

4.3.2 做好农产品地理标识和质量追溯、贮藏运输,在包装标识上增加二维码可查询追溯系统,消费者随时掌握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经历的各个环节。

4.3.3 对农产品深加工,扩宽农产品的产品线深度,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研究所组建研发中心,在农产品风味保鲜、加工工艺技术上做研究创新,二次加工稳定农产品品质,扩宽农产品的产品线深度。

4.4 培育引进电子商务综合人才

4.4.1 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本地就业意向,为农村留住人才。

4.4.2 开设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班。对有意向从事农村电商的群体进行电商普及、技能培训、创业指导。

4.4.3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电子商务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将企业电子商务经营搬到课堂上,让学校的专业教学与猛变化的电商环境同步,让毕业生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5.结束语

广西属于山区地理环境,农产品品种丰富具有地方特色,大部分采取分散种养模式,不利于形成规模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交通物流、品牌建设,产品生产都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支持引导。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可以扩宽农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完成脱贫任务。

猜你喜欢

广西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广西贵港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