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酮咯酸氨丁三醇片用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6-22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注射液胃癌

马 敏 曹 芳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胃癌患者早期没有症状,少部分有消化不良、上腹痛等与胃炎相似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普通的胃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胃癌被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1,2]。胃癌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其中比较常见的因素为遗传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3]。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术后化疗、放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物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4]。但是,手术对人体创伤大,使患者的免疫力降低,且伤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术后长时间的剧烈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进而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6]。因此,选择术后镇痛效果好且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镇痛药尤为重要。本研究筛选了我院治疗的基础资料相匹配的86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以讨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片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经匹配后筛选86例患者(见表1),按照镇痛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②符合胃癌的病理诊断标准[7],确诊为胃癌且进行手术的患者;③患者的年龄≥60周岁。

1.3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完整,重要数据缺失的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胃癌切除手术前30min按照0.05mg/kg的剂量肌内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1),以及肌肉注射0.3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051);采用1.5mg/kg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0.5μ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联合0.5mg/kg罗库溴铵注射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95)进行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同样使用这三种药物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罗库溴铵注射液的注射,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丙泊酚注射液的注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1.6μ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进行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酮咯酸氨丁三醇片(生产厂家: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32,规格10mg/片),口服给药,每次10mg,每6h给药1次。

1.5 观察指标

1.5.1 镇痛效果:分别于手术结束时、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估,VAS用评分值0~10来表示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镇痛效果越差。

1.5.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1h和术后24h空腹抽取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

1.6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计算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疼头晕、嗜睡、恶心、腹泻、水肿等。

2.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在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同一时间点两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与手术结束时相比,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只有术后24h、术后48h与手术结束时相比,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在术前1h时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2h和术后24h时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1h(P<0.05);观察组术后12h和术后24h时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2例出现头疼头晕、1例嗜睡、1例恶心),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1例出现头疼头晕、1例恶心、1例水肿),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30%(4/43)和6.98%(3/4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讨论

术后的疼痛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痛苦,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吗啡、芬太尼和哌替啶等阿片类镇痛药常用于癌症疼痛的治疗,但此类药物容易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不良反应,且易会导致耐受和依赖[8]。非甾体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对胃肠道和肾脏产生副作用,但是短期、小剂量的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手术中镇痛[9,10]。酮咯酸氨丁三醇属于异丁芬酸类,是一种非甾体类药物,镇痛效果显著且时间长,不仅能减轻疼痛,还能抑制疼痛刺激的产生,具有双重的镇痛作用,且副作用弱,已成为术后镇痛的首选药物之一[10,11]。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的镇痛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与手术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 VAS评分与前一时间点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手术结束时比较,术后24h、术后48h VAS评分与前一时间点相比明显降低(P<0.05)。此结果表明在常规镇痛的方案上加服酮咯酸氨丁三醇片镇痛起效更快,效果更好。

TNF-α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涉及系统性炎症的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等机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13]。IL-6是具有多效活性的细胞因子,可以刺激抗体产生,在特异性免疫中也起重要作用;此外,IL-6也是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对其检测有助于了解机体炎症程度[14,1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4h IL-6、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酮咯酸氨丁三醇片能够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炎性疼痛。

综上所述,酮咯酸氨丁三醇片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是一种良好的辅助镇痛药物,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好,而且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注射液胃癌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