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润心铸魂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06-22朱晓婧

传媒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紫藤花文化节活动

文_张 彤 朱晓婧

5月芬芳,春意盎然。浙报集团举办了庆祝浙江日报创刊73周年暨紫藤花文化节,以“传承、创新、活力、共享”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一场庆祝大会、一台文艺汇演、一套文化符号视觉识别系统、一串文化打卡点,还有四个篇章共26个子活动和系列精美文创产品等,精彩纷呈,反响热烈,为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奉献了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这也是浙报集团连续几年加强文化体系建设的一次集中呈现,吹响了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再出发的号角。

一、为什么办社庆文化活动

浙报集团社庆年年有,但以往以纪念会为主要形式。2019年正值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也是集团2019-2021三年发展规划的起始之年。集团从2019年开始,每年确定一个社庆主题,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丰富提升文化内涵,注入更多浙报味、文化味,到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举办社庆系列文化活动主要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以文化润泽的方式传承浙报精神。浙江日报诞生于1949年5月解放杭州的炮火中,73年来伴随着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始终牢牢赓续“红色根脉”,坚持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73年的党报事业发展,形成了浙报独有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底蕴,如何让新一代年轻报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份光荣历史和初心使命,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无疑是比口号和说教要好得多的方式。集团将学党史和学报史相结合,在社庆期间举办“老中青四代报人对话”“老党员带你走读浙报大院”“历史上的浙报‘七一’瞬间”版面展等,从数十万张图片中“打捞沉睡的宝藏”,还由集团主要领导亲手为社龄30年员工发放“紫藤花纪念章”和专属海报摆台,点亮了荣誉员工参与书写浙报历史的人生篇章。文化的润物无声浸润着全体浙报人的心灵,推动浙报精神生生不息、传承发扬。

第二,以重要节点的仪式感激发动能。面对深刻变化的传播格局,如何扛起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进行传媒重塑性变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任务和课题。2019年5月,集团举办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省委主要领导和新闻单位负责人、企业家、高校专家等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这一场高规格的会议,议发展、谈期待,为浙江日报展现新时代省委机关报的新担当指明方向、建言献策。这场座谈会大大提振了浙报人的精气神,为集团事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21年5月,首支“浙报之歌”及MV发布,引发全体浙报人的强烈共鸣和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每年为浙报集体庆生的仪式感,让集团上下对浙报大家庭的共识度和认同度越来越高,内在动能越来越强,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更勇于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拥抱时代发展,破浪前进。

第三,以员工为本的理念打造共享平台。事业发展依靠员工,文化建设为了员工,文化节更是一个员工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人对报社门口的紫藤花有着共同的记忆和情感,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老报人精心挑选花种并栽种下的,在一代代浙报人的团结奋进中茁壮成长。集团领导迅速捕捉到这一意象并培育形成浙报味“紫藤花”品牌,近年社庆均以“紫藤花开”为主题,由浙报员工作词的“浙报之歌”也以《紫藤花开》命名,今年更是推出紫藤花文化节,让员工们共享共庆共欢乐。从一句话(共同价值观),到一首歌(浙报之歌),到一个节(紫藤花文化节),我们着力以更加有形有感的形式,满足员工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期待,搭建一个员工与集团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平台,调动激发最广大员工的激情和活力,努力实现员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第四,以文化搭台的方式增强对外感召力。浙报人一直低调务实,实则创新活跃,各类人才济济。通过社庆文化活动的开展,浙报人奋进、创新、团结、活力的形象充分展现,集团重大创新项目、重大改革发展成果、重要活动也有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既增加了对外展示品牌形象和集团文化的一个窗口,又增加了与广大读者用户和合伙伙伴交流共享的一种联结。比如历年文化节都会有的创意主题造型,巨型紫藤花架、紫藤花咖啡车、草坪露营影视区等,均会引发一轮打卡拍照热潮。今年紫藤花文化节“活力共享展风采”文艺汇演,“闪光浙报人 show出你的范儿”系列创意短视频,以及各类业内重磅发布和项目启动,在浙报人的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并登上集团内外传播平台,无形中提升了对外品牌感召力和人才吸引力。

二、社庆文化活动的浙报特色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浙报集团从完善治理体系和文化体系的高度着眼,从员工所需所盼的实处着手,不断对社庆系列文化活动进行优化提升,年年有重点、有新意,逐步成为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期待的品牌活动,呈现出浙报特色——

第一大特色,首次以文化节形式呈现,强化策划包装打造社庆“新代言”。今年5月9日浙江日报创刊73周年之际,集团对近几年的社庆文化活动进行整合提升,继续深化“紫藤花”这一文化品牌,举办“紫藤花文化节”,在前两年“紫藤花开,江南葱郁”“紫藤花开,薪火相传”等主题文化活动基础上,推出“紫藤花开,媒力无限”主标语和紫藤花文化符号视觉识别系统,更加顺应全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背景,符合浙报集团省级宣传文化单位的性质。通过紫藤花文化节,传统的社庆活动升级为一场集团内的节日嘉年华和文化盛宴,策划包装更加立体化、体系化、品牌化,较往年获得了更好的反馈和对内对外影响。

第二大特色,聚焦集团事业开展进程,共奏全员参与共谋发展“交响曲”。集团各单位、各部门把社庆活动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既把社庆作为展示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和载体,又通过庆祝活动推进全员参与集团发展,共奏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比如今年社庆,就开展了集团旗下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成立一周年、浙江老年报创刊20周年暨“银助共富”行动启动、天目新闻“共同富裕”主题航班首发、“天目新闻号”轮船启航、浙报智库揭牌及智库矩阵品牌亮相仪式,发布了“浙报数智”品牌揭牌暨全媒体智能中台(媒体融合技术)白皮书,点亮了集团融媒共享联盟地图,你方唱罢我登台,众人划桨开大船,从不同空间、不同维度吹响了集团2022-2024三年发展规划的响亮号角。

第三大特色,持续提升员工获得感归属感,搭建单位与职工的“连心桥”。深入推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以社庆暨文化节为契机,集中推出一批暖人心举措,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为职工搭建多样“连心桥”。我们秉持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态度,倾力打造休闲的浙报客厅、运动的职工之家、温馨的媒丽小家、温暖的分社之家、贴心的妈咪小家,这些小家成为广大员工调适身心、放松压力的温馨港湾和加强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我们改造大院绿化、交通、人才公寓、食堂、医务室,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氛围格调,充分展现了与宣传文化单位气质相契合的文化环境,以环境拴心留人。我们搭建各类平台,让员工“唱主角”,比如今年文化节的文艺汇演均由内部员工策划、排练、演出,轻松活泼又积极进取,全面展示了新时代浙报人的新风采,《社团秀》《编辑部的故事》等节目以真实、亲和的风格得到了集团员工的认可和喜爱,贡献了浙报“网红金句”,引起持续热议。

三、社庆文化活动的成效

通过四年时间持续不断的倾力打造,社庆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逐年提升,文化润心铸魂的力量逐步彰显。集团在2019-2021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虽然面临外部环境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仍然如期完成各类指标,部分指标甚至是提前且超额完成,与文化的滋润凝聚和价值指引密不可分。

第一,员工的自豪感归属感大大提升。每年文化节,我们都会推出充满浙报特色的文化活动,今年更搭建了展示员工才艺和无限创意的舞台,推出文化节限定文创产品,用露营将“诗和远方”搬进了浙报大院,得到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年轻报人的热烈欢迎。浙报人的朋友圈被美照和祝福刷屏,更收获了家人的认可、朋友的羡慕。集团成了“别人家的单位”,全体职工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第二,各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加强。每年社庆期间的系列活动或赛事为各单位提供了展示发展成果和团队风貌的平台。各单位围绕中心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和业务推进的主动性、积极性越来越强,争相在社庆这个集中展示的平台上闪亮登场。大家利用中午晚上和周末进行节目排练,每个人都自然而然生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跨单位跨部门的社团排练也让日常的多跨协同更加顺畅。很多团队已经摩拳擦掌开始筹备下一次为社庆献礼的节目。

第三,集团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每年社庆,省委宣传部领导、相关厅局和企事业单位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受邀参加活动,共同启动和发布各类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项目,共同见证浙报集团的事业发展。每到5月9日前后,集团社庆系列文化活动都会掀起一波传播热度,还有相关单位提出学习借鉴的需求,集团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形成了一张特色的文化软名片和“招聘广告”。

今年的紫藤花文化节,是集团推进新三年发展规划进程中一次集中的文化洗礼,进一步增进了团结、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把文化自信像清泉一样润泽每一位员工的心灵,集团的文化建设正彰显出其更加深层、持久的力量。

猜你喜欢

紫藤花文化节活动
玉泉冬奥文化节: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开讲“第一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爬不起来才是真正的失败
紫藤花开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校园里的紫藤花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藤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