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汉渭城县界考

2022-06-21鹿习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渭城渭水帝陵

◎鹿习健

(西安市临潼区康家遗址白家遗址文物管理所,西安 710600)

西汉时期渭城县是长安北部重要县邑,其北依咸阳原、南临渭水,直接控制着长安北出、西出的甘泉道与陇西道,棘门、细柳等军事要地均在境内,可谓是长安北部战略屏障。此外,西汉渭、延、义3 座不设陵邑的帝陵均选择在此县修建,使其拥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几乎等同于陵邑县。

有关渭城县辖地与边界的研究可追溯至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引《三辅旧事》“扶风渭城,本咸阳地,高帝为新城,七年属长安也”[1]对汉初“长安”地理概念进行解释。清代乾嘉时期,各地的方志从本县史地角度出发对县界进行详考,《咸阳县志·山川志》与《长安县志·土地志》中标绘渭城与长安县交界为渭水,渭城与阳陵县交界为兰池宫;今学者在汉长安与咸阳史地相关研究中也有所论及,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西汉》、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司隶部》、代建磊《论汉长安城、都、县的地理空间》、冯瑞强《两汉左冯翊研究》、李兴《两汉京兆尹研究》均将京兆尹与右扶风交界(渭城县南界)标绘为渭水。但因为以上学者研究的主体各有侧重,除渭城与长安县交界之外,对其他各段县界均缺乏详考,故此笔者专门对西汉渭城县边界进行考论,以期有裨益于咸阳史地相关研究。

一、西汉渭城县沿革变迁概述

渭城县始置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为秦咸阳故地,《汉书·地理志》载:“渭城,故咸阳,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罢,属长安。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2]汉高祖至汉武帝初年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后属右扶风,按《汉书·地理志》中“更名”的记载,咸阳、新城与渭城三县一脉相承,仅是称谓不同,但从考古材料来看,渭河南北两岸均发现有“咸亭某里”陶文,表明秦咸阳范围较大,是地跨渭河南北的县域形态[3];西汉新城县边界不详,2005年泾阳蒋刘村大堡子墓地出土陶文有“新亭”字样,“新亭”应指汉初新城县亭市。[4]按照平民葬于本县境内的规律,推知蒋刘村一带在新城县境内,县北界至少北抵泾水,包括今咸阳原的东北部。在元鼎三年渭城县设置时,“咸阳北坂”上已有长陵、安陵两个陵邑(县),可见渭城县主要辖以秦咸阳宫为核心的渭北“宫城”区域,与咸阳、新城两县辖地不同,“更名”并非简单的重新命名,也涉及辖地变迁。王莽时将渭城改称“京城”,天凤元年(14年)属京尉郡,东汉复名渭城,建武六年(30年)省入长安县,共计沿用134年。东汉时期渭城虽然省入长安县,但县域格局并未发生变化,与之相邻的诸多“陵县”也一直保留未变,直到曹魏置始平县时才大肆合并诸多面积狭小的两汉“陵县”,从而打破了两汉时期县域格局。不过“渭城”之名在废县后仍然存续,屡见于后世史书与诗词歌赋中,《资治通鉴》卷八十五《晋纪七》载:“(河间王颙)还镇渭城。胡注:渭城县,故秦咸阳也;前汉属扶风,后汉省,而地名犹在。”[5]1987年咸阳市开置秦都区时,仍采用“渭城”之名设渭城区。

在此笔者立足于文献分析的历史学基本方法,辩证运用正史《地理志》与地理类志书,综合考古、自然地理等不同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详考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之间的渭城县界。

二、渭城县南界

渭水经长安城北东流,秦昭王修建了用于沟通渭北咸阳宫和渭南兴乐宫的“渭桥”,西汉魏晋沿用,又称“横桥”“中渭桥”“石柱桥”等,《关中记》载:“秦造横桥,汉承之,置令丞。石柱以北属扶风,石柱以南属京兆也。”[6]《三辅黄图》载:“(渭)桥之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冯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千五百人。”[7]按其所载,渭桥是右扶风、左冯翊与京兆尹三郡界点,即右扶风渭城、左冯翊阳陵、京兆尹长安三县界点。自2012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已在汉长安城北发现3 组7 座渭桥,不过大多南对汉长安城厨城门与洛城门,不排除横门(北墙西头第一门)外也有古桥的可能,[8]按《史记》“苏林曰:在长安北三里”所载,秦汉时期作为郡县界点的渭桥大体在今未央区西席村(地理坐标N34.3492°,E109.8839°)。

在秦汉渭桥以西,渭水经渭城南部东流,《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常繇咸阳。《关中记》云:孝公都咸阳,今渭城是,在渭北。始皇都咸阳,今城南大城是也。”[1]西汉渭城大体位于今长陵车站以南,是秦咸阳城手工业作坊和平民居住区[9]虽然靠近故咸阳城北部,但仍距渭河不远,已被渭河改道冲毁,所以故迹难寻。渭城县治所在地渭水北岸自然属本县所辖;渭城正对的渭水南岸为汉长安城西郊,按《水经》“(渭水)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又东,沣水从南来注之。又东过长安县北”[10]所载,“沣渭交汇”后渭水开始流经长安县北,表明渭水南岸为长安县辖地。此段渭水两岸既分属渭城、长安所辖,是为两县交界。西汉时期长安城北部渭河故道,自今秦都区吕村东流,此地两岸有紧邻渭河的吕村汉墓、马家寨汉墓、马家寨遗址、细柳仓遗址、过唐遗址、安古遗址等[11],表明今河道与两汉故道相仿,否则墓葬与遗址早已被河流改道冲毁。自吕村东渭河以北移为主要趋势,从厨城门古桥、王家堡古桥遗址位置推断,故道在渭城区东张—北营—未央区西席一线,相较今日河道偏南约4 千米,此即渭城县南界。

三、渭城县北界与东界

西汉渭城县北邻长陵、安陵两个陵邑县。东汉时渭城并入长安县,使长安县成为地跨渭水两岸的县域形态,西汉渭城县北界遂成为东汉长安县北界,同时也是京兆尹与右扶风郡界,《西安历史地图集·东汉》将此段郡(县)界标绘为成国渠[12],渠道具体走向依据《水经注》所载和李健超先生研究考证,大体在今渭惠渠南420 米等高线处。[13]成国渠始兴建年代不详,按《汉书·沟洫志》:“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而关中灵轵、成国、湋渠引诸川,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2]所载,应修建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塞瓠子决”之后,而渭城县早在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已设置,且文献亦未记载该渠为郡县交界,以此划界仍需考论。

渭城县设置时,坐落于咸阳原上的长陵、安陵已经完工,帝陵南邻秦咸阳城遗址,最近处仅相距1 千米(自安陵墓冢至聂家沟之间)。长陵、安陵两座帝陵分别在本县境内,是无异议;而秦咸阳城则整体位于渭城县境内,西汉时城市本体虽遭战乱破坏,但故迹仍存,位于城北的长、安二陵在规划建设时理当“避让”咸阳故城。[14]200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城北部发现一条较长壕沟,大体在咸阳原海拔420 米等高线处,秦咸阳城相关遗存均在此线以南,可以确定其为咸阳城北界,结合墓葬位于城外的规律,秦咸阳城西北界点在今渭城区烟王村(地理坐标E108.8162°,N34.4058°)。[15]而台塬上与长陵、安陵两座帝陵相关遗存均位于壕沟北部,表明此壕沟既是咸阳城北界、也是两个陵县与渭城县交界。汉武帝时兴建成国渠,或借用此段秦代壕沟,所以考古钻探发现部分重合、部分抵牾的现象。此壕沟自长陵以南继续向东延伸至杨家湾,这一带咸阳原南缘呈Ω 型转折,即秦汉时期兰池(陂)北缘。兰池(陂)又名周氏曲,旁有兰池宫,《关中图》载:“周氏曲……陂南一里,汉有兰池宫。”[6]结合《汉书·地理志》“渭城,故咸阳……有兰池宫”[2]所载可知,兰池宫及兰池(陂)区域均在渭城县境内。今杨家湾距渭河仅3.5 千米,地下仅有淤土而未见秦汉建筑遗存,汉兰池宫应被渭河北移改道冲毁,此地已非秦汉时期地貌,结合“(中)渭桥”为三县界点推测,秦汉时期兰池东缘在杨家湾东缘南延线上,自正阳镇向西转折至(中)渭桥处,今渭城区正阳镇—吴家—未央区长安大学渭水校区—西席一线。渭城境内的兰池北临长陵、东临阳陵邑(县)。汉阳陵祭祀建筑遗址与陪葬墓分布区域西至泾阳县高庄、狼家沟南台地上[16],此为阳陵邑(县)辖地。狼家沟是咸阳原北部一条自然冲沟,虽然处于汉代墓葬密集分布区域,但是却并未破坏毗邻墓葬,据地质调查,在秦末时期咸阳原因水土流失已形成多条冲沟[17],狼家沟即是其中之一。位于狼家沟以西的泾阳费家新庄、徐家寨为长陵陪葬墓分布区[16],陪葬长陵的贵族勋戚一般葬于本县,故此狼家沟西为长陵邑(县)所辖。此沟东西两岸分属阳陵、长陵两县,是为交界。冲沟自狼家村向北延伸至泾阳高庄入泾河,此为长陵、阳陵两县界点(地理坐标N34.4672°,E108.9559°),向南延伸至渭城区徐塘村与杨家湾北缘相接,在徐塘村以东1 千米处即汉阳陵二号建筑遗址,是阳陵邑(县)境内帝陵相关祭祀建筑遗址,故此狼家沟南端徐塘村即渭城、长陵、阳陵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N34.4414°,E108.9139°)。

渭城县北界西段自烟王村(秦咸阳城西北界点)开始向西北延伸,使其辖有今咸阳原一部分,这是渭、延、义陵修建于本县境内的地理基础。《汉书·哀帝纪》载:“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2]汉哀帝义陵(今南贺村)西距烟王村4.4 千米,陪葬墓分布于帝陵东2.4 千米至南1.8 千米范围内[18],此为义陵的陵区。义陵西南距汉元帝渭陵(新庄村)2.6 千米,其间分布有渭陵陪葬墓,表明两个陵区相邻。《汉书·元帝纪》载:“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2]鉴于西汉帝陵一般不跨行政区域规划建设,义陵、渭陵的陵区均位于渭城县境内。在义陵、渭陵北部有秦公陵园——司家庄秦陵与“周王陵”,且两处秦陵封土至今仍存。虽然学术界对墓主仍有争论[19],但若按渭、义二陵所在地名为渭城“寿陵”亭部、“永陵”亭部来看,西汉时期两处秦王陵是“亭部”辖地内或边缘较为明显的地理标识,亭名分别得名于“秦孝文王寿陵”与“秦武王永陵”,一般认为距义陵较近的司家庄秦陵应是“秦武王永陵”。关于秦王陵所在地的县级政区,《史记·集解》载:“《皇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又《续汉书·郡国志补注》云:“安陵县西北毕陌,秦武王冢。”[1]按其所载,“秦武王冢”被误认为是周王陵,即今周陵镇“周陵”。虽然该文献记载与考古工作认定有所出入,但可推定两处秦王陵园(冢)均在安陵邑(县)境内,而且就在渭城“亭部”边界,颁布渭城县北界在秦汉陵园之间东西向延伸。根据考古调查显示,司家庄秦陵园、“周王陵”园均呈南北向长方形,毗邻义陵、渭陵的陵园北墙,渭城与安陵两县交界当在此处,即烟王—岩村—司家庄—贺家西村一线。在渭陵西北2.5 千米有汉平帝康陵(大寨村),平帝刘衎为王莽所立的少年皇帝,在位期间由王莽执政,文献虽然并未明载康陵所在地的县级政区,但按《汉书·平帝纪》“葬康陵……如孝文时故事”[2]所载,平帝丧礼遵循汉制旧礼与惯例,康陵当与延、渭、义陵相同,均选择在渭城县境内规划建设,陵区也不出渭城县辖地,县北界在康陵的陵园北部贺家西村—崔家村一线继续向西延伸。

四、渭城县西界

渭城县西邻槐里、平陵两县(邑),汉昭帝时析槐里置平陵,《通典·古雍州》载:“金城周曰犬丘,秦曰废丘……武帝又割置茂陵县,有武帝茂陵。昭帝又割其地置平陵县,有昭帝平陵。魏改为始平。”[20]曹魏时将平陵改称始平,同时合并毗邻数县,辖地大体相当于西汉时期平陵、安陵、渭城、茂陵四县之和,西晋沿用,后赵石勒时析始平县置石安县,前秦皇始二年(352年)废,北魏复设,西魏、北周沿用未变,按《魏书·地形志》“石安,石勒置。秦孝公筑渭城,名咸阳宫,有四皓祠、安陵城、杜鄠亭、窦氏泉、周文王祠”[21]所载,石安县境内有安陵城,表明其囊括汉安陵县旧地,辖地较西汉渭城县更大。石安县设置以后西邻始平县,始平境内有一处面积广大的陂泽—马牧泽,王仲荦《北周地理志》考证:“始平有马牧泽。”[22]既然马牧泽与南北朝时石安县无涉,那也不会在面积更小的西汉渭城县境内。马牧泽是汉魏时期渭河北移初期形成的乱流滩涂,因水草丰美适宜牧马而得名,到唐代仍存大面积水体,《元和郡县图志》载:“在(兴平)县东南二十里。南北广四里,东西二十一里。”[23]后世陂泽消退,但仍为关中重要牧场之一,“明时其地属于秦藩”,大体位于今兴平市东南部。[24]东北界点在今秦都区南寺村,陂泽东缘由此向南延伸至渭河故道、北缘由此沿渭河二级台地南缘向西延伸,在马牧泽北部渭河二级台地上有西汉黄山宫(今兴平侯村黄山宫遗址),《汉书·地理志》载:“槐里……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2]按其所载,西汉时期马牧泽及其北部地域属槐里县所辖。马牧泽东临细柳仓遗址(今吕村、过唐村一带)[11],是西汉“细柳”地区的组成部分,《汉书·地理志》载:“长安,高帝所都……有细柳聚。”[2]按其所载,此地已在东汉长安县境内,这时渭城已并入长安县,可知细柳聚(地区)在西汉时属渭城县所辖。因为马牧泽及其北部渭河二级台地属槐里县所辖,而东临的细柳仓则在渭城县境内,故此马牧泽东缘即西汉槐里与渭城交界,渭城县西南界点即两汉渭河故道与马牧泽东缘交汇处,今鄠邑区宋村(地理坐标N34.2356°,E108.6462°)。此段渭城县西界南起宋村,向北沿马牧泽东缘延伸至秦都区南寺村,随后继续向北延伸经周村—王家—渭城区渭滨—粉铺直抵咸阳原南缘。在台塬南部密集分布诸多平陵陪葬墓[16],塬上已属陵邑县辖地。渭城西界当在粉铺东折,沿咸阳原南缘向东延伸至肖家堡,其北有一处方形西汉礼制建筑遗址,是汉昭帝平陵相关祭祀建筑之一,据《三辅黄图》所载推测为昭帝陵庙“徘徊庙”。[11]帝陵祭祀建筑应在本县境内,至少可证肖家堡以西至平陵一带台塬属平陵邑(县)所辖。在肖家堡东北,黄家窑至西石村一带间断分布有平陵陪葬墓,许多封土至今仍存,此线以西属平陵邑(县)所辖,而此线以东则为汉成帝延陵的陵区。延陵所在地马家窑虽是渭城县境内亭部,但紧邻平陵邑(县)肥牛亭,《汉书·匡张孔马传》载:“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又近延陵,奏请求之,上以赐禹,诏令平陵徙亭它所。”[2]从陵园规划建设来看,东侧的战国晚期秦王陵园和西北侧时代略早的先帝——汉昭帝平陵的陪葬墓制约了延陵既定的东西向长方形平面形制,形成西北、东南不规则布局。[14]这与文献记载平、延两处陵区相邻的情况吻合,陵区交界即渭城与平陵两县交界,今肖家堡—黄家窑—西石村一线。在西石村东、西、北部也分布诸多高等级汉墓群,大多墓主不明,只有西石羊汉墓经过系统发掘,说明该地是一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中等级平民公共墓地。墓主来源复杂,与周边帝陵应无直接关系,属渭城县境内的居民。[25]黄家窑—西石村—石羊村一线与西汉帝陵南北轴线角度一致(北偏西10°),此线东距平陵(帝陵)约4.3 千米,与长陵、阳陵、茂陵的陵区东界距离基本相同①在奥维·四维地球GS(2021)842 号地图测距,长陵东界狼家沟距帝陵约3.8 千米,阳陵东界长庆油田家属院距帝陵约4.4 千米,茂陵东界姜家庄距帝陵约4.3 千米。,应是平陵的陵区东界。渭城县北界自康陵北部西延至西石羊与平陵的陵区东界相交,可知西石羊即渭城县西北界点(地理坐标N34.4052°,E108.6833°)。

五、结语

综上所述,西汉渭城县南界为渭水,即今鄠邑区宋村—秦都区吕村—未央区西席一线秦汉渭河故道,县西南界点为宋村。东界为兰池(陂)东缘,今正阳镇—吴家—长安大学渭水校区—西席一线,西席(秦汉渭桥)为东南界点、徐塘是长陵、渭城、阳陵三县交界点。北界自秦咸阳城北部壕沟西延,通过义、渭、康陵北部至平陵东界,今烟王—岩村—司家庄—贺家西村—西石羊一线,西石羊是县西北界点。西界自马牧泽东缘向北,后沿咸阳原南缘向东,在汉成帝延陵西向北折延伸至西石羊,今鄠邑区宋村—秦都区南寺村—粉铺—渭城区黄家窑—石村—西石羊一线(见图1)。西汉渭城县边界总长81.5 千米,合围面积约208.8 平方千米。

图1 渭城县示意图

猜你喜欢

渭城渭水帝陵
渭城的雨
电影中的帝陵
渭城的客人
帝陵宝藏
渭水舍渔
家乡的渭水河
家住渭水边
送别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
西夏帝陵建筑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