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2-06-21闫改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规制效应检验

闫改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我国GDP在2019年达到990 865亿元,约为2000年的9.9倍,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在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应该是矛盾对立的两面,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且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

环境规制是一种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力量,它是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个体或组织所形成的一种制度或意识[1],实施一定的环境规制政策可以改善个体或组织的经济行为,经过改善的经济行为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2]。我们要坚持以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因此,探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有利于使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有利于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提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建议。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规制会促进经济增长[3-5],并且环境规制会借助技术创新这一中间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6-8];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非线性关系[2],认为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是一种“倒 U 型”的关系[9-13],叶娟惠等(2021)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其认为两者间是一种“M”型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系[15,16]。

国内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胡德顺等(2021)认为环境规制的不同类型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张红霞等(2020)认为环境规制明显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对东中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并不明显;安孟等(2021)对区域进行划分后发现,环境规制强度在高污染地区和低污染地区均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高志刚等(2021)具体对新疆十四地州进行研究,认为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 “U”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能源效率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国内学者在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选择方面:基本上运用回归的实证分析方法,环境规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引入一些控制变量,如;将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外贸发展规模、资本投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等[3,6,10,11,15];一些学者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5,13,14];何文海等(2021)构建PVAR模型,认为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倒 U 型”关系。

研读学者关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主要是先建立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借鉴实证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继而将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部分,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区域,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对于具体地区的微观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通过借鉴学者的研究,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中部地区,深入研究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对这一地区提出针对性措施。

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2.1 计量模型设定

通过研读文献,大多学者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3,6,11],部分学者以生产函数为基础,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再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0,14],有一些学者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5,15]。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以前学者的研究方法,文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通过参考黎泽龙(2021)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建立下面计量经济模型:

Ingdpit=α0+α1lnerit+α2lnivit+α3strit

+α4fixit+α5urbit+εit

(1)

在验证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借鉴钱雪松等(2015)在货币政策是否会通过基准利率而对企业借款发生作用的研究中,所采用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构建以下关于探讨环境规制通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Ingdpit=α0+α1lnerit+α2strit+α3fixit+α4urbit+εit

(2)

lnivit=γ0+γ1lnerit+γit

(3)

Ingdpit=β0+β1lnerit+β2lnivit+β3strit+β4fixit+β5urbit+μit

(4)

(5)

在式(5)中,sβ2、sγ1分别表示回归系数β2、γ1估计值的标准差,统计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显示为0.97。

图1为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

图1 中介效应检验

2.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选取中部地区6个省2009年—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各个省的统计年鉴,其中,对于部分缺失的数据采用中间值法进行补充,使其完整;对于非比值型的数据,均对这些数据作对数化的处理。最终选取中部地区(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6个省份2009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文章的观测值,对模型的估计检验过程采用计量软件stata 15.0完成。表1是中部六省各变量的表示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实证检验结果

3 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 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将中部六省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规制强度数据代入公式(1),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在表2中显示。观察数据,两种方法的回归结果均表现为环境规制强度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环境规制强度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创新补偿效应”理论的结论相同,即在政府为了环境保护而对经济实施干预后,严格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为了降低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而进行技术创新,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效率,会使企业在市场中增加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在1%的水平上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创新水平每提高1%的水平,经济就增长0.37%,学者目前对于科技创新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绿色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流程,认为在环境规制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这与“创新补偿效应”理论相契合;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这与何文海等(2021)的研究结果相同,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中主要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但是这些行业普遍表现出高污染和高能耗,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借助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环境规制的力度,促使企业进行转型,使得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注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资本投入和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均呈现出负向影响,这与黎泽龙(2021)和胡德顺等(2021)的研究结论不同,可能原因在于中部地区资本的投入尚未激活经济增长,另外人口的流失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3.2 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在环境规制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笔者以科技创新为中介变量,深入研究环境规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影响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模型中可能会存在的异方差等问题,笔者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模型进行估计。由图1中介效应检验流程以及表3的实证检验结果,从方程2可知,环境规制强度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值在 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通过了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图的第一个步骤;从方程3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强度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方程4中科技创新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通过了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图的第二个步骤。从方程4可知,环境规制强度的回归系数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通过了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图的第三个步骤,根据上文的检验程序,模型最终通过了中介效应检验,即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说明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与“创新补偿效应”理念相同,即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表3 实证检验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结论

通过运用2009年—2019年中部六省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并且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最终得到以下结论:①笔者通过运用数据,对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科技创新在1%的水平上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1%的水平上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资本投入与城镇化率在1%的水平上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向影响。②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发现,科技创新通过了中介效应流程图的检验,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说明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科技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现阶段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4.2 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如今经济发展应该一直遵循的理念,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规制的协同发展。环境规制的加强可能会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技术革新,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补贴力度,在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的同时给予企业财政保障,使得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从而真正发挥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研发的倒逼作用。②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增加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水平的提高。 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产业结构的分配关系,我国经济主要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导,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经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注重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注重高端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同时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高端制造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高端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规制效应检验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懒马效应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