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普联盟构建和人才培养的新尝试

2022-06-21黄荣陆唯怡贾方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8期

黄荣 陆唯怡 贾方芳

[摘 要] 面对人才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格局,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产教融合及创新基层“党建+科普”模式组织党建合作共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主体组建的“医+X”科普联盟汇集高校、中小学校、媒体、基金会、社区等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此外,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人员的专业优势和科研资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科普传播工作,助力科普人才培养。同时,借助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研究院医学院和上海市卫健委数字营养中心,搭建数字科普人才储备平台。最后,对于科普联盟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科普联盟;科普人才培养;数字科普

[基金项目] 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以党建联建引领健康普及新路径探析”(C2022220);202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创新项目“高校科普人才培养和联盟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WK2121)

[作者简介] 黄 荣(1969—),男,上海人,公共卫生与社会管理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8-0017-04 [收稿日期] 2022-02-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1]。这一重大的政治判断,开启了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赋予科学普及新的历史使命,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2]。由此可见,科普人才建设迈入高质量战略人才建设的新阶段。

在科普工作中,尽管专业科普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但是科研人员作为科技知识的创造者,掌握前沿的科技知识,具备完善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是科学普及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3]。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为例,针对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医+X”科普联盟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具体分析,从个案角度出发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及研究,以期能对今后推动医学院校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有所启发。

一、创新“党建+科普”模式,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高校党建与时俱进,日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不仅担负着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主要功能,而且也是社会治理网络中的组成部分。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4]。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服务建设,践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加强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立足行业、对接专业、服务就业为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党建+科普”模式组织党建合作共建,创新性地深度挖掘学科内涵与外延,聚焦于健康知识普及等系列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不同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努力践行公共卫生教育工作者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使命担当。

1.立足特色公共卫生专业资源、人才资源,突出“党建+健康普及”独特性。公共卫生学院党委通过以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根据各党支部的专业特色及实际,开展喜迎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并策划党员教师,前往虹口区科协,深入上海吴淞街道、长风街道等6个街道社区,以及上海市五星体育、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宣传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普及活动,如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应急知识培训、中医养生宣教、健康膳食宣教等,形成全体党员广泛参与的健康普及工作新格局。

2.发挥基层党建号召力,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党支部将其作为组织生活阵地之一,不分阶段,不划时限,持续深入健康科普一线,切实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特点,广泛向党支部及师生代表征集意见建议。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与职责,要求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021年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开展了“高校党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的创新研究——以高校党支部科普+党建工作为例”党建课题,通过线上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公卫学院党员教师对“党建+科普”的意愿度,共收集了102份有效问卷。基于数据结果分析发现,92.2%的党员教师对党支部开展“科普+党建”工作充满了期待。关于高校党支部开展“科普+党建”工作的优势方面,77.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教师的科学知识专业性较强;61.8%的调查对象认为党支部合作渠道较多,有利于科学知识传播。超过99%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科普”工作能够加强共建党支部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由此可见,基层党员教师认同科普工作的价值,基于这种认同,在基层党组织开展科普工作时能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并且使得科普工作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

3.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人才培养和健康普及协作机制。积极发挥高校党建人才与社会智力资源的合力优势、整合功能和互补效应,探索基层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开创资源共享、共联共建、同心育人的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新思路,不断发挥党建工作在助力人才培养、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学院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分别与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五星体育、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开展党建联建项目,联合举办青少年科学训练营活动,开展中医养生宣教、应急知识培训等党建科普宣讲活动。同时,学院教师与上海五星体育电视台联合录制《运动与健康》等系列健康普及节目,面向公众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二、构建科普联盟,搭建科普传播的社会化平台

在全民科普的大环境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16年成立学院宣传与科普促进办公室,作为学院科普宣传工作的核心部门,依托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重点学科教育体系建设,秉承“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的原则,广泛联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60余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百余家涵盖高校、中小学校、媒体、医院、街道、基金会等企事业单位成员,自发组建的“医+X”多元主体融合共治的科普联盟。该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在于搭建了一个推动科普传播的社会化平台,推动科普联盟的深度融合、合作开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共同建立有序共享、深度融合、健康发展的科学传播生态。

三、借助联盟建设,提升科研人员的科普服务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X”科普联盟以线上和线下科普为抓手,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探索科普新方向,充分调动高校科普人才队伍和智库力量,开展特色鲜明、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科普活动。

1.鼓励科研人员参与,提升科普能力。“医+X”科普联盟围绕应急科普、慢病防控、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心肺复苏培训等特色优势,学院师生每年面向公众开展几十余场科普讲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学院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教师发布就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等内容,切实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截至目前,学院微信公众号已发布了70余期原创科普宣传专题,为抗击疫情、普及防疫知识做出了贡献。

自2018年起,“医+X”科普联盟组织学院科研人员参与面向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科学训练营”等活动,内容聚焦生命科学、心脏急救培训、新冠疫情防控等专题,倾力打造面向中小学生,旨在开拓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潜能的科普品牌活动。

2.汇聚专业领域专家,壮大科普力量。“医+X”科普联盟多维发力,持续推进社会服务常态化,全力打造好科普健康服务品牌。科普联盟联合上海市毒理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打造系列应急科普活动,邀请公共卫生交叉学科领域专家进行相关报告,增强公众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同时,科普联盟携手静安北站街道等多家社区打造健康科普基地。每月邀请沪上名医及食品安全专家、实践团队为社区长者分享健康新知、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等,让街道居民在体验中获得健康预防知识与实用性健康生活指导。

3.培养学生科普兴趣,汇聚后备人才。“医+X”科普联盟积极吸引和组织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参与科普志愿和培训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普的兴趣,充实科普后备人才“蓄水池”。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围绕医学健康、医患决策、毒品危害、食品健康、环境保护等主题,积极搭建校园急救培训模式探索与科普实践、阿尔茨海默病健康宣教等75支科普宣讲团队,覆盖在校大学生500余人次,教师32人。仅2021年,大学生暑期科普实践团队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优秀团队等3项国家级奖项,“知行杯”一等奖等2项上海市级奖项和10项校级奖项。其中,校园急救培训模式探索与科普实践团获得了学习强国、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的20余次报道,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教师发挥已有上海市级科普平台和重点学科优势,主持4项省部级科普专项,指导大学生获得1项国家级、4项市级科普奖项,出版《漫“话”急救》创意绘本图册及系列科普视频。同时组织学生在上海市400多个社区、中小学开展智慧健康体验示范系列活动,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

四、迎接数字浪潮,推进科普数字化传播平台

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科普模式和渠道,科学普及呈现信息化、智慧化、精准化等特征。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X”科普联盟抓住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打造集趣味性、互动性、实时性为一体的立体互动科普门户,体现数字科普的时代特色,彰显科普生命力。

1.强化“互联网+科普”理念,大力创新和拓宽数字科普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医+X”科普联盟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积极推进全健康共享教育应用数字化系统开发,利用可视化三维模型,打造传染病、营养生命、食品安全、病毒结构、环境健康等主题的智能数字科普平台,将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引领渗透到微信、微博、影像、动画、视频、网络社区中。另一方面,整合各平台直播资源,完善官方直播科普、线上科普答题等云科普形式,邀请权威专家学者,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讲解,鼓励网民参与互动,全面提升官方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医+X”科普联盟推出的一系列原创优秀科普短视频《公卫食验室》和《健康守卫者》紧抓健康热点,采用权威专家解读、实验室论证,适应碎片化信息时代,入驻学习强国平台、街道、中小学移动屏,体验式科普教育通过融媒体和数字技术深入百姓生活,把“预防为主”理念落到实处。此外,所有线下科普体验内容,通过嫁接微信号的方式,实现健康内容多屏互动与在线学习,辐射社区居民,最终形成健康行动线上线下闭环数字化传播。

2.面对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科普人才储备平台。随着数字化技术进入医疗领域,“数字医学”概念应运而生,医学迎来“进化期”,亟须培养数字医学领域高水平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依托全国首家数字医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汇聚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系统生物學及社会学科领域等多学科专业优势资源,着力打造数字医学领域高端智库和专业化“政用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培养具有数字医学创新型复合人才。此外,上海市卫健委牵头成立的上海市营养创新平台数字营养中心,2021年底正式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数字营养中心将积极开展“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和促进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利用营养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优势,实现数字化赋能营养健康,带动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营造关注营养与健康的良好氛围。

因此,上海交通大學一系列数字创新“政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将有效推动数字化创新与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赋能医疗数字化转型的新应用、新思路、新场景等业内关注的焦点,促进政、企、学、研、医多方资源整合及紧密合作,把脉数字中国战略下智慧医疗的发展方向,加速医疗数字化转型进程,也为提升数字化社会服务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

结语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党建为引领,牵头成立的“医+X”科普联盟全方位纳入上海市主要媒体、知名高校、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数字科普传播的社会化平台。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带来的是数字科普传播与社会服务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动员高校和社会更多力量共同推进数字科普传播工作。通过联盟内成员的协调与配合,将数字科技融合入科普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人群差异化、“精准滴灌”式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加强联盟内成员合作,是推进科学传播的有效手段,可供各地方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24):1-5.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25.

[3]袁梦飞,周建中.关于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科普研究,2021,16(6):18-24+112-113.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教党〔2021〕29号[A/OL].(2021-04-25)[2022-01-23].http://www.gov.cn/xinwen/2021-04/25/content_5601963.htm.

A New Attempt to Construc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lli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Cultivate Talents: Taking “Medical+X” Popular Science Alliance of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ANG Rong, LU Wei-yi, JIA Fang-fa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 Facing the national strategic pattern of powering the country with talents and digit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grass-roots mode to organize party-building cooperation and co-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Medical + X” Popular Science Alliance established b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brings together hundre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edia, foundations, and communities, to extensively mobilize social forces. In addition, we make full use of the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help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help of School of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Digital Nutrition Center of Shanghai Health and Health Commission, a digit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 reserve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Further,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popular science allianc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 popular science alliance; popular science talent training; digit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