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江苏应用推广工作汇报

2022-06-20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8期
关键词:滨海县徐州市教研

按照教育部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为更好地服务“双减”工作深入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总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将其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该平台建设坚持需求牵引、共建共享、育人为本、集成创新四个原则,不断增强功能、扩充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应急“停课不停学”。

自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改版以来,江苏省各地多措并举,都在积极推进平台的创新应用,使之成为地市引领教育变革、赋能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载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徐州市和盐城市滨海县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融合应用创新举措。

徐州

用好信息化“工具箱”

有效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徐州市有基础教育学校2422所、在校生188万人,体量近全省六分之一,组织线上教学压力巨大。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本地疫情,全市教育系统从容应对,迅速平稳地转入线上教学。3月29日,徐州市教育局发布文件,要求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的原则,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江苏省智慧教育平台,通过开设直播互动课堂、组织彭城课堂名师直播课、开展在线答疑活动、推介网上教育资源等多种线上教育教学方式,用好信息化“工具箱”,努力保障全市基础教育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一、基于国家平台,资源遴选优质化

从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在全省推出开始,徐州市就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平台资源使用培训,引导大家应用平台资源进行教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以及徐州市彭城课堂,为全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以及教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线上教学保障。今年线上教学伊始,该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电教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网络教研,从学科教学和技术保障两个层面,全力做好为学校遴选、推介优质化教学资源工作。

二、优化教学管理,授课巡课走班化

近年来,徐州市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教师也普遍形成了系统的互联网思维习惯,越来越多的教学、教研活动基于各种互联网平台开展。徐州市教育局顺势将原来实施的线下智能巡课系统转移到线上,并在这次线上教学中大规模应用起来。线上班级教学相对固定以后,学校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和学校领导等可以方便地“走进”各个班级,查看班级授课情况,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市、区教研员根据课程表,线上“走校”“走班”,选择任意学校任意班级,开展网上巡课活动,及时掌握全市、全区学科教学进度,了解教师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质量,积累巡课大数据,方便对全市线上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三、倡导先进模式,资源呈现多样化

面对此次疫情,徐州市教育局迅速组织开展了基于基础教育精品课制作模式的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引领教师通过屏幕录制、利用教室大屏实景录制以及在家庭书房临时搭建录制情景的方式参与微课制作,并培训了简单有效的视频剪辑工具使用技巧。短短几天时间,市教科院、电教与装备中心就组织教研员和名优教师应用各种微课制作方法,完成了200余节优质课程资源的制作工作。

四、用好信息化工具,资源推送个性化

现在很多教材上都会有一些二维码作为学习的延伸。然而传统的二维码链接的知识点不仅固定不变,而且只能对应一个。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局应用“活码”技术,推出“云码”,将整本教材资源整合到一个二维码上,省去了教师很多资源检索的麻烦。这种活的二维码所记录的内容是动态的、随时可以更改的,在容量和展现形式方面都有极大改进,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还体现了教师个性化的教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学。

徐州市电教与装备中心主任周岩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优质教学资源的推送工作,引导教师创建个性化资源,进行自主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学学优质资源、说说自己的体会、做做相关的练习”,然后在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展示、评价。充分利用网络名师工作室、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等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让教师进一步习惯和接受网络研修和线上教学方式,显著提升信息素养水平,打造信息化教学的新样态。

盐城滨海县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多措并举做好线上教学工作

一、深入学习平台应用

教研团队率先领学 盐城市滨海县教研、电教部门组织专兼职教研员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研修、家庭教育等新板块内容,一方面优选专题教育、课程教学等资源板块内容,重点关注操作方法、资源优势,撰写智慧教育平台导学材料,按周汇编成册向中小学宣传推介。全县各中小学针对近期居家健康监测的学生,组织语、数、英等学科教研团队,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教育平台”)对线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后反馈等进行集体研讨,明确方向、开展课程准备、同步班级授课进度及集中推送全覆盖的全流程助学活动,确保了居家学生学习同步跟进。

师生家长学用结合 3月以来,全县各学校通过班会、家长会、线上视频会议等形式组织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智慧教育平台培训活动。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对教师的平台操作进行考核验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優质课程资源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设计制作滨海智慧教育名师网络课堂课程资源1826节,并遴选其中优秀课程参加省市基础教育精品课评比。

答疑平台有效互动 坚持使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互动答疑”功能模块,组织2321名中小学教师每日在线答疑,定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在线答疑。组织学科优秀教师进入各班居家学习群,利用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空中课堂教学,固定时间段点对点指导讲解,解决个性化问题。滨海县实验小学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各学科每天在线直播或互动20—30分钟,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在线批阅、在线讲解、在线解疑等。对不能使用平台的学生家庭,教师通过电话等信息渠道做好指导工作。ECFD9A4E-F9A5-4CD0-BF7E-2F3DCC6CFA51

二、全面开展平台服务

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智慧教育平台成为学生居家学习的有力工具。各学校在学习应用智慧教育平台课程基础上,科学研制居家服务菜单,科学设计自主学习的内容,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把推进课外阅读作为居家学习的重要内容,强化写字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复习、开展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做到不出门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社团活动的好扶手 全县留守儿童相对较多,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点播收看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专题板块,针对疫情之下学生、家长可能面临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还专门安排专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为居家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制作15期在线版“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指导”,给予辅导及建议。

教师备课的好助手 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研修课程,校本研修教研组每月定期集中收看学习智慧教育平台专家讲座。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全体研训员开展常态化的在线教研活动,研讨各学科的专题复习、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等材料,会同骨干教师打磨线上教学内容,指导提升线上教学效益的方法。结合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教研活动”开展新课程、居家学习等研讨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多元融合平台技术

城乡结对互动课堂,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依托国家、江苏省智慧教育平台,镇区中心小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常态开展50多次城乡结对网络研修,围绕一个研究主题或一节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师生线上线下融合,突破时空限制,听讲教室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发研讨的意识逐步增强,听讲教室师生都可基于国家、省智慧教育平台点播相关教学课程,使教学效益得到区域大范围延伸,挖掘出现有教学资源的潜力并最大化地加以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听讲教室教学质量提升。

智慧平台精准分析,优化“双减”作业实施 智慧教育平台融合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作业数据的采集,精准分析学生学习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作业设计,举一反三拓展练習,有效提高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精准度。根据主题内容,设计适量作业,不要求学生打印,直接看题目写答案,兼顾体育锻炼、音乐、美术、童诗创作等。语文和英语学科结合省语音教材系统和教师们自制的听读音视频,实时推送,保证适量的听、读、说、写等作业。

家校携手共建讲堂,提升家庭教育服务 滨海县教育局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家校共育”大讲堂,搭建与智慧教育平台融合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有效扩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面。“家校共育”大讲堂每月1期,在整合家长和学校资源基础上,顺应教育时态、家长关切,通过专家引领、现场访谈的形式,推进了家庭教育登上新台阶。截至目前一共举办16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累计收视率超过300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推进全县家校共育、家园共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ECFD9A4E-F9A5-4CD0-BF7E-2F3DCC6CFA51

猜你喜欢

滨海县徐州市教研
读迷作品
My summer holiday plan
捉龙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一道测试题的一般结论及其嬗变
第一次做饭
滨海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