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的思考

2022-06-18潘道友骆清岗谭代代钱伶敏廖韧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保健校企实训

□潘道友 骆清岗 李 涛 谭代代 钱伶敏 廖韧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务院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群体比例升高。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健康养生、防护保健等功能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校于2016年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开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培养了一批面向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同时开始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建设的探索。

一、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现状

(一)传统中医或针灸推拿专业实训条件改造而来。在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纳入教育部招生目录之前,因国家健康产业发展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人才需求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的积极促进作用,各职业院校纷纷开始探索尝试中医药健康服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但由于没有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参照借鉴,部分院校参照中医养生学或中医养生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基本在中医学或针灸推拿专业的实训室完成实践教学,参照中医或针灸推拿相关实训项目开展,以中医诊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实训为主,学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职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同职业岗位有所脱节,不能满足中医养生保健企业岗位需求。

(二)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因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对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体现不足,尤其表现在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开发规范、以职业岗位需求为起点的教学资源建设上。实践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未能通过全面系统的市场调研、企业走访等形式确立“工作岗位分析——确定工作任务项目——知识、技能重构——确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中医养生保健核心岗位技能目标。另外,在健康中国战略影响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迅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形式和内容也不断更新,而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一定期限内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院校交流得知,大部分开设本专业的学校,无论是在实训教学资源配备、实训指导用书、实训项目设置,还是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均有欠缺,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养生保健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三)缺乏现代中医养生保健企业管理经验及方式。目前,社会独立性养生保健机构,能够为民众提供便捷、专业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和养生指导,这些机构都实行企业化运营管理,在项目开展、技能服务流程以及客户健康跟踪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完善的系统。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养生保健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政府为主体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压力[1]。这些机构是高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就业单位,为学生快速成长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管理基本停留在以校方为主导的局面,企业参与建设和学生参与管理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中医养生保健的仪器与设备购置、实训项目设定、技能培训开展等方面难以满足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学生技能运用中容易出现“校企脱节”的现象,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

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方式。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必须以专业技能教学需求和学生就业岗位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校企融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2]。校内实训中心主要发挥两种基本功能,一是完成专业教学实训任务,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二是开展仿真模拟实训,结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贴近工作实际,实现工学结合、学用一体。在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建设中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完整而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就无法实现技术技能的学习和传授。结合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要求,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基地功能,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高职阶段全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全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二)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设定、设备配置、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等力求与学生职业岗位相似,同时结合新技术、新项目、新产品的运用,动态调整建设内容。在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建设中,必须认真分析如何使实践教学能实现紧随行业发展,与时俱进,与行业的技术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充分结合学生学情分析,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实际为出发点,科学设计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项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完善各专业课程实践技能考核方法;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体制,制定详细实践教学规划、实施细则,形成系列教学文件,规范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打造公共性服务平台。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在满足学生技能培养基础上,还需要面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智力优势,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专业的劳动力资源。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建设初期,明确建设目标:建成资源共享与开放平台,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为企业项目开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信息咨询服务,增强教师对企业项目实施的研究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教师服务社会和专业建设服务产业能力;建成校内实施1+X证书制度、对外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职业能力培训的平台。

三、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思路

(一)高效优化原有实验实训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各院校原有专业实训资源,合理调整完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训中心配置。在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中,依托学校省级中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省级针灸推拿实训中心和康复实训中心的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力量开展中医诊断、中医亚健康检测、经络养生保健、推拿养生保健等技术实训,进一步优化原有实训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成效。

(二)主动适应国家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国家健康产业目前分为以产品和技术服务为主导两大类,两者都偏重于预防、保健,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类人才有较高要求。在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两个核心职业岗位群:中医养生保健岗位群和亚健康调理岗位群。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细化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增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训室,添置中医四诊仪、中医体质辨识仪、经络诊察仪、红外热成像检测、亚健康状态检测等仪器设备,适应健康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三)紧跟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现状。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根据行业需求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通过企业调研、用人单位访谈、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发展思路。结合养生保健企业项目运营开展实际,同企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建设。在实训室统一调整规划中,参照企业“测、调、医、养、修”于一体的医疗级综合健康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健康咨询、健康检测、中医养生保健干预调理等区域,并购置相关仪器设备,满足实训教学需求。

(四)凸显养生保健行业技能培训要求。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和情志、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中医养生保健必须综合施策,全面考虑。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专业娴熟的养生保健操作技能[3]。然而,当前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岗位职业群体中,院校毕业生从业者所占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人员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后上岗,对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体系理解停留在表面。尤其在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大多技师仅持有某项专业培训证书,很少有人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4]。影响了中医养生保健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建设中,要从学生技能培养出发,构建完善的专业技能课程培训和考核体系。同时为规范技术技能规格,弥补实训和技能培训资源不足,通过校企合作,编写《推拿养生保健技术》《经络养生保健技术》《药膳养生保健技术》《灸法保健技术》等校本教材,共同开发《保健调理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供校内学生、企业员工、社会人员技能培训以及推动实施“1+X”证书制度。

(五)结合专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需要。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职教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5]。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的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中医养生保健核心岗位能力开展中心建设。在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学校结合学生职业去向及行业发展,增加《小儿亚健康调理技术》《养生企业经营与管理》两门课程,并根据课程实践教学需要,调整实训中心项目设置和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此外,依托实训中心资源,建成芜湖市老年大学中医养生保健实训基地;此外,校企通过共同举办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技能大赛、开展技能服务、企业骨干专题讲座等形式,有力提升师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六)深化校企融合,营造真实实训环境。校内实训中心应努力实现实训环境整体布局要尽量模拟真实的生产场景,营造出一种实际生产氛围。这也是通过提升校企合作,深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内涵的重要举措,在实际运行中,就需要与企业进行统一的沟通,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6]。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出台,对院校一体、校企融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例如,2020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无锡华粹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学院,通过产业学院院长办公会、校企双向联动等方式,就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建设、管理、项目研发等内容进行深化,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进一步提升企业及技术骨干的参与建设力度,增强了理论知识应用的实践操作性。

四、结语

中医养生保健实训中心的建设远远不能停留在硬件建设层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深化基地内涵建设,更好地发挥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另外,积极调动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双主体”作用,引导、鼓励中医养生保健企业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全过程;此外,还须凸显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岗位实际和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力度,积极推动校企共同参与学生技能培养,通过“引企入校、创业指导、参与运营”等形式指导学生创业模拟实践。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实现校内创业孵化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类创业项目”的实施运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保健校企实训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