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思政融合探索

2022-06-18张鲲鹏

理财·市场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思政高职

张鲲鹏

当前,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各高职院校在开设的专业教学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是贯彻国家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也是发挥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物业管理实务是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通过探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环节做出进一步探讨,为物业管理专业中相关课程的思政融合提供思路。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熟悉不同业态下物业管理的运营与管理,具备物业管理操作实务的能力,能胜任不同业态下物业服务企业中的物业管家、物业客服、行政专员、品质专员、多种经营专员、市场拓展专员等一线物业管理岗位。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熟练并能创造性地在物业管理实践中运用相关原理和技能,具备一名物业管理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条件,为今后从事物业管理岗位奠定坚实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基础。

该课程的专业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各项业务流程和操作要点,具备物业管理各项业务流程的能力。该课程的思政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使学生在物业管理服务各项业务中遵守职业规范,端正职业态度,增强对业主的服务意识,顾全大局,树立红线和规矩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由于物业管理专业每年招生计划都需要依靠其他专业调剂才得以完成,导致多数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对专业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对行业发展没有兴趣,对未来就业充满悲观情绪,导致对专业课缺乏兴趣,以至于专业课程知识欠缺,职业能力无法得到培养,职业发展受到限制。针对这一情况,联合校企合作企业开展一系列扭转错误认知的做法是多数高职院校的一贯做法,在课程中引入企业师傅,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教学课程设计:以真实物业服务场景为主线,将课程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以岗位业务操作流程为主线,按照各业务操作步骤开展物业管理活动。并把课堂由教室转移到住宅小区,以真实管理项目为载体,完成一整套物业管家、物业客服、行政专员、品质专员、多种经营专员、市场拓展专员等一线物业岗位人员的工作业务流程。思政设计为:以“我要做一名超级管家”为总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在任务完成中掌握技能。

二、融入思政内容的分项目设计

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并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开发配套教材。根據岗位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思政融入,具体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

专业课程思政开展存在问题

一、院校教师缺乏行业经验

2020年以前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招聘多数是从应届生中选聘,应届生缺乏工作经历,对行业了解仅仅是通过实习实践了解,缺乏系统的从业经历,对行业、岗位认识存在偏差,对行业中的新方法、新流程缺乏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存在凭主观感觉教学,专业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应用科研能力欠缺,难以用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这就会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需要不相匹配。由于教师缺乏相应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学要求生硬地把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导致对课程缺乏兴趣

当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是调剂过来的,对物业管理专业缺乏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信息来源都是网络或者家长,加之物业管理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都比较片面。因此对专业缺乏兴趣,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即使增加了思政元素,也难以提起兴趣。

三、校企合作中企业师傅缺乏系统性的培训

在当前产教融合大力推广背景下,校企合作常见的形式就有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但是学校聘请企业导师时有相应的标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同,导致评价标准不同,有些经验丰富的员工可能学历或者相关资格证不达标,无法作为被聘导师。相反,一些学历达标但又不具备相关能力的员工符合要求,导致需求和实际情况出现偏差,无法满足学生上课要求。加之企业师傅常年工作在一线,对高校的育人要求和标准理解有偏差,缺乏思政课程内容的培训,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握不到位。因此,无法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日常教学中,无法把课程思政内涵有效植入课堂。

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对策

一、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接受度。如果教师能力缺乏,专业知识不足就会导致教学环节存在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针对目前现代物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这一客观问题,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课程能力是当前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关键。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培训”“观摩”等形式,使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内涵,让理论和实践进行碰撞,帮助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能力和技巧,多渠道提升校企师资的能力和水平。

二、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吸引引导学生关注课程变化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行业特色并考虑学生情况开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加快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的运用,更好地适应00后学生的需求。当前,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化在物业管理行业应用普遍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充满好奇,对实践课兴趣浓厚。因此,应当适当调整课程结构,提升实践课比重,在实践课中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体验,在操作和体验中融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大国工匠精神追求。

三、增加学生及家长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关注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与居民生活日益紧密,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后房地产时代的到来,物业管理行业将会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宣传,尤其是当前疫情防控时期更是充分凸显物业管理行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成就感,通过对行业的认可促进对专业的认可,进而对课程的认可。(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E9B8F959-D547-4B76-B934-6CF830CAA07E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思政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浅析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