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礼:清华园里教龄最长的教授

2022-06-18高原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6期
关键词:物理系清华园清华大学

高原

人物简介

张礼,男,汉族,192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返聘教授、物理系教授(退休)。荣获2021年度“北京榜样”年榜人物。

早上8点多,清华园的家中,满头银发的张礼坐在沙发上认真研读着《量子力学中的杨—巴克斯特方程》,左手边是几张写着公式的演算纸和一本厚厚的全英文书籍。读书学习几乎是张礼退休生活的全部——97岁的他依旧参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部分工作,还计划着不断学习新知识,想再教给学生们。

张礼24岁初登讲台,31岁到清华大学参与创建工程物理系,57岁出任物理系复系后的首任系主任,执教70余载,桃李满天下。如今,张礼回望70余年教与学的生涯,发现人生中的许多关键选择都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秋天,张礼从上海乘船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研究生。航行的三周里,住在他上铺的朋友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悉数讲来,动员张礼参加革命。听后,张礼深受震撼,脑子里不断闪现一个念头:“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年初,张礼放弃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继续免费攻读研究生的机会,给导师留了封信,就悄然回国。

张礼先到当时还未解放的上海、青岛,之后一路北上奔到了天津。随后,他在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担任物理系助教、讲师。这一年,张礼24岁,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一年,张礼初登讲台。那时,他教的学生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彼时的张礼可能还没想到,此后的70多年,他持续在讲台上发光发热,在教与学中不断实践。如今,他的学生已是自己孙辈的年龄,他也成为清华园里教龄最长的教授。

“党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1953年,张礼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攻读理论物理方向研究生。

此时的清华大学,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一所多学科综合大学,变为只有土、水、建、机、动、电的传统工科大学。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蒋南翔一直想在清华恢复理科,张礼回忆道,“1955年成立新专业,在蒋校长的领导下,清华开办了工程物理系,其中就有理科专业。”

工程物理系建系伊始,便肩负着为国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铸造民族脊梁之历史使命。可是专业开起来了,老师到哪儿找呢?蒋南翔找来当时的留学生名单,勾选了一众名字,其中就有张礼。就这样,张礼被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能够到清华工作,跟学生打交道,对我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张礼笑着说。从苏联回国前,他已经向研究固体物理的程开甲教授表示,愿在他的指导下潜心科研,做出一番事业。

谁知回国第二年,张礼就被任命为工程物理系副系主任。这次任命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行政工作繁杂费时,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时间,但他没有拒绝,默默接下了这个担子。“作为党员,党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没得说!”张礼一脸坚定,目光灼灼。

搞好基础研究,需要培养拔尖人才。1959年,张礼接到任务,在工程物理系施行因材施教,对顶尖人才进行特殊培养。“这是党交予的任务,我必须尽心完成。”张礼积极与学生座谈,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后,再与不同课程的老师沟通、讨论,制定适合每位学生的培养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学生们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思考能让人变得年轻”

“清华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为科学作贡献的冲劲儿让我感动,他们的自觉性很强,做学问十分专注。”谈到学生,张礼总是难掩亲切和激动,从第一天站上讲台到如今,他心里装的一直是学生,“学生需要什么课程,我就开什么课程,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就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们”。

从1957年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张礼讲授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其中大多数课程都是他不曾学过的,需要他自己去研究。“我要在教学中学习提高,这样才能保证在专业上不被淘汰。”张礼说。

一方面,张礼每周到原子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加讨论会、系列讲座,力求跟上学术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他抓住一切学习交流的机会,海绵吸水般充盈自身,潜心科研。

在宏观量子现象等科学研究方面,张礼取得了有创见的成果。2013年,他还因提出场论中的旋量演算新方法,获得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奖。

“我喜欢物理,愿意去学习、去钻研。”在科研过程中,张礼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學理念。起初,他希望尽量让学生学懂知识和方法,后来他发现,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路。张礼说:“科研是对未知的探索,重要的是会找问题,知道问题在哪里。”

张礼把自己年过九旬依旧精力旺盛的原因归功于思考,他说“思考能让人变得年轻”。虽然已经有了胡嘉仲老师这样优秀的年轻接班人,张礼依旧心系学生:“我还想做一些让学生受益的事情,继续学习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学生听。”

(责任编辑:李爽)

猜你喜欢

物理系清华园清华大学
Developing Basic Science in a Diverse and Open Atmosphere with a Long-term Perspective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美国大学物理系早期教学体验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清华大学之“清华”的由来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