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高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2022-06-18魏殿林倪旭前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新文科美育教育

魏殿林?倪旭前

摘 要:综合性高校艺术通识教育改革中面临美育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系统规划和评价标准等难点。为适应新时代全面发展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要求,参照新文科建设改革方针,在高校美育教育改革中亟待建构以提升审美素养和增强艺术原创、鉴赏、应用能力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具有“线上线下、学用相辅、通专结合”等特色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美育教育;通识课程;新文科;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一、新时代背景下藝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标准的意义与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核心要求,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标准。其中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就是人才的艺术素养,它所反映的平均公众审美水平不仅衡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在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文情怀、开拓创新视野,乃至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学科融合的思路,在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囿于所涉猎的艺术领域和内容较为庞杂、审美标准的相对模糊性,尤其是综合性院校相对薄弱的艺术教育基础,当下全国普通高校的美育教育面临着很大挑战:艺术师资缺乏、课程资源供给不足、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课程建设评价标准不相适应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在很多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校中,维持已有艺术通识课程的开设现状已属不易,更难以系统性地提升美育质量。虽然教育部、各地教育厅对于鼓励综合性高校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下发了指导性意见并设置了选修普及率等考核指标,但侧重数量评价,作为美育教育的主阵地——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建设质量与资源供给等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支撑。例如在全国主要的四大一流课程在线教育平台中,艺术类教育课程的开设门数及其数量占比仍不足10%,目前的艺术通识教育总体水平仍偏低。

从教育部到学界对新时代美育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及危机意识可以看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美育改革亟待从更高的历史站位上进行顶层设计,特别是引领性的艺术教育改革思路、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的设计应摆上优先位置。这不仅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办学资源的整合、夯实课程支撑体系,在建设内涵上特别是核心育人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上也要针对“00后”为主的大学生从审美习惯培养、美育观念与行为特征等方面更深入地教育与引导;特别是针对全国综合性高校目前各自为战、较为散乱的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现状,尽快提出一个可行性强、资源共享、协调互补的课程体系建设规范与质量评价标准。

为此,本课题团队根据正在推进的艺术学科设计类专业的国家、省级两个一流专业建设基础,提炼现有5门省级艺术类一流课程、1门省级艺术类思政示范课等案例经验,探索提出一套适用于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科设计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规范及其质量评价指导意见。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席勒最早系统阐释“审美教育”,他认识到:“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问题,人们必须通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原因在于,他的审美“人性观”充分肯定了理性的主导力量。他认为,“只有通过审美的训练,才能使得感性顺利地向理性过渡,我们才能成为受动力量和主动力量的主宰”[1]。国内教育界自近代伊始也一直高度重视美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深感美育对于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美学学科的内在特征与早期启蒙主义者对改造中国国民性而服务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2]。他因此大力提倡美育,将美育作为“五育”方针之一。美学大家朱光潜提出了审美的“人生有机论”,认为“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科学的、实用的和美感的三种活动在理论上虽然有区别,在实际人生中并不能分割开来”[3]。陶行知则指出了“知育、美育、德育”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应该把美育作为现代教育即民主教育的重要构成:“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要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织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4]在教育实践中“应该秉着美术的精神,去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他们现出和谐的气象”[5]。由此可见,中外审美教育研究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大体可分为不同层次、逐级递进的对人的培养目标。这也为我们今天的审美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

1.总体美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2019年专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于新时代高校的美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高校“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针对普及艺术教育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强化了制度要求,对艺术类通识课的学分明确规定了“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另一方面,鼓励基于新环境的平台建设与方法改革,提出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美育慕课,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等强化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2.制度建设与机制保障

各高校为贯彻落实相关的文件要求和指导意见,纷纷根据省级教育厅文件指导意见进行了系统改革。例如,中国计量大学教学委员会根据综合性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特点,制定了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中的模块课程学分政策,将原有四大模块的修读学分要求进一步细化为六个模块(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科学素养、学校特色类、创新精神与创业教育),特别将艺术素养教育模块课程单列,并组织全校层面每年一度评选与更新校公共选修课。一是鼓励艺术专业教师以及所有具备艺术素养和教育热情的非专业教师结合自身兴趣申报开设校内相关课程,二是培育和购买在线课程资源,有效扩大了艺术教育的资源供给和师资储备力量。EE401D2B-9938-49A4-977A-166D022A6DE3

3.内容要求与建设投入

作为主要承担全校艺术教育任务的二级分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认真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立足学校计量、质量、标准领域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满足新时代美育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从课程主阵地到结合实训环节、校园文化营造等多元化美育体系。特别是针对“00后”为主的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质量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如下。

(1)课程建设及体系改革的總体目标。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针对艺术学类专业课程建设明确要求:“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在建设与体系改革的目标上,作为主要承担艺术素养教育任务的二级教学单位,我们分析并对应建设要求中的关键要点进行了改革目标三个维度的细化设定。

首先,从审美标准的时代特征和时间属性来分析,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审美取向,强调健康、积极、奋进的时代精神与审美意趣,对应强化艺术类课程思政要素的全面融入和观念塑造,健康向上的美育教育全程化,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培养目标。

其次,从审美主体的身份特征和对象属性来分析,强化大学生的设计创意和创作要牢牢扎根人民、以人民群众需求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意识,乐于深入生活、善于洞察和体验生活细节,以满足广大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的责任意识,对应在教学设计中要更多立足国内审美需求的案例研究,重在培育大学生以设计创意服务社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的本土意识和在地性研究兴趣,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美育任务。

再次,从审美客体所承载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属性来分析,要在课程及实践活动环节设置更多呈现中华传统艺术魅力的案例内容和中外艺术融汇比较研究方面的专题,进一步培育大学生既有全球化的艺术审美视野,更要普及并深化对于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实现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强化文化自信的美育目标,激发大学生在艺术审美领域也要具有深植国粹传统、善于发扬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善于融汇思考的文化自觉意识,同时鼓励教师及团队研究开展相关课程教案研究、教材建设等配套支持项目。

(2)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方案。基于上述审美的时代属性及其主客体特征等三个维度的改革目标,艺术通识教育改革首要在于抓好课堂主阵地,课题组结合所在美术类、设计类学科特点,针对改革难点之一,系统梳理了所涉领域和内容较为庞杂的美术和设计类课程体系,将其分为三大主要模块,对应提升审美能力提升的评价指标,将量大面广的美育课程进行了细化分类,美术与设计类课程体系框架与基本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上述三个课程群模块的分类主要基于艺术设计类专业领域基本素养的指标而设立的,创新能力是表征艺术创新意识和美育效果的核心指标,赏析能力则是提升艺术创意和表现力的主要支撑与文化基础,应用能力是将艺术素养作用于审美生产与提升生活品质的效用体现,三者构成了“基础素养——培养主干体系——效果实现”的逻辑闭环。只有通过系统美育教育对人才艺术素养和实现能力的各个环节的塑造与滋养,才能形成个人审美境界和创新力不断生长、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才能总体上发挥艺术素养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以美化人”作用。

三、改革路径与支撑配套办法

基于上述总体的美育建设框架设计方案,课题组在具体改革路径上重点旨在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另外两个难题:审美水平评价的相对模糊性问题和综合性院校相对薄弱的艺术教育资源瓶颈。提出的具体办法是:一方面通过艺术素养的评价标准设计为该类课程改革提供关键观测点和实施路径的科学引导,做好美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则针对综合性院校相对薄弱的师资、课程等短板,提出构建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整合与优化组合方案。

1.美育质量评价标准构成与相应的课程支撑体系

(1)美术与设计能力的人才美育质量评价指标。美术与设计能力的人才美育质量评价指标见表1,设计与美术能力分解示意图见图2。

(2)对应的美育课程及内容支撑体系。原创能力类培养课程重在通过理论讲解结合设计实训,系统解读中外经典美学理论、平面与空间基础理论与应用案例,以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设计创意理念,具体可包括如下专业类课程或含有相关知识内容的概论类普及介绍(表2)。

(3)鉴赏能力类课程重在通过案例教学法,对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内涵、历史与文化价值等方面的鉴赏分析等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和对艺术情境的共情与拓展延伸能力,具体除了包括前述一些美学理论、历史文化类、艺术设计基础等课程,还可包括如下课程或含有相关的作品赏析类知识内容(表3)。

(4)应用能力类培养课程:重在实训能力培养,通过讲解不同艺术风格的原型特征与风格再造思路,围绕实训项目需求将设计要素与内容重组,将不同艺术元素的设计表征方法与应用场景相结合,提升学生将艺术创意思维的转实践水平,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手机拍摄创作、平面广告设计、智能化创新设计、智慧生活设计等。

总体课程体系如表4。

2.建设经验与初步成效

根据上述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及其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中国计量大学艺术类二级学院目前重点围绕省教育厅下发的8门艺术类通识课建设要求,已开设4门书画类、艺术概论类校平台课,近5年来已建设艺术类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2门及重点课程6门(含2门课程思政项目)、艺术通识课2门、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11门、省级设计类教改研究课题近10项;同时,校教学委员会在近三年重点教材建设工作中,特别鼓励艺术设计类教材建设的立项培育,累计立项省新形态教材、校重点教材共8部,占全校重点教材立项比重约30%,艺术类资助重点教材比例在省内综合性高校中名列前茅。具体做法包括:EE401D2B-9938-49A4-977A-166D022A6DE3

(1)制度上出台了“优质课程建设与评选”办法。特别重视艺术素养性质的优质课程培育机制建设和评建指标的导向作用,对于积极申报艺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及其团队,学院参照校重点课程标准给予专项奖励,并组织年度立项、结项答辩,累计资助设计创新类优质课程10余门,奖励近20万元。

(2)根据课程体系中的建设目标实行“招标揭榜”制度。例如,近两年围绕教育厅要求开设的8门艺术类通识课,鼓励教师们组建了4个方向的艺术素养通识课建设团队,以推荐申报省级一流课程为未来建设目标已开设4门艺术鉴赏类课程,其中“书法艺术鉴赏”课程团队具备申报国家一流课程的丰富建设经验;同时,对于全校性艺术通识选修课,每一年度面向全校各专业师资开放申报,校艺术教育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实行两年内课程“滚动循环制度”,选课量小、影响力弱的全校通识课自然淘汰,保证留住有吸引力的课程及其资源分配,持续提升课程质量,累计年均约有40门课程申报,自然淘汰10门左右已有课程,实现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良性循环。

(3)重视艺术类教材库与教改项目培育库建设。围绕艺术素养能力的提升目标,鼓励已建课程团队和意向建设团队,加快推进教改项目库、教材库建设,特别关注艺术鉴赏类、创新创业类等模块的课程群建设目标,动员艺术学教授领衔组建多梯队层次的课程建设组,发挥“传帮带”作用推进师资相对紧缺的课程团队建设、教材库、教改项目库建设,提升艺术教育层次。近三年来累计立项省新形态教材、校重点教材共8部,占全校重点教材立项比重约30%,艺术类资助重点教材比例在省内综合性高校中名列前茅。

(4)积极拓展线上艺术教学开发与资源利用。学院牵头组建各类一流艺术类课程建设团队,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智慧树平台、超星平台等开设多门艺术在线课程,并积极申报一流课程,提升建设质量。同时,近三年邀请地方书协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协会员、工艺美术大师等担任客座教授近10位,每学期除来校讲座交流外,重点参与线上授课及其师资团队建设,通过钉钉直播、腾讯课程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线聆听艺术大师专题讲座或线上观展月均1场。

(5)推动“教学相长”,改革艺术教育模式。组建学生篆刻、书画、摄影等艺术教育兴趣小组、社团和微信群,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兴趣,营造艺术文化研习与自我提升的学风氛围。充分发掘利用线上艺术教育资源,通过开设艺术教育类公众号,为学生定期推荐艺术名家在线教育视频资讯、线上作品展。全面开展“展教融合”,连续3年与省市图书馆、文博会组委会等单位合作,举办大规模专场艺术教育成果作品汇报展,通过面向社会开放办展的方式,调动学生创意实践与接轨社会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参观量年均2000人次,累计近7000人次。

综上所述,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育人目标,给大量综合性普通高校的美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顶层设计上,要参照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融合、学用结合等指导方针,尽快研究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意识的评价标准、改革着力点和指挥棒,对应构建以增强艺术原创、鉴赏、应用能力多层次、综合性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建设,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加快具有“学用相辅、通专结合”等特色的艺术通识类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席勒.席勒美学文集[M].张玉能,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26.

[2]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

[3]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家文丛·朱光潜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9,104,105.

[4]陶行知.育才二周年前夜[M]//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793.

[5]陶行知.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M]//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1.EE401D2B-9938-49A4-977A-166D022A6DE3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新文科美育教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