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败的平成时代

2022-06-18野口悠纪雄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日元日本

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平成时代之前,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给世界经济的动向带来了巨大变化。

1985年,美国、日本、西德等几个国家共同签订《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及德国马克等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

那会儿,日本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日本的人均GDP,1981年超过了西德,1983年超过了英国,1987年超过了美国。

“日本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因为日本式的经济体制,比欧美各国的经济体制更优越。”许多人都这么认为,包括欧美人在内。

他们举例说,日本企业中,经营者和劳动团体不是对立关系;日本的经营者不会将眼光局限在每天的股价涨跌上,他们能站在长远角度来思考经营……

“日本就是世界第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也能真实地感受到。1989年1月,明仁天皇登基,改元“平成”,没有人想到,一进入平成时代,迷梦开始破碎。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房价开始异常上涨。

地价明显上涨,是从1986年开始的。根据1987年1月的公示地价,东京圈的地价上涨了23.8%,到1988年1月,土地价格上涨率高达65.3%。

以东京为圆心的60公里半径范围内,拥有5亿日元以上土地资产的人超过100万,同时,对于那些刚想买房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地狱一般的世界。

1990年,东京圈的公寓价格,是人均年收入的10倍以上,东京都中心位置的房价,更逼近人均年收入的20倍。

假如贷一半款去买东京都中心位置的公寓,以5%的年利率计算,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相当于年收入的一半。在首都圈,即使集体住宅,普通劳动者也无法承受。

很明显这就是房地产泡沫,人们却认为,这只是经济变化引起的现象。

当时,“东京是亚洲金融中心”的说法盛传,很多人认为“想要在东京拥有办公室的企业,在从世界各地赶来……地价无论多高也是理所当然的”。

1988年,日本国土厅公布的《国土利用白皮书》指出,“以东京附近为中心的土地价格上涨,是由实际需求引起的”。

这份白皮书认为,土地价格上涨并非投机导致,是土地需求大于供给引起的必然现象。这相当于,政府为土地价格高涨做了权威保证。

股价也在不断上涨。

1983年,日经平均股价只有8800日元,到1987年10月涨到26600日元,1989年末达到38915日元,日经平均股价呈持续上涨趋势,有人预测,日经平均股价可能达到6万多日元。

当时,日本的股票市值是美国的1.5倍,占全球股票市值的45%。

日本电信公司NTT的股票市值,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IBM、埃克森、通用电气(GE)、通用汽车(GM)几个公司加起来还要高,野村证券的股票市值比美国所有证券公司加起来还要高。

如今回想起来,这简直是难以置信。

除了抢购国内土地,日本也抢购美国的不动产。

1986年,日本第一不动产以历史最高价,买入美国纽约的蒂芙尼公司大楼。1989年,三菱地所买下同样位于纽约市的洛克菲勒中心。

就这样,日本的投资者开始在夏威夷买酒店,在加利福尼亚州买大楼和购物中心。

日本资本在美国投资的不动产金额,从1985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165亿美元。在澳大利亚甚至能直接用日元购买土地。

泡沫时代,开发高尔夫球场成了“炼金术”。

“日本央行只能印刷面值1万日元的纸币,而我能印刷面值1亿日元的纸币。”时任EIE公司社长高桥治则说,他被称为“泡沫绅士”,后遭到逮捕。

EIE是一家度假村开发公司,一直大力开发高尔夫球场。建造高尔夫球场,首先要销售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资格。

开发商一般采用预付金的形式,筹集会员资格面额 90%的资金,作为开发高尔夫球场的启动资金。即便手里没钱,依然能开发高尔夫球场。

EIE在栃木县开发的皇家草地(Royal Meadow)高尔夫俱乐部,最初会员资格只卖450万日元,最后居然涨到3000万日元。

銀行一听要开发高尔夫球场,就会立马发放贷款。开发许可一下来,会员资格就开始发售了。开发高尔夫球场的热潮越来越高,有的开发商甚至没等开发许可批下来,就开始以高尔夫球场开发计划融资。

这样一来,开发高尔夫球场被人们看成是“炼金术”,大家都认为,怎么都能捞一笔。

除了EIE和伊藤万株式会社外,很多企业都投身于此,就连一直以来踏踏实实经营祖业的地方名流,都纷纷投身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热潮。仅仅十几年,日本的高尔夫球场就从1985年的1400个,增加到2400多个。

无论地价还是股价的上涨,都不过是泡沫而已。但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在投机竞争中不落后,才是更重要的。就这样,全国上下上演了一场疯狂的闹剧。

当时,欧美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经常共同研究一些课题,通常围绕“为什么日本经济能够如此强大”展开。

我曾经在美国城市做过几次演讲。每次演讲完毕,都会有人问我:“我想投资日本企业,您觉得投资哪里好呢?”

以日本的经济实力,国民本可以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但是,经济泡沫引起的资源分配不均,国民还没享受到富裕的生活就跌落谷底。

对于泡沫时代,我感到的只是愤慨。日本被“上帝之锤”狠狠砸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触顶。

1990年1月3日的《日本经济新闻》预测,“在稳健向好的经济形势和良好的股票供求关系的背景下,日经平均股价在1990年末将上冲至40000日元左右”。然而,第二天的新年首个交易日,日本股价就全面下跌。

没想到,平成二年(即1990年),是日本股价发生转变的重要一年。从此,日本股价开始持续下跌。

地价也从1991年开始下降。

处理不良债权成重要课题,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危机。更关键的是,急转直下并不只发生在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销售额和营业利润都从1990年开始触顶。

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末,日本所有法人企业的销售额一直高速增长,1970年是214萬亿日元,1980年是820万亿日元,1990年达到1428万亿日元。

到1991年,日本法人企业的销售额突然见顶,高速增长骤停。

1995年,日本法人企业的销售额是1485万亿日元,2000年是1435万亿日元,一直保持平稳。一直到近几年,基本没太大变化,2016年的销售额是1456万亿日元。

企业利润也转向下降。

1970年,日本企业的利润是10万亿日元,1980年是29万亿日元,1990年是50万亿日元。之后开始急速下降,1995年减少到35万亿日元,2016年是59万亿日元。

一直高速增长的设备投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4年到1990年(1986年、1987年除外),日本民间设备投资与上年相比,都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到1991年,增长率转为负数,且一直持续到1994年,1995年以后增长率也较低。

民间住宅投资也是一样的走势。

1993年,日元升值又冲击席卷日本。

从1992年6月以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维持在1美元兑120日元的水平,从1993年3月开始,日元持续走高,到1995年8月(除了1994年12月)一直是1美元兑90日元左右。

1995年4月19日,汇率达到1美元兑79日元的水平,前所未有。

1995年的这次升值,被称为“第二次日元升值冲击”,学者们指出了很多原因。例如,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海外投机资金选择日元作为避险货币,以及克林顿政权对人民币贬值的默许等。

本国货币相对价值上升,意味着,日本人的购买力提升。就是说,在国际社会中,日本人就变得有钱了。国民变得有钱了,日本企业的利润却减少了。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法人企业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全部产业(不含金融和保险业)的营业利润,从1992年的41.0万亿日元下降到1993年的32.0万亿日元,下降了21.9%,其中,制造业领域的营业利润下降27.5%。

日本的贸易顺差,也从1992年的13.5万亿日元减少到1996年的6.7万亿日元,减少近一半。

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生鲜食品除外)与上年同比的增长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概是3%,之后持续下降,到1995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月份。

1994年之前,日本物价下跌是因为日元升值造成的,此外,以美元定价的商品价格也在下跌,比如个人电脑的价格。

1995年夏天开始,日本央行调低了政策利率,日元汇率又转向下降,然而,贸易顺差只是稍有扩大,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日本经济的基本情况并没有改善,企业的营业利润还在持续减少。

到1998年,日本企业利润减少到1990年的一半。

日本国民对日本经济的变化毫无察觉,认为数据变化只是暂时现象,依然沉醉在泡沫经济的氛围中。

很多日本国民的脑海中,根本没有过“糟了,日本经济崩溃了”的想法,他们觉得,股价的下跌只是暂时性调整,即使地价下降,也没能从泡沫经济的醉意中清醒过来。

1990年,不动产的投机仍在继续。

1991年,大型娱乐休闲地初岛俱乐部动工,1994年7月正式营业。人们认为,初岛俱乐部与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破产有很大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办公室白领女性们开流行一种新生活方式。很多白领女性工作一段后,就选择辞职,拿着离职金和失业补助去国外旅行,等玩了一段时间,再回国重新找工作。

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1990年后,很多人国外旅行回来后,发现工作越来越难找了,还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没有工作呢?

没有人意识到,日本经济结构上存在问题,日本的所有企业都是如此。这一点,从百货商店外销业务能明显看出来。

之前,为了减少盈余,企业在中元节、年末等时候,会针对客户们拨些巨额支出,因此,百货商店销售服装首饰、家具家电、艺术品的外销部,销售额就大大增长。

泡沫经济时期,百货商店的外销业务迎来全盛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才告崩溃。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商业动态统计显示,日本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从1989年的10.5万亿日元,增加到1997年的11.1万亿日元。由此可以推测,“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5年多时间,‘泡沫性’的企业消费还在持续”。

同期的中国,正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全球制造业面临结构性的重大问题。想应对这一变化,日本急需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

但是,日本没有对企业进行改革,剩下了一群想要死死抱住企业的人。即便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抱有这种想法的也肯定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因为人们认为,组织会永远存续下去,无论怎样,肯定是能依靠得住的。

日本人的国际思维,也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大规模空袭,海湾战争爆发。由于宪法的制约无法出动兵力,日本支付了巨额的费用(有人说115亿美元,也有说是130亿美元)作为补偿。

日本人觉得,“日本虽然不能采取军事行动,但是日本的经济强大,承担这点费用去帮助美国,也是理所应当的”。

那时,日本人坚信“日本比美国强大”。

1992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日,晚宴上,乔治·布什吐在了坐在旁边的日本首相宫泽喜一的膝盖上,并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很多日本人相信,“美国总统摔倒了,日本首相扶起了他。这就是日美关系的象征,日本就是比美国强”。

20世紀80年代,世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日本被“泡沫”掩盖住了。等到泡沫经济崩溃后,各种问题一下子凸显出来了。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沉浸在经济泡沫中,没有认识到问题严重性。

整个日本都处于松散的状态中。

日本经济的衰退,并不只是泡沫经济崩溃,背后有世界经济大变化的因素,这就是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IT革命。这一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平成时代逐渐显著。

从世界各国的GDP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来。

1990年,中国GDP只有日本的13%左右,到了2016年,已是日本GDP的2.3倍。美国GDP在1990年是日本的1.9倍,到2016年是日本的3.8倍。

1990年,美国人均GDP只有日本的95%,到了2016年,已是日本的1.48倍;中国人均GDP在1990年是日本的1.2%,几乎不能与日本相提并论,到2016年已是日本的20%。

日本苦于通货紧缩的本质,比起日元升值,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才是重要原因。即便如此,日本人还是没有意识到,日本需转变经济结构。

所以,平成时代才成了失败的时代。

1992年,宫崎义一所著的《复合萧条论》出版,书中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萧条做出了很多分析,观点也被很多人所认可和接受。

该书指出,“泡沫经济的崩溃让银行有了大量不良债权,于是银行开始惜贷,造成信用紧缩,从而导致投资减少”。

此外,作者认为,“企业的股价下跌,导致银行持有股份的潜在收益减少,股东权益也相应减少,于是银行不得不压缩资产”。

宫崎义一认为,日本经济衰退并不是实体经济的问题,而是金融部门的问题。

其实,银行的惜贷导致投资减少,这种判断在数据上无法印证。

首先,这一时期银行贷款余额并未减少,日本金融机构贷款平均余额,在1991年7月是502万亿日元,之后持续增加,在1993年到1994年,达到520多万亿日元,到1999年初为止,一直在500万亿日元以上变动,到1999年中才开始减少。

其次,假如企业需要投资资金,银行出于惜贷考虑,抑制贷款,那么,长期利率理应上升,但实际上长期利率并没有上升,(借贷约定平均利率)明显下降了。1991年7月日本的长期利率为7.7%,之后急速下降,到1995年只有3%左右。

原因不在金融领域,而在实体经济。

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停滞是金融领域出了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坚持认为,“如果放宽货币政策,日本的经济就能恢复活力”。

这种想法会让人产生一种期待,即使政府不在实体经济层面采取应对措施,只要放宽货币政策,也能解决日本经济的问题。只要问题根本在于实体经济层面,这种办法就只会让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日本经济停滞的原因,更是实体经济层面有问题。当时设备投资需求确实减少了。原因并不是银行不给贷款,企业才无法进行设备投资,而是企业没有投资的欲望,就会导致利率下降。

就是说,原因不在于放款方,而在于借贷方。设备投资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让日本失去了国际市场份额。

从日本在美国进口额中所占比重,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1986年,日本在美国进口额中所占比重是21.8%,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到1990年下降到18.1%,1995年下降到16.6%。

日本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放宽货币政策或日元贬值就能解决的。但是,人们根本意识不到,日本的经济结构、企业结构的商业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选编自《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野口悠纪雄著,郭超敏译,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刊载,2022年4月出版。

猜你喜欢

高尔夫球场日元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高尔夫球场遇险
中国高尔夫球场全名单
里约奥运高尔夫球场遭水豚啃食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