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进士的升级通关之路

2022-06-16晋右使

华声 2022年5期
关键词:李梦阳刘瑾吏部

晋右使

明朝进士虽然起点很高,但其升级通关之路,中间的变量依然很多,每一个变量足够改变其一生。

1613年3月,一位来自扬州府的24岁年轻人考取了三甲进士。这一刻他走到了求学之路的巅峰,将开启新的人生路 —— 仕途。

好苗子从来不缺积极的指导者。很快,一位老乡就劝年轻人:“要找找某某重要人物,给自己要一个美缺。”他的回应很实在:“我应该安心等待和服从朝廷分配,怎么可以向人营求职位呢?”

8月份,吏部分配年轻人到了事情少且偏僻的邵武县,之后的幾年里,他先后任福建晋江、山东潍县知县,到了1621年回京参加期满考核。这几年中,年轻人在邵武移风易俗、在晋江处置贩卖女子的分巡道中军、在潍县供应辽东军需。这些事很锻炼人,也很得罪人,但由于进士身份带来的信用溢价,总有人为他说句公道话。

回到京师,他住在城外。此时吏部缺司官,有人专门去给他讲:“吏科给事中某某是你的老乡,找找他你就可以去吏部。”吏科给事中是言官系统,话语权极强;文选司是六部第一司,好到“宁做文选郎,不为方面官”。年轻人再一次回答:“古人以自荐求仕为耻,所以我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这个年轻人叫吴甡,后来当到内阁大学士,这是他晚年的回忆。他之所以着重强调这些事,估计当时的官场风气不是这样。

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的进士,是如何一步步适应并改变的呢?

初出茅庐的书生意气

如前所言,中进士后的分配非常重要:是去翰林院做庶吉士整理皇家文献和拟诰敕,还是去吏部为国家选官员,或是去江南富庶之地当官,抑或是去偏远山区或者边疆当地方官,区别是非常大的。不过,对于多数人而言,这一步基本是考试成绩和吏部决定的,能靠自己改变的毕竟是少数。

新晋进士最不缺的是一腔热血,最容易做的也是评议朝政。分配到翰林院和言官系统的进士最有书生意气,也最按照圣人古训来理解并要求这个世界。

王阳明(28岁中进士)的父亲是1481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和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等诸多高官多有交流。家学深厚、交游层次高,按一般的规律,王阳明应该在官场游刃有余,但恰恰相反,进入仕途8年后,他在刘瑾掌权的时候上书反刘瑾,结果挨了40大杖,去贵州龙场驿站做了3年驿丞,重新从知县做起。一来一去,仕途耽误了十来年,放到一般进士身上,再回首就是百年春。

严嵩25岁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散官授编修。这样的起点和路径,成为大学士的概率很高,做个尚书侍郎毫不费力。刚进入仕途的严嵩,面对的是刘瑾当权,严嵩没有选择直言,而是默默回乡读书,一读就是10年,这期间,他修订府志,也获得了整个士林的赞誉。他再出山时,已经是不惑之年,等一步步到了上层,在兴献帝庙号称宗的问题上才领略到天威浩荡,清誉毫无抵抗力,一百八十度转弯,以嘉靖之是为是,彻底从清到浊。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这些人说到底还是幸运的,但对于更多进士而言,这不是弯路,而是一条不归路。

邹智21岁中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邹智颜值高、人聪明,前途无可限量。然而,恰好这年,天象有变,朝廷下诏求言,要求“所在官员人等,指实条具以闻”。一般的奏疏都在事务层面,邹智却直接谈朝廷用人,将万安、刘吉、尹直等多位大学士批评一通,并批评了皇帝。奏疏上去,成化皇帝将其留中不发,但在几年后,依然被牵连贬谪,死在了谪居的地方。

甚至状元郎都难以免祸。罗伦(24岁中状元)因弹劾李贤夺情被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张昇(28岁中状元)因弹劾大学士刘吉被贬为从五品的南京工部员外郎,舒芬(33岁中状元)因劝谏武宗南巡被谪为福建市舶副提举。

关键时刻的朋友

在万历朝担任过吏部尚书的张瀚(25岁中进士)刚入仕途,在都察院实习的时候,当时的都察院负责人(左都御史)名臣王廷相(20岁中进士)对他的河南同乡新科进士讲:“刚进来仕途,交朋友要谨慎,比如说张瀚,可以和他交朋友。”这是前辈对张瀚人品的一种认证,也是久经宦海的职场前辈的殷切指导。

30年前,王廷相、康海、李梦阳是文坛赫赫有名的新秀,有“前七子”之称。康海是陕西人,27岁中状元,文学造诣很高。李梦阳生在甘肃,21岁中进士。当时是明武宗时期,刘瑾的威望与日俱增。起初,翰林院的康海遇到了很关心老乡的大太监刘瑾,作为新入仕途的年轻人不可能对宦官有好印象,一直对刘瑾保持距离。可惜坏就坏在没坚持。

1507年,为尚书韩文起草疏稿的李梦阳,因为同僚出卖而先被贬后被抓,甚至有被杀的危险。这时候李梦阳在狱中给自己的文学小伙伴康海递了“对山救我”一纸,“对山”是康海的别号。康海前去找刘瑾。刘瑾在知悉才子老乡登门后,连鞋子都没穿就跑出来见面,并将其奉为上宾。显然李梦阳的事就不是事了,有刘公公的招呼,他第二天就出狱了。

刘瑾被族诛时,康海被列为同党,免职回乡;李梦阳却成了“抗阉”典型,官复原职,并很快得到了提拔。居乡的康海感慨“以文为身累”,一腔才华终究留在了梨园。一百多年后,李光地和陈梦雷也是如此。

吏部的作用有多大

对于新科进士,与吏部打交道非常关键。1536年秋,吏部给新科进士安排职位。孙植和张瀚是一榜,名次靠前一名。在操作上,吏部误以为张瀚名次靠前,选了张,没选孙。孙当时在家听受官职,知道后很诧异,两个小伙伴相约去吏部问询。

当时吏部文选司屠姓郎中对他们说:“是书吏誊写的时候搞错了,孙留选,张暂还。”对于吏部而言,这已经很客气了,对于张瀚而言,这就是失去机会。张瀚直接说:“我是按照吏部公文来的,说回就回去,得有个说法。”郎中叹了口气,说道:“两位都是贤者,姑且定一块安排吧。”后来张被选为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这一次孙争取到自己应得的,张也没有稀里糊涂回去,还顶住了吏部。

张瀚在担任陕西左布政使期间,得罪了巡查御史。御史随即对其弹劾。在明代,得罪言官后果是很严重的。朝议虽然觉得张瀚没什么问题,但计划把张瀚调开以对言路有交代。这是常见解决措施,只是这一调动,给外界的信号就是张瀚有错,很可能毁掉一位优秀的方面官。

调动需要吏部走程序,当时陆光祖(26岁中进士)为文选司郎中,直接顶住不调。陆光祖不仅表态,而且有行动,直接以生病为名回家。对言路要交代,对吏部更要交代,这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新科进士进入仕途,和吏部打交道的能力基本可以看出其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明朝进士虽然起点很高,但其升级通关之路,中间的变量依然很多,每一个变量足够改变其一生,最终有的将书生气升华成一代大家,有的隐去锋芒圆滑于官场,有的惨遭摧折一蹶不振。对于明朝进士来说,科举考试之后,更为残酷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李梦阳刘瑾吏部
明代吏部尚书群体构成及其特点
李梦阳与郑岳关系考辨
哭过长夜笑过江湖:单亲妈捡个傻仔逆风翻盘
李东阳&李梦阳:师生恩怨难分明
从“皇甫吏部”与“元仆射”考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间与背景
黄凤仪、刘瑾、王然乐、赵雨婷作品
略论两晋南朝的吏部郎与官员铨选
李梦阳诗歌与西北地域文化
清季官制改革中吏部裁撤历程考
被剐3357刀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