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2022-06-15仇惠栋鹿琳周敏胡明峰盛文虎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压舱石南京企业

仇惠栋 鹿琳 周敏 胡明峰 盛文虎

今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6.5%左右,比全省目标增速高1个百分点。记者从刚刚闭幕的南京市两会获悉,这一目标的制定既考虑了优势与潜能,也估计了困难和挑战,南京要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表示,南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积极主动应对“三重压力”,以更加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努力当好全省全国经济发展“压舱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让市场主体“挺得住、渡难关、有奔头”

“每天往返企业、单位、社区‘三点一线’,自驾近百公里。”连日来,南京市工信局人工智能处工作人员杨军“很忙”。作为“驻厂员”,他每天奔走于一家家企业,围绕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摸问题找“出路”,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运输、防疫、订单等具体难题。

“早在2020年疫情期间,南京就建立起重点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制度;去年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南京进一步深化企业‘驻厂员’联系服务机制,创新推出‘三问七查两记一跟踪’驻厂联络工作法,确保企业有序生产。200多家重点企业实现‘驻厂员’全覆盖。”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点企业帮扶“全覆盖”,小微企业服务“宁满意”。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持续承压,助力小微企业激发活力、恢复元气,江宁滨江开发区派驻250多名“公方经理”下沉一线,在加强防疫督导的同时,保证企业货物进得去、出得来。建邺高新区“小莫”服务专员以楼栋为单位,通过线下“扫楼”走访和线上微信平台,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对企业的援手早一步,发展的步伐就会快一步。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弱,回旋余地小,但它们连着千家万户,关乎就业和收入,关系民生大事。南京始终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去年累计为企业减负25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0余万家,深化驻厂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保障。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登记市场主体29.6万户、同比增长19.9%。

今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持续困难。南京有超过160万户的市场主体,应对3月疫情冲击,南京迅速出台助企纾困“二十条”政策,含金量满满的政策,是“及时雨”,更是“定心丸”,提前下达支持资金,全力稳住市场主体。在部署今年的经济发展时,南京市主要领导强调,面向餐饮、住宿、零售、旅游等行业,要在帮扶政策上予以倾斜,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全面发力,支持这些行业挺得住、渡难关、有奔头。

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南京各板块纷纷“出招”。建邺区《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十六条”措施》,安排纾困专项资金2000万元,帮助本轮疫情受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白下高新区发放200万元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园区企业服务部孵化服务中心经理严艺洲介绍,“企业凭补贴券可享受中汇江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12家指定服务机构的费用减免。”

“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才能生机盎然。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当好企业坚强后盾,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全力谋发展。”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南京将继续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把稳增长的重点放在稳企业稳市场主体上,全面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完善直接融资及增信机制,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产权保护、招投标、市场准入等领域突出问题。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需要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流动不足、个体工商户物资保供资金周转难度大。怎么办?经由溧水区金融监管局引导,溧水农商银行推出“溧量抗疫贷”。截至目前,已向5户中小微企业放款810万元,向49户个体工商户放款429.7万元,向44名居民职工放款632.6万元,有力保障了适度宽松的融资环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突然来袭等重大考验,南京实现了今年经济发展的平稳开局。预计一季度,南京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5%,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新增城镇就业5.2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5.7%。

数字引领,走好创新“华山一条路”

今年初,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国际领先水平重大原创成果——360-430GH太赫兹1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通信速率较5G提升10-20倍,创下目前全球太赫兹无线通信最高实时传输纪录。6G技术之争,南京实现“领跑”!

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首先拼的就是创新。南京市委强调,要把增发展动能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发展“华山一条路”,勇当国家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rs-fMRI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分辨率、无辐射损伤等优点[6-7]。国外有研究[4,8]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分析方法、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及低频振荡振幅(ALFF)算法发现,与正常人相比,DPN患者前扣带皮质、默认网络及丘脑皮层连接性降低。此前的fMRI研究多关注脑区间功能连接的异常,而不能准确反映DPN患者特定脑区的异常变化。国内尚无DPN相关的fMRI研究报道。

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今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创新”。锚定“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南京给出清晰路线——加快紫金山实验室建设步伐,围绕新型网络架构、6G等领域聚力突破,打造面向前沿的国家实验室基地;支持麒麟科技城加快集聚更多中科院系等高端科研力量,高标准建设“中国能谷”;推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新创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梳理这份报告,“创新”一词出现了51次。对创新着墨浓重,鲜明表达出南京“加快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奋斗决心。

紧扣“创新引领”主线,中心城区也吹响“突围号角”:玄武区“一件大事”从消费转向创新,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支持,深度整合省农科院、南农大及钟山农业创新发展联盟资源,以争创国家实验室为目标,重点推进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建设,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贡献“玄武力量”。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守创新,越是困难增多越要依靠创新。”这是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歙眉的切身感受。

走进科远智慧南京滨江智能工厂,自动化产线、智能物流设备一字排开,卡件测试线上的机械臂忙个不停,以往需要两三百名生产人员的车间,如今只有不到五十人。本轮疫情发生后,部分人员因管控被居家隔离。但得益于工厂全套的自动化设备以及iMIS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员工远程也能完成生产计划调度、生产工艺调整等操作。今年一季度,智能工厂交出喜人答卷,整体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7%。

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7200亿元,规模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南京软件”的坚实‘家底’,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南京市市长夏心旻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增强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通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有效提升优势产业,做强先导产业,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专门部署,并提出在数字化浪潮中,每个产业、每个行业都要抢搭“智改数转”快车,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南京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南京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雨花台区站位“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立足“软件高原”,打造“数字高峰”,雨花台区强调: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围绕“1+2”重点产业,打造江苏数字创新中心,构建“数字内核、软硬结合”的新型都市产业格局。紧扣“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发展定位,雨花台区大力推动软件信息业赋能传统产业,截至2021年底,已实现“智改数转”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一个典型案例是,辖区企业艾德克斯通过智能车间建设,三年年均销售增长达28.66%,能源利用提高超20%,产品不良率降低至0.01%。

“‘数字经济看雨花’叫响了,优质服务商企业主动来、组团来!”雨花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雨花台区今年将重点培育10家优秀服务商企业,为全市超过200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提高全市智改数转服务供给能力。目前“找”来的服务商涉及多个领域、覆盖全产业链,其中不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数字经济的蝶变推动创新产业的集聚。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南京全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质升级发展,培育100家以上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与此同时,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创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城市;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创建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业态,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主动布局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中心地位再凸显,开放能级再攀高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南京应该有什么样的站位?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经过多年蓄势聚能,南京枢纽门户、科教人才、市场空间等优势凸显,完全能够、也应该承担服务长三角、联动东中西、链接亚太的重大责任,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这既是南京的自我认知,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获国家批复的首个都市圈规划,宁句城际建成通车,宁扬、宁马、宁滁市域轨道交通开工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成效先行,中欧班列开行数增长35.5%……过去一年,一个“更大的南京”展示了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

当疫情再度来袭,南京市委市政府强调,当前的城市正处在应对多重挑战的承压期、抢抓战略机遇的关键期、提升城市能级的窗口期,要把畅经济循环作为关键环节,把促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支撑。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南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当好长三角中西部地区整体隆起的“尖峰”。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南京都市圈10个地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万亿元,总量较上年扩大4915亿元。10个地区中,8个地区的GDP增速高于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强劲韧性。

透过这份“成绩单”,南京的龙头作用清晰可见。除了自身经济总量占比超过1/3,南京强大的溢出效应,也让“圈内兄弟”获益匪浅。在滁州南谯经开区,华瑞微的晶圆制造工厂本月内将正式投产,目前设备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初期产能已基本被大客户预定。这个投资30亿元的大项目,是滁州第一家晶圆体制造厂,而华瑞微的总部,就在35公里外的浦口高新区。

“研发在浦口,生产在南谯”,产业跨省协同下,多赢局面已经形成,去年底,华瑞微接连完成了B轮和B+轮3亿元融资。南谯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国斌畅想未来:“做好保障、当好配角,让企业根在浦口、花开南谯。”

南京的目光并未局限在都市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南京要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要协同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在深化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中,要全力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

发挥创新最大优势,激发开放最大潜力,这是南京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示范区,培育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密码”。

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国家级江北新区和自贸区南京片区被寄予厚望。南京市提出,江北新区要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围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人才便利进出、数据有序流动等领域实现改革突破。紧扣“两城一中心”定位,深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加快形成全域自贸新格局。

“十分惊喜!一个月不到,仅凭专利知识产权,就能在市场上获得超过一千万元融资。”南京金宁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雅菱难掩心中激动。作为一家拥有自主原创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金宁汇科技目前已拥有60多项专利知识产权。但现实问题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无法及时变现、现金流短缺限制其快速发展。

江北新区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领域的探索和尝试,让他们看到了新希望。从出台全省首个知识产权金融专项政策,到搭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专业平台,再到如今的创新举措,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创业幸福感”。其中,“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成果也在全国推广。

开放的视野有多宽,发展的格局就有多大。在“双碳”目标下,江北新区(自贸区南京片区)意识到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南京片区率先出台“绿色金融十条”举措,聚焦绿色发展与新金融创新融合,同时推出全国首款贷款利率与控排企业碳表现挂钩的贷款产品“鑫减碳”,将碳配额挂钩贷款的利率与借款人在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履约情况及碳配额使用情况挂钩,帮助企业减少融资成本,获得额外收益。

锻造关键节点,担纲重要枢纽,南京志在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南京将加快临空国际开放枢纽、区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发挥江海转运、公铁水联运优势,加快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物流体系。与此同时,推进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南京还将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契机,大力发展工业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努力创建特色数字贸易示范区。

猜你喜欢

压舱石南京企业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南京·九间堂
抱紧人生“压舱石”
能源合作是中阿关系的“压舱石”
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