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城轨设计师的工匠情

2022-06-15浩刚

莫愁·时代人物 2022年6期
关键词:城轨孟买号线

浩刚

林业

在南京生活的十四年,让林业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越来越浓。这种充沛的情感,是城市更新带来的幸福感,也是个人事业投入到城市发展中的成就感。彼时,刚刚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的他,乘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从成都来到了南京,成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浦镇”)的一名员工。

来到中车浦镇的第一年,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林业却经历了对自己和企业而言都不普通的一年。2008年,中车浦镇在印度顺利夺标,获得了孟买18列108辆宽体车辆订单。对于当时建厂刚刚百年的中车浦镇而言,也是首次签下海外出口地铁车辆的整車合同。如果说,百年来的浦镇见证了中国现代工业、机车车辆工业从屈辱到振兴,那么这首笔海外订单,就是中国轨道交通制造业走向国际的里程碑,而林业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刚来企业,我就进入了孟买地铁的项目组,如今再回顾,还是得感慨,难度真的不小。”林业回忆,当时的中车浦镇,最核心的业务聚焦在“大铁路”领域,也就是火车研发设计,而城轨项目还在起步阶段。换句话说,无论是经验、技术,还是生产的节拍、流程都在摸索和完善的阶段。

“摸着石头过河,绝对不能在研发时出现一点问题。”林业和同事们每天都奋战在设计工作中,“方案设计了一轮又一轮,图纸绘了一张又一张”。很难想象,当一个新人背负着“里程碑”的压力时,他的内心有多么煎熬。这份煎熬,却让林业迸发出了惊人的潜力。无论是通宵设计,还是深入生产、调试现场,他将研发环节的每一步都审核到位,与同事们共同成就了中车浦镇的城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首度亮相。

“如果现在去孟买,你乘坐的孟买地铁依然是‘南京制造’。”林业说。十余年来,孟买地铁依然运营良好,没有出现过一次故障救援。正因如此,南京制造的地铁车辆成为“中国制造”最亮眼的名片之一。

多年来,林业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员一步步成长为专家、高级工程师,但他依然像当初一样内敛和谦逊。希腊哲学家芝诺说过,知识如圆圈,圈内为已知,圈外为未知。知多者圈愈大,未知亦愈多。林业的谦逊,正是源自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他不断思考、打磨技能、坚持创新,技术能力越来越突出,在公司里,只要遇到了设计方面的技术难题,人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林哥”。

2014年,林业被调入总体组,开始参与整车项目的总体设计工作。如果说,林业曾经是名“设计工”,那么总体设计时,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匠心”。苏州1号线、杭州1号线、南京3号线等项目的设计工作中,都融入了林业的匠心独运。“每一辆车都有着自己的‘灵魂’。”林业所说的灵魂,就是适合城轨所在区域规划的特质,虽然外表相近,但是车体材料、结构、强度、刚度等性能都有区别。“在车辆设计中,我们要考虑全局性的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考虑到检修和制造的工序。”几年来,林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六项、参与标准制订两项,参与研发的无锡地铁2号线,获得了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林业一直坚持不断超越自己。2020年,他正式加入技术中心电气研发部平台管理组,主要负责特种车辆的设计。林业说,这是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他根据现有的车辆车型设计内容,同时进行再探索、再研发。“比传统的城轨车辆性价比更高,运量更饱和、方式更环保”,这些都是他秉持的设计标准。林业推出了首个基于磁钉系统的自主导向胶轮车辆。林业解释道:“磁钉轨道成本低、可靠性高、免维护,不受天气环境影响,而且车辆均为轻量化设计,无需对既有公路路面进行改造,整体成本能够大大降低。”

2021年,中车浦镇再次推出了导轨式胶轮智慧捷运系统,这也是林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作为全世界首个基于导轨导向的自动驾驶胶轮车辆,它采用了胶轮走行导向技术,实现低噪声、低振动,缓解了传统的钢轨运行列车曲线啸叫的问题,还可以实现GoA4等级的无人驾驶。林业不断打破传统轨道交通制式的局限,一次次研发着全世界的“首辆”,为未来铺设新的交通轨道。“我们还需要再努力,再奋斗。”林业想要接续的不仅是自己曾经的成就,更是“中国制造”的光辉和荣耀。

2022年,林业被评选为南京市劳动模范。他诚恳地说:“一个项目从设计、制造、试验、售后的全寿命周期需要上百人协作,各司其职,才能完成项目的执行。劳动模范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称号,这个荣誉属于所有为城轨设计默默奉献的人。”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许宵雪 1850735471@qq.com

林业(左)

猜你喜欢

城轨孟买号线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2019?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城轨装备业如何“放管服”
破纪录
组合传输在城轨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一个孟买球童的一天
迎接城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