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浇灌,以情育人

2022-06-14何文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7期
关键词:小杜行为习惯笔者

何文锋

一、基本情况

小杜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身体状况良好。其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水平。该生自小就在奶奶家长大,受到老人的溺爱而染上恶习,四岁开始才跟随父母生活。父亲经常外出打工,也没有太多时间和耐性来对孩子进行教育;母亲在村子里开了一间小买部,平时工作非常忙,脾气也比较急躁,看到孩子有问题就只懂得批评甚至体罚,但小杜根本不听。因此,小杜有时候做错了,自己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导致错误重复再犯。自从上小学一年级以来,小杜上课不专心听讲,教师布置的作业,他从来都不会记在心里,每天就让父母打电话问作业。有时候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同学就取笑和挖苦他,也不太愿意和他交朋友,因此,他经常独来独往。

二、问题表现

小杜的接受能力一般,反应较慢,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加上作業上很懒惰,本来速度也慢,导致作业经常拖拉。平时比较好动,为了引起同学的关注,喜欢捉弄同学,更没有一点集体观念。经教师的教育,他有时会承认错误,并向教师、同学道歉,但很快又会重蹈覆辙,“病情”容易反复。

三、成因剖析及诊断

经查阅相关的资料,根据小杜的种种表现,通过和家长、任课教师、同学,以及他本人的交谈,笔者初步诊断造成小杜这种异常表现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家庭环境及家长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基础在于家庭,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起到奠基性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不当教育方法的家长。如果家长不懂教育孩子的方法,一遇到问题只会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惩罚孩子,只会让孩子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性格出现扭曲。正因为小杜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才造成小杜意志薄弱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一向我行我素,无法忍受教师与同学对自己的善意批评,而一旦出现问题就只会用“武力”来解决,性格偏执。

(二)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后进生了解不深,关爱不多,很容易让后进生由于缺少关爱而产生失落感。当他们得不到教师适时的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否定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慢慢地否定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越来越失去自信心。

(三)自身因素

小杜的自制力较差,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行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较差。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四、辅导目标的制订

(一)近期目标

调整学生的心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集体荣誉,让他尽快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中。

(二)长远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一名好学生。

五、个案辅导的策略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要成功转化小杜,首先要从心理教育入手,让他走出心理的阴影,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让他逐渐走出“后进”的死潭。

(一)挖掘闪光点,尊重人格,增强自信心

长期以来,小杜都被同学们戴上一顶“坏学生”的帽子,严重地伤害了他的人格和自尊心。只要我们多接触他、了解他,注意他一点点的变化,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用真情、用爱心融化他冰冻的“心理防线”,相信他会改变的。在一次班级书法比赛时,笔者意外地发现小杜正一笔一划地抄写,抄得很认真。于是,笔者当着全班学生表扬了他。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并没有想到会受到教师的重视。而笔者,本来以为就那么一次的表扬,他也不会有多少改变的。但当笔者布置抄写作业时,他兴冲冲地跑出讲台,问笔者可否多抄一行。听了他那句话,笔者顿感意外。从此,只要是抄写作业,他都会按时上交,作业质量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二)多鼓励,多宽容,激发上进心

小杜的行为习惯不好,屡教屡犯,常常导致教师的恼怒,父母的责怪,同学的嘲笑,可能连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了。经过多次与他交谈、家访,以及从学生和他家周围的邻居处,笔者深入了解了他的兴趣和个性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转化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力。另外,在教育工作中,对他是有所“偏爱”的。只要是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快乐,让要求进步成为他的内在需求,变“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从而激发他的上进心。

有一次,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了一块黑色类似沥青的东西,下课时就在地板上、墙壁上画,整个课室都是他的“杰作”。看到此情景,笔者当时气在心头,很想大骂他一顿。可静下心来想想,毕竟他还是小孩子,如果严格训斥、处罚他,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于是,笔者对他进行耐心的谈话,让他明白到自己的错误,要求他认真写一份检讨书,并把他的“杰作”一一清除。他听了后眨眨眼睛,一脸疑惑地望着笔者:“老师,不用见家长吗?只让我清洁课室?”笔者点了点头,说:“因为老师相信你会改正的。”他笑了笑,低下了头。果然,这次的宽容与信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很认真地把课室清洁干净,还把班上的坏扫把给修好了,慢慢地爱上了劳动。

(三)对症下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培养责任心

经过上一次的教育后,小杜搞破坏的现象逐渐减少了,而笔者对他的要求也慢慢提高。笔者希望他能融入这个“大家庭”,更希望其他学生会对他改观。于是,笔者让他当上劳动委员,不过有言在先,如果表现不佳就立刻撤职。他也很努力地想保住这顶“官帽”,严格地要求同学们做好值日工作。但由于同学们之前都不喜欢他,所以也不大听从他的命令。可能这一点是笔者疏忽了,笔者马上转变策略,让他这个劳动委员先不管同学清洁,而是帮同学清洁,他答应了。而另一方面,笔者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同学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的口号,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们接纳小杜。只要小杜有点进步,笔者就会表扬他。慢慢地,学生们开始接纳小杜,也开始接受这个正式的劳动委员。经过一学期的转化,小杜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集体观念强了,上进心也增强了,与同学、教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四)认真落实帮教措施,家校协调教育,引导正确发展

改变了小杜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后,笔者多次与他的父母沟通,让他的父母尽量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提供一个没有干扰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同时,力求家长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共同引导其子女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学校里,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点拨他如何改变学习策略。在其家长的配合下,小杜不仅行为习惯有了良好的表现,学习成绩也渐渐提高。

六、辅导效果

经过一年的关爱、感化和辅导,笔者发现小杜进步了。首先,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开始与人交往,愿意为班集体做些事了,并能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增进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也改变了过去对教师的那种“敌意”。其次,自信心的增长带动了对学习的兴趣。每天能按时交作业了,特别是在写字方面,要有所改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最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好转。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自制力,学习方法趋于合理,已经适应学校学习了。

七、案例反思

在一年的教育和帮助下,小杜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笔者和小杜也成了好朋友。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双管齐下,小杜的自制力得到了加强,但在通往“自律”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他律”为保障。在增强其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尤其是家庭的课外监督。作为班主任,以后会遇到更多、更大的挑战,我们要不断自我增值,终身学习,勇于尝试;要常怀教书育人的爱心,宽容学生,要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只要我们有追求成功的决心和信心,相信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参考文献:

[1]谭峰,李瑾.综合干预策略促进学困生成长[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00.

[2]甘红菊.浅谈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9):49.

[3]王彦伟.小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教学),2018(1):36.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小杜行为习惯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小宅男变形记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性能相差达32%
小杜先生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