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手术患者接台延误时间的效果研究

2022-06-14张艳秋.林翠芳.黄国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

张艳秋. 林翠芳. 黄国标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接台延误时间;手术接台时间;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8-0102-04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给手术室运营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手术接台时间主要是指第一台手术结束至第二台手术开始的时间,缩短手术接台时间不仅有利于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医院效应,同时对规范手术接台流程、加强科室间合作具有积极作用[1]。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指出[2],缩短手术接台时间,可以减少患者因长时间禁食禁水造成的不适感,缓解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手术接台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床边核对、患者自身准备情况、麻醉前用药、医护人员准备情况等,容易延误手术接台时间[3]。本研究针对手术患者接台延误时间开展了品管圈(QCC)活动,探讨了QCC对缩短手术接台时间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手术室实施QCC活动前后关于手术接台管理情况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实施QCC活动前2020年2月15日~3月30日的2001例接台手术作为实施前组,以实施QCC活动后2020年5月4日~7月31日的3168例接台手术作为实施后组。本研究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麦迪斯顿围术期管理决策平台。

纳入标准:工作日内正常上班时间接受的手术,即周一至周五7:50~17:30;非首台的择期手术病例;手术地点为本院中心手术室。

排除标准:当天首台手术;急诊手术;门诊手术或介入室手术。

1.2方法

1.2.1QCC成立

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在医务科、手术麻醉科选取了综合能力良好的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QCC小组,其中圈长1名、副圈长2名、秘书1名、圈员8名。12名小组成员工作年限1~33(13.42±9.26)年;研究生3名,本科8名,大专1名。圈名“合畅圈”,旨在通过精准施策,协调合作,使手术接台流程畅顺有效,节约医疗资源,挽救更多生命。主题选定由12名圈员依据评价法确定,对提出的一系列项目问题以1、3、5分进行评分,最终确定了本圈主题为“缩短手术患者接台延误时间”。

1.2.2归因分析

接台手术延误评价标准:根据院感的要求,术后空气净化需要30min,因此接台时间超出30min均为接台延误时间。在实施前组的2001例接台手术中,有996例存在接台手术延误,占比49.78%,平均手术接台时间为46.13min,平均接台延误时间为16.13min。本小组成员从“人员-料-物-环-法”5个方面对手术接台延误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真因验证柏拉图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包括术前病区准备不完善占比35.24%(351/996)、术前病人交接班耗时长占比26.31%(262/996)、术后患者交接流程复杂占比18.37%(183/996)等,见图1。

1.2.3目标值设定

经过归因分析后,确定改善重点为术前病区准备不完善+术前病人交接班耗时长+术后患者交接流程复杂=35.24%+26.31%+18.37%=79.92%。小组成员圈能力根据工作经验、学历、品管能力、进取心和对主题熟悉程度进行评价,每项满分是5分,总分为25分,小组成员圈能力=本品管圈12个圈员能力/(总分)×100%=(25+25+22+22+20+22+20+20+20+20+18+15)/(12×25)=83.3%。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及占比×圈能力)=16.13-(16.13×79.92%×83.3%)=5.43min。改善幅度=(现况值-目标值)/现况值×100%=(16.13-5.43)/16.13×100%=66.34%,见图1。

1.2.4对策实施

(1)术前病区准备不完善。①医务科每周到临床科室抽查病历书写的及时性,每个医疗组至少抽查一份病历,重点抽查手术前一天的病历完成情况。同时,制定《住院患者知情告知情况调查表》,每周到科室访谈患者或患者家属了解知情告知的落实情况。②每周将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反馈至各个主诊医师,同时每月在主诊医师例会中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反馈。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番禺区中心医院关于修订病历书写及医保专项扣罚方案的通知》规定直接扣罚至个人、负连带责任的上级医生及科主任。③重新修订《患者术前安全评估表》,并設置专人监管患者术前各项资料的落实情况,若缺此表或此表缺项一律不准送手术室。④制定术前宣教流程,在手术医生做手术知情告知的时间,明确告诉患者家属手术当天到达病区的具体时间节点、注意事项、患者家属未能及时达到将会出现推迟手术的情况,手术前一天由病区护士电话联系家属再次确认。⑤制定接台预通知流程,要求在上一台手术结束前1小时内手术室护士将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由病区护士立刻通知患者家属到达病区等候。

(2)术前患者交接班耗时长。①由于EMR系统与手麻系统未能互联互通,因此术科医生在EMR系统取消手术,手术室无法直接接收信息。因此,医务科在收集手术室意见后向信息科提出EMR系统与手麻系统数据对接的需求,要求在一周内完成此事。信息科于5天内完成两个系统的对接,当医生在EMR系统开取消手术医嘱时,将触发手麻系统的弹框提醒,实现了手术室实时获取取消手术的数据。②每周在手麻系统导出临时取消手术的数据,在主诊医师微信群定期公布。③加强监管,医务科制定临时取消手术扣罚方案,当月临时取消手术台数占该月该主诊组择期手术台数超过80.00%,每下降2.00%则要扣罚下月的首台手术机会1次。④医务科与手术室确定需要监控的时间节点,明确每个时间节点的定义,通过手术麻醉单记录各个时间节点,通过数据更加精确估算手术结束时间。⑤手术室制定通知接台制度,明确人员的责任和通知接台时间节点。

(3)术后患者交接流程复杂。①由人力资源科牵头,协同医务科和手术室,制定麻醉医师逐步增员计划,增加医生岗位排班,并增加护士岗位排班,全院选拔合适的护理人才填到岗。②修订病人复苏监护手册以及复苏后病人转运流程制度,并要求手术室主任、护长组织全体手术室成员学习演练。

1.3观察指标

(1)有形成果,记录开展QCC活动后手术接台延误时间,计算改善后实际目标值,并比较两组目标达标率、进步率及手术接台延误的发生率。计算公式为目标达标率=(实施前-实施后)/(目標值-实施前)×100%,进步率=(实施前-实施后)/实施前×100%。(2)无形成果,记录开展QCC活动前后12名圈员综合能力评分,包括管理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主动性、分析能力、应用能力评分,每项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得分越高表示综合能力越好[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接台延误的发生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圈员综合能力评分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QCC活动前后手术接台延误时间和发生率比较

实施QCC活动后,手术接台延误时间为3.36min,目标达标率=(实施前-实施后)/(目标值-实施前)×100%=(16.13-3.36)(/5.43-16.13)×100%=119.3%。进步率=(实施前-实施后)/实施前×100%=(16.13-3.36)/16.13×100%=79.17%,见图2。

实施QCC活动后,在3168例接台手术中,有486例出现手术接台延误,发生率为15.34%(996/3168),低于实施QCC前的49.78%(486/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08,P=0.000)。

2.2实施QCC活动前后圈员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实施QCC活动后,12名圈员管理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主动性、分析能力、应用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外科运转的枢纽,是医院重要收入和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如何提高手术室高效、科学运行对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5]。在2018年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统计中,我院国考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排第180名,但是在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指标中失分严重,而手术室运营效率低下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6]。手术接台时间是评价手术室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缩短手术接台时间除了在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层面有显著的效益之外,同时可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7]。

QCC是指由工作性质相近或互补的人群自发组成的团队,通过集思广益、相互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工作效益、提高圈员综合能力的目的[8]。在本研究中,经过圈员评分后确定主题为“缩短手术患者接台延误时间”,通过归因分析、设置目标、对策实施后,结果显示,本次QCC活动的开展将手术患者接台延误时间由16.13min缩短至3.36min,且手术接台延误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QCC活动通过优化手术接台流程、规范交接工作标准明显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与管晓明等[9]研究结果相符。同时本小组成员从“人员-料-物-环-法”5个方面对手术接台延误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真因验证柏拉图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包括术前病区准备不完善占比35.24%(351/996)、术前患者交接班耗时长占比26.31%(262/996)、术后患者交接流程复杂占比18.37%(183/996)等。另一方面,QCC活动鼓励全员参与、各展所长,激发了医护人员自我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科室管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比实施QCC活动前后圈员综合能力评分,结果显示,实施QCC活动后,12名圈员的管理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主动性、分析能力、应用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QCC活动前(P<0.05),说明QCC活动调动了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了管理、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罗英[10]研究也指出,QCC活动可极大地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QCC活动有利于缩短手术患者接台延误时间,减少手术接台延误的发生率,并且可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猜你喜欢

品管圈手术室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我的好奇心